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使用该语言的国家与地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必然会烙上本民族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印痕。因此,要想掌握好一门外语,就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有意识吸收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丰富的国情知识,可以增强对该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交际,阅读理解的一大障碍便是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因此,教师就有必要从教材或辅导材料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宇明 《中国语文》2012,(4):367-375,384
中国语言生活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的时代特征:"双言双语"的语言生活初步形成;虚拟语言生活快速发展;中国"语言地图"在快速改写;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急需语言规划;国内国外两个语言大局需统筹兼顾。准确把握、深入认识这些语言国情,处理好语言关系,管理好语言生活,有效提升公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履行好国际语言义务等等,是国家语言规划的重要任务,也有许多崭新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和谐的语言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充分证明,语言关系如何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我国各民族语言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语言和谐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但局部地区还存在一些语言不和谐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要科学地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汉语的关系;要遵循语言的客观规律,按科学发展观办事。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国外各界人士高度赞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纷纷探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秘诀。他们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仍然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出现的唯一原因;中国成功故事的一大法宝是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制度变革是中国释放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新中国70年来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薛军 《教学月刊》2014,(2):45-47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如下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借此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应如何强化班级管理与教育,才能最有效的教育好青少年学生,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在理论上、实践上积极探索研究的一大课题。 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最近几年已转向基础教育,强调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是国民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中学则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今天的中小学学生,其政治面貌、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为此,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加强班级教育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在我国负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是我国的国情,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发现该教科书立足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及文化认同的一体,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存在汉族文化视角为主,缺乏中华民族多元起源与融合发展的描述。《品德与社会》应在更高水平的"现代中华民族文化"上构建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语言精练、章法严谨,而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情教学的重要性早在 1971年召开的《国情与对外俄语教学专题讨论会》上就被提出。E·M·维列夏金和B·Г·科斯托马罗夫指出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来了解国情。这里所谈到的国情并非仅指这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政治领域 ,而且还包括所学语言的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掌握语言 ,重在应用。但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差异 ,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常常因为场合不适 ,用词不当而引起不快 ,甚至造成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 ,要求广大教学工…  相似文献   

11.
语言测评的真实性问题是交际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语言测试的一大标志,也是当前国际语言测试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如何正确诠释"真实性",是国际语言测评理论研究中一个亟待澄清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语言测试领域的"真实性"内涵作了初步探讨,阐述了真实性研究方面的观点,分析了如何正确看待语言测评真实性的本质问题,以期对我国目前外语测评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语言沟通在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少数民族人才除了要掌握族际语,还必须学习一门外国语,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三语习得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是我区教师和家长面临的一个困难的课题和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国家有五彩缤纷的语言生态,语言数量众多,语系复杂,这些语言国情对推广国家官方语言文字是一个巨大挑战。介绍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字概况,以国家利益为视角,梳理各国官方语言文字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各国官方语言文字政策的主要特征,以期东南亚国家推广官方语言文字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普通话的推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8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我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力举措之一。历年推普周主题鲜明、意义深刻,推广主题可以分为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等,这些主题折射出文化及社会的变迁,反映出国家通用语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中的意义和价值。国家通用语言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更能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推普周的主题是多种功能的概括性表达,通过对推普周主题开展类别化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与重要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民族地区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增进各民族幼儿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地区语言扶智扶贫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是维护英语权威地位、排斥其他语言的政策。研究美国的语言政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民族政策和美国文明的实质,也会给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语言战略的规划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生态多元性;制定理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有效抵制英语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加强外语语种规划,确定我国的"关键外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区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向纵深方向迈进,呈现出“互嵌”格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是深化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历史进程看,民族团结始终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重要载体;从现实意义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方向,凝聚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取向:一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保障民族互嵌社会的“公共性”建设;二是营造“互惠互利”的语言环境,形塑社会规范性共识。这一价值取向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路径:完善制度供给,助推“互嵌”格局的公共性建设;补齐语言短板,提升区域“互嵌”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必须找准发力点,语言文字工作能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状况,发挥好共同富裕的语言之力无疑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边疆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并行不悖,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层次各领域的推广普及,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引领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和积极的语言态度,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弥合语言鸿沟、消除交流障碍。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需要构建和谐语言文字环境,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语言基础,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创造语言红利。  相似文献   

20.
俄语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国情学的继承与发展,随着语言国情学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向语言国情学的社会学、语言学与文化学三个方向发展。文章回顾俄语语言文化学发展的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学化两个阶段,关注国内俄语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创新性进展,追问未来俄语语言文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