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任鹏杰主编和赵亚夫教授提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后,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界掀起了讨论,网络上的研讨也很热烈。从讨论的情况看,大家对什么是  相似文献   

2.
《贵州教育》2013,(10):40-42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是山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齐健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该文章首先从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一份问卷调查材料入手,直面我国的历史课常教学现实,认为我们的历史课堂缺失“人”、“情”、“魂”。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读世界名著而偏爱漫画? 为什么学生喜欢看《康熙王朝》,而不喜欢上历史课?…… 面对历史课的冷遇,我们怎样才能把学生从眼花缭乱的漫画中,从真假难辨的历史戏说中请回历史课堂呢?笔者的回答是: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是对未来的创造和探索,也是对昨天的继承和发展。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怎样看待你曾经的历史课,你眼中的历史课应该是怎样的"是我反复自问的问题,由此还引发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与思考:老师如何将所理解的历史教育价值传达给学生,老师应抱着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过去发生了什么,更应  相似文献   

5.
陈绍义 《学周刊C版》2011,(1):128-128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努力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在不断思考历史教育的真谛,不断追问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除了传授给学生应有的历史知识以外,我们的课堂教学还要追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毫无疑问,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表现。2006年底,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全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与会专家、教研人员、教师希望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明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2007年3月中旬,聂幼犁、赵亚夫、齐健、任鹏杰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共同主持“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在线研讨,全国网友8000多人次参与其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成为历史教师讨论的焦点。笔者也深受启发,一年来,不断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为了增进实践认识,还多次走人中学历史教学课堂听课,参与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调研,和一线教师、学生座谈。调研结果表明,要使用好岳麓版教材,没有必要的补充是很难达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补充不但极其重要,而且不可缺省。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 ,高中历史课教学改革 ,理想化的成分是比较浓厚的 ,对现阶段历史教师的要求显高了一些 ,因而并不具有多少现实的可操作性。对此 ,赵亚夫先生撰文《历史教育与教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0 0 4年第 4期 )说 :“我们看到 ,《历史课程标准》试图将学科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科的教育家。但是 ,在接受新课程的同时 ,也有值得我们担忧的问题。其中之一 ,就是棒子过多地打在了教师身上 ,却不见解决实质问题。”高中教育 ,是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个阶段教育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往往不能被教师和教…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于是自2011年开始,赵亚夫教授的研究生在于友西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用赵亚夫教授的科研经费,有计划地开展采访工作。这些老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受采访,还认真校阅、修订采访文稿,确保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本刊连载相关访谈内容,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历史教育前辈学者们的学术和生活智慧,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于是自2011年开始,赵亚夫教授的研究生在于友西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用赵亚夫教授的科研经费,有计划地开展采访工作。这些老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受采访,还认真校阅、修订采访文稿,确保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本刊连载相关访谈内容,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历史教育前辈学者们的学术和生活智慧,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培”机会不能错过,不能不来,在奔驰的火车上,无数次想象着培训的情境:会邂逅哪些老朋友,会聆听哪些专家的讲座,会偶遇怎样的研修同伴……首先“约会”的是赵亚夫教授。工作20年了,以每周10节课计,已经上了8000多节课,可就是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教育的起点。赵教授也没有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历史教育的起点,但是,从他的谆谆教诲中,我感悟到了历史的起点:回归历史的本真,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回归史学的原点,关注历史教育的原动力;提升专业素养,不时地问自己“我该从哪里出发”,并意识到“在哪里转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于是自2011年开始,赵亚夫教授的研究生在于友西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用赵亚夫教授的科研经费,有计划地开展采访工作。这些老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受采访,还认真校阅、修订采访文稿,确保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本刊连载相关访谈内容,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历史教育前辈学者们的学术和生活智慧,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理论家赵亚夫教授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文中说:"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等转化为文字,特别是脍炙人口、生动形象的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于是自2011年开始,赵亚夫教授的研究生在于友西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用赵亚夫教授的科研经费,有汁划地开展采访工作。这些老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受采访,还认真校阅、修订采访文稿,确保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本刊连载相关访谈内容,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历史教育前辈学者们的学术和生活智慧,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西藏班历史教学中教养教育的要求 历史课程,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西藏学生;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学习。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或者说学习历史的目的究竟何在呢?答案似乎很简单:  相似文献   

15.
校长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职业。做好一个校长,最起码要不断问自己几个问题: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学生究竟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校长是什么?我们经常讨论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忘记了教育的起点,这些看上去是最基础的但却是最本质的问题,我们讨论得很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于是自2011年开始,赵亚夫教授的研究生在于友西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用赵亚夫教授的科研经费,有计划地开展采访工作。这些老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受采访,还认真校阅、修订采访文稿,确保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本刊连载相关访谈内容,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历史教育前辈学者们的学术和生活智慧,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  相似文献   

18.
唐剑涛 《成才之路》2010,(35):82-83
我曾参加江苏省教研室在扬州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作了关于《历史课程目标的拟定与教学价值的彰显》的讲座。赵亚夫教授列举了几个案例,谈到了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其中,关于教学价值彰显,谈到许多教师忽视了历史教学的基本问题,要处理好三种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9.
要真正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必须直面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究竟在哪里?数学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学生究竟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即必须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否则,“以生为本”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发展亦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有关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起来,这对于开拓我们的历史教育思维,扩大历史教育视野,革新历史教育观念,启发教学实践,无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主编的《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笔者最近一直在学习这本教育专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