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为了探索三元能量对植物激发效应及其试验方法,以便使试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化,扩大试验成果,给三元能量的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进行了三元能量与黄豆芽相互作用预备试验,结果表明,经三元能量处理的黄豆芽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三元能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三元能量作用于番茄种子,并在其生育过程中定期多次发放三元能量,试验结果是;经三元能量处理的平均果树为59.3,比对照提高29.2%,平均产量为1.11kg,比对照提高29%,说明了三元能量作用于番茄可以增加其产量,同时提供其生育优势,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1995年应用三元能量进行火炬松容器育苗实验,效果明显;1996年三元能量在火炬松育苗大面积的应用,取得显著效果。1997年应用三元能量促进火炬松育苗,经过显著性测验,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三元能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途径,用2种方法运用三元能量处理了3个水稻品种,并设1个对照组。结果是:小区总产量分别为83.25kg,85.50kg,78.00kg,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分别增产6.9%,9.7%。证明了三元能量与水稻能发生相互作用,并使之增产。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研究生物医学效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三元能量对大鼠神经细胞膜电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三元能量的细胞生物医学效应产生的机理及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可以使大鼠脊神经节细胞膜电位显示极化反应,对记忆力有促进作用,提示三元能量可能具有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生物膜的作用而调节机体具有防病、抗病、健身、强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运用三元能量处理小麦、油菜获得显著增产的基础上,将三元能量应用到水稻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产量提高率分别是2.77%、1.93%、7.38%,平均提高3.85%,进行方差分析后证实达到了显著性增产水平。结果率、秧苗素质等经济性状也有所改善,结论;以三元能量作用于水稻种子,可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三元的奥秘,采用弹簧压力测痛器,测试了受试者的痛阈和耐痛阈,探讨了运用三元能量能力不同者抗痛能力的差异,推测:由于学习元极学,运化三元能量,人体产生三元抗痛物质,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类吗咪样物质,其具有很强的抗痛能力,并能改善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运用三元能量改善犯人心理疾病躯体化的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3人测试,测试构成躯体化因子的12个项目。结果是:运化三元能量108人前后分别是1.9383±0.789,1.5763±0.535,差异极显著,没有运化三元能量的95人前后分别是1.7649±0.770,1.6832±0.826,无差异。证明运化三元能量可减轻犯的的躯体症状。此外,这种方法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将三元能量导入小麦花增56的幼龄种子。Y1代有少量变异;Y2代出现大量的变异分离;Y3代大多数侏系继续分离,个别株系的主要性状趋于稳定。三元能量导入幼龄种子对变异率、变异性状分布特点、遗传力、遗传进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导入能产生广泛的性状变异,但又有别于有性杂交和突变育种,具有自身的特点。据此,从育种学的角度,对三元能量导入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在育种中的利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天地三元与人体三元通过经络进行能量交换和信息沟通,经脉气血循行随时辰运气五行而盛衰,呈现出规律性,依据实验事实探讨了三元能量运化,经脉气血运行及时辰的关系。进一步做这种实验,统计分析数据能促进人体生命科学和元极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纯棉纤维具有易燃特性,及易引发火灾,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阻燃剂对纯棉纤维进行处理,改变其易燃特性尤其重要。文章着重研究几种不同产地的阻燃剂性能。将细帆布分别浸渍于台湾(1#)、浙江(2#)和自制(3#)的阻燃剂后,晾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经过不同阻燃剂处理后的纯棉纤维,进行燃烧实验,从形貌和成分上分析,发现自制的阻燃剂阻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对家兔骨折进行治愈对比,测量并发症死亡和骨痂生长,结果:三元能量治疗组死亡率低、骨痂生长良好,证明三元能量有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和加速动物骨折后愈合等效用。  相似文献   

13.
