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6,(3):35-38
研究了光促进温和条件下,非贵金属铜化合物、镉化合物催化氯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结果表明,以CuCl_2、CuBr_2或CdI_2为催化剂,可实现氯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羧酸甲酯,如以CdI_2为催化剂,氯代环己烷的羰基化产物环己基甲酸甲酯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64%和65%;镉化合物CdCl_2或Cd(OAc)_2单独使用时,无催化活性,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化物,羰基化反应可以顺利进行。MS分析表明I-在镉化合物催化体系中的作用是I-在光照下先原位取代氯代烷烃中的Cl-生成相应的碘代烷烃,然后再与甲酸甲酯进行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于活性炭的Ru-Pd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成、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压力等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的条件下,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可达到99.0%以上,生成的对氯苯胺选择性达到98.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氯化亚铁为铁源,氯化铵和叠氮化钠为混合氮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氮化铁。以该材料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氮化铁催化剂,用于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氯代苯胺。考察了Pt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t/氮化铁催化剂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0℃、加氢压力为1.0MPa、反应时间为2h时,氯代硝基苯转化率可达99.9%,对氯苯胺选择性为99.9%。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Cu(P ic)2(吡啶-2-羧酸铜),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光促进下,以Cu(P ic)2为催化剂,1-溴辛烷、溴代十二烷、溴代环己烷为底物与CO的羰基化反应,结果表明,Cu(P ic)2对光促进溴代烃的羰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邻、对氯硝基苯还原制备邻、对氯苯胺的七类方法,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其中环境友好的催化加氢还原法可通过添加脱氯抑制剂和改善催化剂性能两条途径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认为氯代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法是制备氯代苯胺的首选方法,可采用廉价的镍基催化剂替代贵金属类催化剂,其中脱氯问题的解决是Ni基催化剂大规模应用于氯代苯胺合成工艺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α-苯丙酮酸的合成方法,以八羰基二钴为催化剂,主要研究了温度,CO压力,溶剂极性和苯环对位取代基对氯苄双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 2 ,6 二氯苯胺为原料 ,通过重氮化反应、取代反应、缩合反应与脱羧反应得到 3 氯 2 硝基甲苯的合成路线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以 2 ,6 二氯苯胺为原料制取 2 ,6 二氯硝基苯 ,收率为 78.9% ;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以碳酸钾为催化剂 ,2 ,6 二氯硝基苯与氰基乙酸甲酯反应制取 2 氰基 2 (3′ 氯 2′ 硝基苯基 )乙酸甲酯 ,收率为 80 .2 % ;第三步通过水解反应获得 3 氯 2 硝基苯基乙酸 ,收率为 82 .6 % ;3 氯 2 硝基苯基乙酸通过脱羧反应得到最终产品 3 氯 2 硝基甲苯 ,产率为 72 .9% .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有机物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试题,即判断一氯代物的种类,或写出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要正确解题,就要求我们能正确判断出该有机物中含有多少种能被氯原子取代的原子或原子团.现以烷烃为例,来说明不同性质的氢原子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根据过渡状态理论及Hammond假定的有关原理,找出烷烃卤代反应时,在控制步骤中不同卤素的过渡状态差异,得出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铝/离子液体[bmim][H2PO4]为复合催化剂,研究了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缩合反应制备了新型香料草莓酯.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对缩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乙酰乙酸乙酯用量为11.4 mmol,1,2-丙二醇与乙酰乙酸乙酯的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0.25 mmol,离子液体用量为1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 h,乙酰乙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70%以上,选择性达到99.0%以上.同时,反应结束后,复合催化剂与有机物自动分层,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研究了高纯氧化钕(99.5 %)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的性能。采用文献[1]的反应条件,经多次实验证明:实际酯收率只有58%,远达不到文献[1]中数据(酯收率80%)。此外又进一步采用了纳米级氧化钕催化合成酯,酯收率也只有66%左右。因此文献[1]中80%的酯收率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和考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活性碳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苯氧乙酸与烯丙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苯氧乙酸烯丙酯。研究了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化和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合成2-羟基-3-氯丙磷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催化合成了2-羟基-3-氯丙磷酸酯。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n环氧氯丙烷/n磷酸二氢钠)为1:0.8,微波功率为550W,微波辐射时间为17min,产率达90%,产物的结构通过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4.
对酯水解的动力学常数测定实验进行改进,通过使用带恒温装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一定pH值和恒温条件下测定具有三脚架型的二乙烯三胺锌配合物催化磷酸双酯BNPP水解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求算出催化磷酸双酯水解的二级速率常数,有助于学生掌握测定配合物催化酯水解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水硫酸氢钠存在下,由异戊醇和苯甲酸合成了苯甲酸异戊酯。当苯甲酸、异戊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量比为1:6:0.22,回流分水2h,酯收率达93.8%。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对影响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醇酸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0.315g、微波辐射时间为40min、微波辐射功率为500W,柠檬酸三丁酯的最高产率可达93.9%。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六次以上产率仍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一水合硫酸氢钠存在下 ,由氯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了氯乙酸正丁酯 .当氯乙酸、正丁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 1 :2 :0 .0 72 ,回流分水 1h ,酯收率达 85 .7% ,同时该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5-降冰片烯-2,3-二酸酐(NA)和甲醇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磷酸做催化剂,合成5-降冰片烯-2,3-二羧酸二甲酯的过程。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89.6%以上。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合用醒脑静注射液和脑多肽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醒脑静、脑多肽组(32例)与脑多肽组(3例),并对二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醒脑静、脑多肽组的显效率(87.5%)明显高于脑多肽组(60%),显效时间(18±2.0)小时(h)则明显短于脑多肽组(33±8h),二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二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多肽注射液配合应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