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们正沐浴在基因的阳光中,尽管眼下对基因阳光温暖的感知还多少有些朦胧。2月12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正式完成了“正版”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个正版图是对去年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修正,其间较大的差别是,人类的基因只有约3.5万个,大大少于原来估计的10万个。在此之前和同时,科学家也相继完成了拟南芥、水稻、果蝇和老鼠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1100多公斤?为寻找确切答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 于去年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到了一起。 截至2000年底,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科学家共测了近5亿个碱基对,找到了 352个与抗性基因相关的位点、2269个与蛋白受体激酶相关的位点、2263个与激素代谢相关的位点。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还发现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位点,而光合作用与超高产密切相关。 科学家的目标是获得90%覆盖率的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建立我国杂交水稻的基因表达图谱并鉴定其重要和特有的基因,建立我国水稻的遗传谱系和杂交水稻种子基因库。 科学家们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从水稻基因组研究到分子育种甚至大田种植,闯出一条从基础研究到规模产业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9-I0020
转基因食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转基因”的背后,首先需要人们找到特定的基因,才能对基因组进行“改造”。但是,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精准、快速地帮你找到特定基因,科学家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甚至事半N倍。  相似文献   

4.
2月12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只有3-4万个基因,远比过去预测的10万个基因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研究人员对基因的估计只是一个大概的预测,它反映了基因和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低级到高级。其实,基因数目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早就在开始“缩水”了。1999年12月1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第22号染色体被全部破译。第22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杂志"月"日在京联合举行通报会宣布: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序列不仅被我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而且获得成功“解读”,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月#日在美国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和长达$"页的篇幅发表了《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论文,介绍了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完成的这一重大科研项目。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这表明我国水稻基因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春天,一些基础分子生物学家互相打赌,试图预测DNA测序完成后在人类基因组中所能发现的基因数目。那时估计的基因数最高达到15.3万个。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类要产生大约9万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因此我们需要至少同样多的基因来编码它们。并且考虑到我们人类的复杂性,我们应当比只有1,000个细胞的圆形蠕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有19,500个基因)和玉米(有40,000个基因)具有更庞大的基因分类。  相似文献   

7.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8.
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图绘制成功就像绘成了一张详尽的世界地图。人体大约有4万个基因,基因组序列破译后,人体将不再是一个奥秘。因而,完成了测序工程,就等于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均在从事“后基因时代”的研究。人类的基因类型和治疗因人而异,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就要先了解各类人基因组的不同,知道了这些差异,将会促进最新药物的研制,改善诊断疾病的技术。2001年10月10日,重庆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在基因实验时利用酵母双…  相似文献   

9.
基因起源的概念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作为控制生命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怎样在自然界产生和演化的?基因与生命同在。在生命起源几十亿年前的“原始汤”里,第一个基因怎样诞生并开始了基因组演化的第一个世纪——“RNA世界”(Gilbert,1986,Nature)?几十亿年后的今天,智慧与文明从一个称之为“Homo Sapiens”(人类)的物种中产生了出来。在我们自己的基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标志着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基因旋风”,基因工程技术成为继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基因组印迹基因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niting)是指在配子或合子发生期间,来自 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 来源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为一种后生论修饰。目前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的印迹基 因已超过25个,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印迹基因分布的群集性、复制的不同步性、表 达的时空特异性、遗传的保守性及编码RNAs等。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理与印迹基因的甲基化 尤其是CpG岛甲基化密切相关,特异性甲基化区域在印迹基因的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因 组印迹基因与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及细胞增殖有关,正常印迹的改变可引起包括肿瘤在内 的多种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科苑集粹     
人鼠原来是“兄弟” 表面上,人和老鼠差别大得很。老鼠大多体格瘦小,身上毛茸茸的,用四只脚爬着走;而人身躯高大,直立行走。但科学家最新破译的老鼠基因组清楚地表明,人和老鼠在基因上的差别小得出乎意料,说这两者是“兄弟”都不为过。  人类与老鼠的基因数目大约都是3万个,其中只有约300个是各自所独有的。人类23对染色体上的29亿个碱基对与老鼠20对染色体上的约25亿个碱基对相当接近,脱氧核糖核酸(DNA)链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空白”片断也非常相似。老鼠和人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其中包括与尾巴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将来源于山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入水稻基因组,并获得了具有一定耐盐性状的转基因植株,在0.5%NaCl盐浓度下生长良好,同时对Kan和G418的筛选效果及两种转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人的身高是生物学性状之一。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身高主要是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在人类认识了基因的作用后,开始认为基因在决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于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开始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并获得其与健康、疾病等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寻找身高基因世界约300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25万人的基因组进行研究,于2014年10月初步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关于人类身高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项目,研究成果由美国最大的人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变异的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发生进化改变的重要力量。在被子植物中,约 70%的种类在进化史中曾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的过程。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界绝大多数多倍体是通过未减数配子的融合而形成的,并且很多多倍体种是通过多次独立的多倍化过程而重复发生的。由多倍化所导致的重复基因在多倍体基因组中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命运,即:保持原有的功能、基因沉默或分化并执行新的功能。多倍化以后,重复基因组的进化动态则主要表现在染色体重排和“染色体二倍化”、不同基因组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核-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2006,(2):13-13
最新出版的美国《科举》杂志报道:研究浅色素班鱼的科学家已鉴别出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人类肤色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人类毛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研究员发现,素班鱼基因组中存在一个决定鱼皮浅颜色的基因,这个基因上的单个氨基酸在改变色素沉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这种基因在序列上与班鱼基因极为相似。他们认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欧洲人皮肤颜色比较浅,也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这种皮肤癌症。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宣告,通过调控基因,即抑制衰老基因、促进长寿基因,人类有可能活到150岁甚至更老.但这仅仅是推论,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基因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衰老与长寿.这是因为人的寿命主要是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的.内在因素是基因,外在因素是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 110 0多公斤 ?为寻找确切答案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 ,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于去年 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 ,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 ,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5月2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荷兰科学家对智力全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的关联分析,在与智力相关的特定基因组区域发现了40个与智力有关的新基因。最新研究能为大脑功能和认知带来新的生物学启示,并有助于定义智商的遗传成分。基因在人类智力水平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科学家在2015年才首次确认人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的特定基因簇,它们由相互关联的基  相似文献   

20.
基因克癌     
目前,要征服癌症有这样几个步骤。首先可以从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的3.5万个基因中找到致癌的基因,并弄清它们在什么情况和什么时间下变化和致癌。第二,认识癌症这个敌人是怎样对人体发起进攻的,有哪些帮凶和条件,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而致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