王建平 《大众科技》2013,(9):99-100
为实现棉花水分的智能化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的棉花水分检测仪,介绍了仪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及调试。通过选择合适电路元件,改进设计方法,该检测仪满足棉花水分智能化检测的可靠性、快速性、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种植在浙江省6个地点的11个杂交棉品种的棉纤维,分析测定了衣分、纤维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麦克隆值、上半部长度、伸长率等7个纤维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1个品种的衣分变化在41.90%~44.74%之间,整齐度指数83.30%~84.65%,断裂比强度27.74cN tex-1~30.57cN tex-1,麦克隆值4.38~5.01,上半部长度28.41 mm~30.91 mm,伸长率6.26%~6.49%.其中湘文2号的比强度、上半部长度、伸长率均优于其它品种,整齐度、麦克隆值也较理想,其次为慈抗杂3号与慈杂6号.种植在三门点的纤维整齐度、上半部长度、伸长率优于其它地点,断裂比强度、麦克隆值也较好,其次是江山;海盐点的棉纤维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对三元能量的特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科学实验提出一些测试的方法。认为研究三元应将传统文化对世界整体性的感悟和现代科学对物质的再现性、客观性、普遍性测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推广及应用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棉花种植户(简称棉农)劳作效率、促进棉花提质增产与实现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方法】基于新疆684位棉农的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新疆棉农的增收效应,及其在区域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异质性。【结果】结果表明:①新疆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普遍不高,近40%的棉农仍未采纳,南疆采纳率比北疆高出近5%;②获取途径感知、他人意愿感知、成本感知、技术培训感知与邻里效应均显著正向影响棉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棉花种植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③采纳组棉农年龄、兼业程度与文化水平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其家庭收入,棉花种植规模、技术认知与邻里效应显著负向影响棉农家庭收入;④处理效应表明,未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棉农若采纳了该技术,其家庭收入将显著提高9.1%;若已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棉农放弃采纳该技术,其家庭收入将显著降低25.4%;且绿色防控技术的福利效应存在群组差异,南疆棉农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所带来的增收效果明显高于北疆,高出15.49%;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对高收入水平棉农家庭收入的增收效果更强,对中收入水平棉农家庭收入的增收效果最弱。【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应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类型棉农制定绿色防控技术匹配方案,促进棉农持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构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产技术效率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统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探讨兵团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纵观10余年的兵团棉花生产,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投入的直接费用和相关的时间变量对兵团职工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技术效率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棉花机采比重、种籽费用的相关投入比率和政策性的影响因素虽然对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进而提出应加强兵团棉花种植过程中的农技推广与田间管理、加大对兵团农业的补贴力度、推广棉花种植过程中的全程机械化、完善现有的兵团管理制度、发展兵团特色的可循环绿色环保棉花产业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21农场为例,依据历年棉花产量、降水量、灌溉引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近50年来棉田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水分生产效率潜力提高途径。结果表明,50多年来石河子垦区棉花单产增加了近3.3倍;棉田耗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世纪50年代平均477.48mm下降到目前平均415.00mm,降低了13.09%;同期棉田水分生产效率由1.07kg/hm^2/mm上升到目前3.95kg/hm^2/mm,提高了近2.69倍。土壤改良,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还田、优良品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棉田水分生产效率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增加氮肥等肥料用量,对进一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仍有一定作用,但部分地区应注意肥料的合理配比施用;发展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对于提高水分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此外开展抗旱品种选育对于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也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9.
灌溉水矿化度对玛纳斯流域棉花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利用咸水资源对缓解干旱区绿洲农业用水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0年和2011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研究了矿化度为0.87、2、3、4、6、8g/L的咸水对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灌溉导致土壤剖面持续积盐,棉花叶面积指数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下降;灌溉水矿化度每提高1g/L,产量降低约391kg/hm2;土壤根系层(0~60cm)可溶性盐浓度每升高1g/L,产量降低约861kg/hm2。在灌溉水矿化度2g/L情况下,100cm土层盐分最大累积率2010年为113%,2011年为26%,呈下降趋势,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受影响较小,可作为该区咸水利用调控参考阈值,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鲁西北棉区冬季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生产实践,阐述了适合棉区大面积推广的棉田越冬种植的各种模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