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头有一篇稿子,提到以“春城破烂王”而闻名的昆明市残疾人物资回收公司领导王某,行贿总额达20万元而被捕,而当时报道这个破烂王事迹的新闻单位有14家之多。这里,新闻单位的失察怕是确实的,而我看了这篇稿子,竟蓦然跳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八个字来。近年来,大家时报刊上的有偿新闻、虚夸广告啧有烦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要言之,大约就是“只认铜钿”。但倘就此再作探讨,也许会发现,问题恐怕并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加陵表演的“轻功”——踩气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魄健壮的张加陵手持几个大气球上场,主持人姜昆道:“这回表演的是踩气球。”说罢,接过其中一个球双手轻轻一压,球便碎了。而张加陵面带微笑,将其中的两个球放在脚下,只见他倒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站到三合板上,渐至伸开腰身……两个普普通通的气球,竟经往了一个大汉的重量。姜昆问张加陵:“请问您体重多少斤?”张答:“140斤”。  相似文献   

3.
近来,报纸、广播频频“披露”某县某位养猪专业户、全国劳动模范的“烦恼”,有的还发出了“救救养猪人”的呼声,有的吁请有关部门要多体察劳模的烦恼,更多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对劳模的同情、关心,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值得称道的。然而,有些好心的通讯员、编辑只知该劳模今天有烦恼,不知他的烦恼因何而来。不加调查研究而人为地渲染所谓“烦恼”,这只能引起宣传中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5月23日,首都两家大报同时刊登了一幅新闻照片,题目为:破烂王用上了“大哥大”。说的是山东沂水县柳泉村村民靠捡破烂解决了温饱,有30余户破烂王装上了程控电话,一户还用上了“大哥大”,照片上正是这个破烂王手持“大哥大”讲话的情景。6月4日,《中国商报》(新生活周刊)在一版显要位置也刊登了这幅照片,不过,在照片前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这是一条假新闻。原来,商报编辑收到这幅图片后,发现有摆布的痕迹,让人生疑,便与作者牟某联系核实,结果证实破烂王手中的“大哥大”是作者一位朋友的,拍照时借与破烂王作了“道具”。  相似文献   

5.
记得一次去采访一个劳模,谁知竟出师不利。这个劳模,听说记者来了,便立即托辞“逃遁”。何故?那个单位的领导说,她最怕记者。记者又非洪水猛兽,何怕之有? 最近我采访另一名青年劳模时,这个疑团才顿时冰释。这次是去了解这个青年劳模为什么在评劳模中落选。  相似文献   

6.
从4月15日到5月10日,“岁月不会忘记——情系劳模新闻寻访活动”,吸引了全省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人们的心为这个活动所激动,情被这个活动所振奋,“传承劳模精神,爱岗敬业奉献”的共同心愿,成为这个报道活动的最热烈的反响。5月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这次活动的高潮戏——浙江劳模大聚会新闻。由浙江工人日报和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共同创意策划的这个活动,历时25天,发稿近50篇,社会效益颇佳,影响广泛深远。倘若作个粗浅的回顾和分析,至少有这样几点是可以总结的: 活动创意有特色。类似的报道活动,以往在我省媒体中并不多见。钱江晚报在1996年1月曾经组织过“老功臣寻访”活动,寻访出一批隐姓埋名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叫他“老丁”。四十年前,当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熟悉他的人就叫他“老丁”。现在四十年过去了,而与他一起工作的青年同志同样叫他“老丁”。“老丁”,是丁景唐同志引以为荣的称呼。的确,这种称呼说明了他平易近人。老丁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党组书记,今年刚刚退居二线。多少年来,“三位一体”的职务使他工作头绪繁多,但他从不忘记自己是个编辑。近年来,除全面负责出版社的工作外,还忙于主持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这一重大文化积累工程,既当总编,又当编辑,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奖、95“龙江杯”广播剧奖评选于1月14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结束。中央台录制的《运河人》、天津台录制的《劳模和他的影子》、黑龙江台与大庆台联合录制的《地质师》、青岛台录制的《风雨同舟》、苏州台录制的《草莓》分别获得单本剧、连续剧和短剧(小品)等评选项目的一等奖,几项单项奖也同时产生。最佳编剧奖由《地质师》的编剧王国臣和《劳模和他的影子》的编剧纪美娟共同获得;《运河人》的导演胡培奋与《地质师》的导演郭银龙、吴琼共同捧得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是《劳模和他的影子》中影子大爷的扮演者郑天庸;最佳女演员…  相似文献   

9.
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在企业报宣传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在企业中又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人,先进年年是先进,劳模年年是劳模。客观地讲,“老”劳模的工作并不都是年年有创新,年年有突破,年年有新高。那么,如何宣传这些“老”劳模平凡而普通的事迹,又不使其失去光彩呢?这是企业报宣传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报《红旗标兵》专栏,其中10个标兵有6个是曾经以大篇幅文章在报纸上宣传过的人物。如,关存芝是桦林职工医院的一名护士,人送雅号“关一针”,业务精湛,对待患者态度也好,是多年的“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31年1月,一个个头不高、穿着长衫、脸庞白皙而瘦削的青年,走进了上海哈同路中华书局的大房间。他绕过象堆满了积木一样的密密匝匝的办公桌,被人引到总经理陆费逵跟前。面对这位笔试成绩出色而又持重寡言的十八岁的青年,陆费逵先生只随便地问了几句,就在登记表上的分配职务栏内写了“总编辑部学生”几个字。这个青年被录用了。他,便是王季康。在那谋生艰难的上海滩上,能够谋到一个职业——尽管只是一个学生(即练习生)——是多么不容易啊!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得到温饱,不致挣扎在饥饿线上。王季康望着  相似文献   

