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刘红 《出版广角》2015,(11):60-61
高职院校学报努力服务地方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一脉相承.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报收到有关地方经济文化研究的稿件数量不断上升,为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打下了基础.因此,有必要从地方职能部门聘请审稿专家,把好稿件质量关,同时扩大学报审稿专家库,更好地为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王丽婷 《编辑学报》2012,24(2):149-151
企业资源是高职院校学报得天独厚的资源。如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技术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学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深度挖掘企业资源,将学报发展与企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是提高高职院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办刊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实现的途径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挖掘并发表优秀的研究成果,开发并培育企业主流读者群,建立并发展企业核心作者群,构建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丽婷 《出版广角》2015,(6):108-110
高职学报发展的特殊性是高职学报编辑审稿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要求,高职学报编辑的审稿能力包括:在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中选择优秀稿件的能力;基于文稿的特殊性选择合适审稿专家的能力;对具有培植价值的文稿进行修改优化的能力;判断专家审稿意见的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编辑环境,提升编辑的职业敏感度,加强对审稿能力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编辑的审稿积极性和能力,并最终体现在高质量的编辑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报不仅要具有学术性,更要体现职业性;不仅要面向教学、科研,还应面向企业——它既不同于到企业拉广告,又不同于学报过去那种单一的信息"窗口"功能,而是具有新的内涵。高职学报不仅应当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而且应当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校企学术交流的平台、企业展示新技术新设备的载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类滞审稿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分析其送审过程和审稿结果,探讨适合刊物自身特点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内外交叉审稿、选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审稿专家,同时注意多关注和挖掘学术活跃度高、精力旺盛的青年审稿人,建设有针对性的审稿专家队伍,以期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6.
曾垂超 《出版广角》2013,(Z1):68-69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坚持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个人"改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本科大学学报工作中,由于稿源较好,编辑的初审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好稿中挑选优稿;而在高职院校学报工作中,由于稿源较差,编辑初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改稿:收到稿件后,依刊物要求对它进行修改,或给作者提出修改建议,使它的学术水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便它更顺利地通过审稿程序。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十几年,对初审阶段的改稿深有体会。"改  相似文献   

7.
冷怀明  罗长坤 《编辑学报》2005,17(5):360-361
分析医科大学学报的来稿范围局限: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学问题较多,审稿专家局限校内,同行专家难找,临床专家较忙不能按时完成审稿任务等.提出建立医科大学学报同行专家审稿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同行专家审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韵  袁醉敏  陈华平 《编辑学报》2015,27(2):163-166
近年来《浙江农业学报》进行各种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征稿方式,即通过网络资源大量收集农业各学科的专家信息,组建审稿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专家潜在的投稿意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可能为本刊投稿的专家作为审稿专家.目前,通过这一审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本刊聚集了一批既是审稿专家又是潜在作者的“粉丝”队伍,其在优质稿源的征集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科研及教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专家审稿对于提升学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存在着审稿意见简单化、审稿周期过长,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要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动态专家审稿库,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方式,并且强化编辑自身职能,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孟丽涛 《编辑学报》2010,22(5):389-391
高职院校科研及学报工作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科研的发展及学报学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而科研与学报的耦合是高职院校学报与科研工作谋求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从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和学报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办刊实践,阐述学报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渗透、耦合运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高校学报"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对遴选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报稿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库;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是众多高校学报的选择。作者对"小同行"审稿专家遴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提出了高职院校学报全方位彰显特色的塑造思路:宏观上要服务高职教育发展,中观上要定位主办单位属性,微观上要体现编辑个人偏好.高职院校学报要有别于本科院校学报,要反映出主办学校的特点,要能在同类型学报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与一定的行企业存在合作办学.但是,很多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动性不高.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多个方面阐述图书馆服务校企合作的内容及其带来的双赢效益,并提出如何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来服务“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学报稿件送审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编辑是联系作者与审稿专家以及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分析了编辑主动沟通的必要性,并结合送审工作论述了与审稿专家沟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影响高校学报质量的软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为清 《编辑学报》2001,13(Z1):74-75
论述了高校学报在稿件质量把关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编辑部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审稿专家为本校教师,退稿率低,编委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和缺乏审稿监督机制是学报论文质量审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编辑部奖惩制度不完善是期刊发展的重要障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吴学军 《编辑学报》2011,23(4):348-349
从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主要元素入手,用具体案例分析《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在行业背景下融入企业元素后,为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学报稿件送审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编辑是联系作者与审稿专家以及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分析了编辑主动沟通的必要性,并结合送审工作论述了与审稿专家沟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报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工作中,如何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成为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创意理论的发展,其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简述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与创意理论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意理论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了创意理论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的突破和创新方案,以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关于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创意理论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高职高专学报稿源质量差、编辑队伍弱的特点,提出积极的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制定高职高专学报可操作性的学术规范,普及利用"科技(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建立偏重技术性、应用性的小同行审稿专家数据库,提高编辑自身的学术识别能力,设立高职高专学报同盟,联合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20.
李娟 《科技与出版》2011,(12):28-30
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学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具体路径,以期高职院校学报可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