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2.
张茜 《江苏高教》2022,(8):84-92
学术志趣是坚定个体学术道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核心要素及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并构建了学术志趣成长机制模型。模型显示:先赋背景和早期学术经历影响学术志趣的最初萌芽;个体学术投入度与获得感是志趣成长的内驱动力;学术组织支持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作用于学术志趣的外部动力;学术认同是促使博士生确立学术志趣、从事学术职业的决定力量。通过加强本科阶段学术训练,严格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学术组织支持,优化学术劳动力市场生态,有助于深化学术内在认同,引导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意在以历史的方法分析芝加哥大学长盛不衰的学术成果之成因,其论据来自在国际学术界较为知名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不那么为人熟知的政治学和人类学的芝加哥传统.结构性的设置对诸芝加哥学派的延续有积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对上述领域具有核心地位的学术期刊的支持.然而,与之相应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起到的作用之小令人惊讶,当然部分原因在于学派本质上就是学科性的;跨学科的本科生核心课对学派的促进作用不大,同样令人惊讶.最为显著的因素是芝加哥大学将社会科学的诸学科放在同一栋楼当中,社科楼和图书馆比邻而居;而在内部空间的分配上,某一学科的学者并不凑在一起,与其他学科却又不是完全隔开的.学术之长盛不衰的核心似乎在于特定学者群体的连绵不绝,这些学者对某些思想的体系专心认同,而又自觉地投身于博士生教育.跨学科性通过竞争和挑战刺激了这些学者群体,但学术成功之最根本的源泉仍然在学科内.  相似文献   