11.
在古城长治,他颇有几分名气。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山西省劳模、山西省优秀企业家,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勇于开拓、求实创新。多年来他带领职工,依靠群众,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公司先后被省烟草公司授予“卷烟销售先进单位”,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长治市委、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锦旗、鲜花拥向他的胸前。  相似文献   

12.
吴琼  肖泽伟 《记者摇篮》2004,(4):F002-F002,63
2000年12月6日,阜新地区颇有盛名的阜蒙县务欢池镇广民村的当家人正是易主。年事已高且深受村民爱戴的村党支部书记、老劳模盖德正式退出“执政”40年的村“领导”岗位。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郑重地接过了老劳模手中的大旗,开始了他的第二棒接力跑。这个年青人就是李云龙。转眼间,3年已过,李云龙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前夕,那个同林彪、“四人帮”关系密切又颇具权势的“理论权威”,在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八二八——一九○三)早期作品《气球上的五个星期》中找到一些“问题”,便肆意夸大,大嚷大叫说这位科学文艺家是在“恶毒攻击非洲黑人”,判定凡尔纳的作品统统是“大毒草”,勒令停印当时已翻译出版的凡尔纳的全部科学幻想小说。这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对科学文艺的残酷迫害。  相似文献   

14.
近来读报,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来的消息,他们纷纷或者博士、教 授、主任、主席等等的头衔,许多媒体,包括中央主要媒体纷纷报道其成就或爱心。这固然令人高兴。但其中并不都是事实。例如南开大学教授杨博士“破解疯牛病化学密码”,成立了从事“神经化学课题研究的公司”,他还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地亚哥生命科学和健康研究所主任”云云,其实,他只是做了个国际学术刊物不可能发表的没有实险作支持的价值很小的研究,而他的“主任”头衔更是无从谈起,该校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机构,“生命科学和健康”不过是其在圣地亚哥…  相似文献   

15.
一本“写给大陆同胞的‘家书”.让33岁的台湾青年廖信忠几乎一夜成名。书中记录着台湾30年来诸多“大事件”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我尽量不去评论,很客观地记录。”他说.尽管他成长的30年见证了台湾社会变动最剧烈的时期:尽管他忘不掉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社会如同一只“将破不破”的气球般的怪异。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6日,阜新地区颇有盛名的阜蒙县务欢池镇广民村的当家人正是易主。年事已高且深受村民爱戴的村党支部书记、老劳模盖德正式退出“执政”40年的村“领导”岗位。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郑重地接过了老劳模手中的大旗,开始了他的第二棒接力跑。这个年青人就是李云龙。转眼间,3年已过,李云龙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以他特有的魅力、胆识以及敢闯敢拼的精神,证明了广民村的接班人并没有选错。  相似文献   

17.
爱国红烧肉     
你还记得吧?我以前写过小S开创的《毒舌减肥派》。"你胖了,他依然爱你,但分在每一块肉上的爱就少了。"但如果,爱你的人,他自己也胖了呢?我就眼睁睁看着我和我的他,像两只气球,慢慢地被吹起来,吹起来……这些年来,我孜孜不倦地减肥,虽收效甚微,但痴心不改,逢人便取经,到处找偏方。我看港姐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是边踩跑步机边看屏幕的。我估算了下,看一集美剧,可踩40分钟跑步机。无奈,刚跑两步,就晕得分不清男女了。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读到《严字当头的仓库保管员——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模蒋菊兰》这篇通讯,是在今年6月19日新华日报第二版上,今天重读这篇通讯,是在今年7月3日人民日报的第一版上。这是一篇很好的典型报道。这一登一转,说明了两家报纸一个共同的心愿:摄取先进的形象,为实干家“立传”,把经济报道搞活。这确实是当前经济报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八字方针”的落实,四化建设日新月异,各条战线新人新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和段廷刚同志相识在相国的首都──北京,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山东人那种特殊的憨厚、朴实、耿直而又不失文雅。尚未正式交谈,笔者就深深地被他那名片上众多的头衔所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国现代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等头衔。当我们又J他能在书法家借出的今天,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表小羡慕时,他则苦笑着播广摇头意味深长地说:“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啊!”在以后的闲谈中,我们得知他原来是一位转业军人,也得知他走的完全是一条艰难的自学成才之路。1973年底,他从山东省新泰市…  相似文献   

20.
我们《宝钢报》在近几年的新闻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企业报新闻报道的新路子。这就是:把版面让给一线职工,大力宣传群众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1989年我们曾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了上海市7个文明单位;“五四”前后,集中宣传了宝钢十大青年精英;“七一”前夕,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十几位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9月下旬,还在一版辟专栏,集中报道7位劳模的事迹。这一系列报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化工厂职工星期天义务劳动蔚然成风;钢管厂出了个小孟泰式的人物——陈学年;饮食公司涌现出了一支为单身职工提供特色服务的“特色突击队”,……职工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编辑常常因这方面稿件太多,版面容纳不下而发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