4.
基于博士生专业社会化模型,以89所中国高校的982名在读学术型博士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不同的读博动机对博士生专业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原发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专业认同,功利性动机显著负向预测博士生专业认同;博士生身份认同在两种读博动机与博士生专业认同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支持调节了原发性动机对博士生专业认同和博士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功利性动机对博士生身份认同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博士生招生环节需要重视对博士生不同读博动机的考察,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博士生完成身份认同,完善博士生培养环境,建立支持性导学关系,以提升博士生专业认同水平,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学术成长及导师支持间的关系已成为博士生教育培养不可忽视的关键议题。基于文献梳理,设计了博士生学术成长与导师支持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探究博士生学术成长与导师支持的现状特征及路径关系。研究发现:在现状特征层面,博士生学术表现及导师情感支持较差,博士生学术成长及导师支持在性别、年龄及年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路径关系层面,导师的情感支持可直接正向影响学术支持、学术态度及学术表现,学术支持可直接正向影响学术态度、间接正向影响学术表现,学术支持、学术态度为情感支持、学术表现间的中介变量。为改善导师支持以及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提出相关建议:基于博士生学术成长的群体差异,应分类优化导师支持策略;要营造心理关爱与精神激励共存的培育环境,优化导师情感支持机制;应着重学术规划、个性化指导与资源协助,完善导师学术支持体系;要关注学术毅力、自信及兴趣培育,助力博士生学术态度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导师联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的影响如何尚无定论,对全国22 382份博士毕业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多学科联合指导对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和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该效应大于单学科联合指导,且在不同学科领域均得到验证;第二,单学科联合指导仅对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无显著影响,仅对工学和医学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第三,在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中,多学科联合指导的积极作用更强,但多学科联合指导的覆盖面有待扩大。为有效提升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促使更多博士生尝试跨学科研究,给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配套以多学科的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8.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建构有助于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与分析学术社会化的影响机制,更好地对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进行指导。对教育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从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博士生和专业型博士生在科研产出及影响因素上的不同。研究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型博士生教育在学生群体特征和院校培养过程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在学生录取形式和学生课题参与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术型博士生在总体科研产出和国际论文产出上均显著高于专业型博士生。在控制院校、学生群体特征及培养过程等条件下,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总体科研产出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国际论文产出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读博动机与期望对学术型博士生的总体科研产出与国际论文产出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培养过程中的课题参与对两类博士生总体科研产出和国际论文产出均作用明显。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型博士生教育要根据各自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趋激烈的“学术内卷”,博士生的科研压力逐渐增大,学术激情是其在科研压力下保持对科研工作孜孜不怠的追求与恒久坚持的内在动力。本文基于538份在校博士生的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不同性质的科研压力源对博士生学术激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挑战性科研压力源正向预测博士生学术激情,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则负向预测博士生学术激情;科研角色认同在挑战性-阻碍性科研压力源与学术激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包容型导师风格负向调节科研角色认同在阻碍性科研压力源与学术激情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机制与支持机制、健全有组织的科研训练体系、营造宽松自主的科研氛围是帮助博士生缓解科研压力、增强学术激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然而,学科制度不仅是一套知识生产制度,也是人才培养制度,要在以学科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大学中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活动必然充满挑战。基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理论考察跨学科博士生教育经历后发现,跨学科博士生面临着高挑战性的知识获取、漫长且高风险的多重投入以及危机丛生的身份卷入,无异于在“钢丝上行走”。高校应着力改进课程体系,强化科研训练,夯实跨学科知识技能培养;推进评价奖励制度创新,给予跨学科人才成长时间与空间;完善导师指导与就业支持机制,坚定跨学科身份认同与职业承诺,以强化对跨学科博士生社会化的支持力度,提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2.
依托《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课题组数据,分析了博士生学术交流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双一流”高校博士生学术交流类型多样,学生对交流机会及交流收获总体满意。博士生学术交流动机以兴趣为主,虽然这对培养学科视野、学术热情、热点捕捉和学术沟通能力等帮助较大,但博士生学术交流深度明显不足,境外交流机会也十分欠缺。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体因素中的读博动机、求职意向、学习投入和硕士院校,组织因素中的学校层次和学科类别,交流因素中的交流动机、交流主题、交流形式和交流制度等,都与交流频次显著相关。因此,为改善博士生学术交流现状,高校应“继续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提高博士生学术交流的质量”“加强国际交流资助力度,健全境外交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女博士生在追求科研卓越的道路上较男博士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其学术表现比男博士生好抑或差”是博士生教育领域一个亟待回答的基本问题。对此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关注、了解和认识女博士生群体在接受博士生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特殊之处;另一方面有助于为我们制定男女博士生差异化指导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本文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等分析技术对“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学术产出方面,女博士生的国际/国内期刊论文数量及专利数量均比男博士生显著更低;在按期毕业方面,女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概率比男博士生要显著高出18.48个百分点,其延期时长也比男博士生显著更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的调查数据,综合审视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不同职业路径的准备情况,比较分析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各类职业准备的影响,以回答哪些培养因素更有助于博士生为产学贯通型职业做好准备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博士生群体对博士生教育为产学贯通型职业和非学术职业做好准备的评价均较低,而对博士生教育为学术职业准备的评价均较高;不同类型职业准备的影响因素在全球博士生群体内部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影响产学贯通型职业准备的因素有导生关系、导师外他人指导、科研合作、职业指导、社交环境、读博动机和时间安排;不同类型职业准备的影响因素在全球和中国博士生群体中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的“多才多艺博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国博士学位论文同行专家评阅大样本数据探究项目依托与学位论文质量的关系发现:无论是总体合格率、一次性通过率、专家评价还是各分项质量,有项目依托学位论文均显著更好;但科研项目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和“学科边界”,实际效果有赖于学科知识生产属性和博士生培养内在规律,有项目依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质量显著更好,并且在应用研究中显著。博士生培养要注重学科内在品质和学术文化的培育,保护研究取向的多样性,鼓励兴趣之上的自发秩序和自主生长。  相似文献   

16.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学术共同体承认进而获得学术职位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不同群体特征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否存在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院校类型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博士生;从生源类型来看,男性、非普通招考以及跨学科的博士生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从培养过程来看,具有境外留学经历以及科研参与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状况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发表论文对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帮助较大;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博士生的质量的重要方面;学科水平、学术氛围和导师指导是对博士质量影响最重要的方面;加强学术交流是博士生培养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相似文献   

19.
董巍 《辽宁教育》2022,(18):53-55
学科教育研究室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基层组织。教研室以构建具有专业自主特质的学术型学科教育研究室为目标,将“专业精神的认同、专业发展的自觉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一主线、四路径”的学科教育研究室建设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自觉性和课程与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20.
从主体发展及角色变化的视角考察,博士生培养涵盖了博士生从新手到贡献者的多阶段成长过程,博士生在不同阶段之间通过知识个体化与学术公共化两种机制完成学术发展与社会化成长。博士生成长过程即博士生培养质量形成与表征过程,具有知识性、开放性、公共性三方面的基本属性和层次结构;相应地,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特征性因素、表现性因素和影响性因素三类。博士生培养质量构成要素的三元特性与“重要度-满意度”两个主体性评价量度,一起构成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自主评价的“三元两度”评价模式。这一模式以多元发展和多阶段成长的博士生为基点,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别,体现了向“有质量的公平”这一基础性教育价值的回归,为高校自主实施发展性、动态性与周期性的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