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其政权控制区称苏区。从1931年至1937年的五年时间里,苏区政府积极倡导妇女解放,积极开展妇女教育,形成了重要的妇女教育经验,其经验对当今的妇女教育仍有借鉴价值。对苏区妇女教育的研究也早已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对此方面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很有必要。先以时间线索对研究进行了回顾,继后总结了研究的特点,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的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地实践着自己的参政权利,苏区妇女参政呈现出参政主体的多元性、参政范围的广泛性、参政途径的"双轨"模式和现代参政意识的建立等特点.在占有充足史料的基础上,总结苏区妇女参政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成因,探寻历史经验,以期对当今妇女参政问题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川陕苏区教育、革命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等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借助达州处于革命老区的地域优势,利用所在学校国内唯一专门收集川陕苏区研究资料的数据库——川陕苏区文献研究数据库,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从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归结了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妇女教育对于川陕苏区发展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有效地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苏区各级政府对于文化教育,尤其是对占苏区人口相当数量的女子的教育十分关注,采取了一系列兴学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苏区的女子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各级政权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具体,针对性强,易于检查落实.1932年6月20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保护妇女权利与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的第三号训令,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立即计划实施妇女文化教育工作,设立各类学校,提高妇女的政治文化水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苏区史的专著中设有独立章节从宏观层面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进行整体性概述;二是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三是研究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影响因素;四是研究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成就与经验。未来学界应加强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运用跨学科和比较研究法深入研究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特征与经验教训;融入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拓宽研究视野,提升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理解与研究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印度组成三个志愿者组织,分别对该国三个地区的妇女贫困现象进行了考察,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援助。该文尝试主要根据他们的实践回顾与总结展开描述,以期有更多的人们能够看到成人教育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而伟大的力量——改变妇女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与妇女教育政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和评述,深入分析了自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学界对妇女教育政策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关注度得到提升,梳理了目前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对妇女教育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的探讨,并对既往研究的成就与局限做出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闽西苏区建立了地方干部训练班、红军学校、看护学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和列宁师范学校等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形成了以教育的思想性、培养的针对性、教师的专业性和办学的群众性为主要特点的职业教育。闽西苏区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教育的历史上,有两项工作激动人心,一项是书院教育,一项是苏区教育。书院制度始于唐,在唐、宋、元、明四个朝代长达八百余年中,江西境内书院林立,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居全国之冠。苏区教育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瑞金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它开创了无产阶级教育史的新篇章。认真地学习、总结、研究、继承这些珍贵的教育历史遗产,汲取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是江西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发挥江西教育的历史优势,再展江西教育的宏图,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仅就苏区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党和政府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支忠于苏维埃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措施。今天,在开创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的时候,我们来回顾苏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国内学术界对革命动员、革命的曲折与教训、中共革命的精神资源、党的建设与局部执政经验、人物研究等苏区研究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以视角与视距的多样性、对时间感与动感的把握来审视,苏区研究已经具有深厚的基础,但也有巨大的开拓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容易流于抽象议论的话题需要以近视距、时间流、动态性的方法重新审视,大量的历史现象也需要放在多视角、中远视距下予以更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为创建和巩固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实施了较为广泛的干部教育,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促进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干部教育经验。鄂豫皖苏区干部教学具有目标明确、特色明显、方式创新和效果突出的显著特点。文章深入剖析鄂豫皖苏区干部教育的历史背景、现实做法和历史经验,对指导当前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地分析了苏区经济状况,巧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弓法,结合苏区斗争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苏区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行之有效的经济方针和经济政策,第一次科学地总结了在敌军包围和战争条件下的苏区经济建设的教训和经验,阐明了苏区经济建设的理论,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江西省苏区,粤赣省苏区、闽赣省苏区、赣南省苏区)、湘赣省苏区、湘鄂赣省苏区、闽浙赣省苏区。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达的任务,我们赣南师院苏区教育研究室,对以上苏区有现是江西省范围苏区,或跨越邻省范围的苏区中现是江西省范围的县的有关教育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汇编、研究,正在进行苏区教育史的编写工作。 目前,在研究编写江西苏区教育史的工作中,在有些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把我们在研究中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意见,以及笔者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供有关同志参考。不妥之处,请党史界、教育界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闽西苏区妇女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烙着鲜明的"战时"特征,表现为直接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全民化的教育理念、强烈的实用倾向。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不仅使一部分劳动妇女脱了盲,而且许多妇女与男子一样担当起了苏维埃政权建设与巩固的重任。闽西苏区妇女教育以政权力量为后盾、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以及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实践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仍不乏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命教育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研究总结其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对我国生命教育有很大的启示。该文主要对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概括。旨在从中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并尝试揭示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发展生命教育的启示,即包括政府、社会、学术等多个载体的职能启示;如何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生命教育;以及如何完善师资培训和整个生命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7.
妇女是农村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是劳动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分析了妇女这一群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从党对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结果做了全面的阐述,并总结了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价值和对今后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振兴赣南苏区是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革命老区、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着原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其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赣南苏区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对赣南苏区所属17个县市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34年2月,瞿秋白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即教育部长,对苏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高度重视苏区教育工作,倾注心血为之奋斗;制定一系列发展苏区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法规,正确处理战争与教育的关系;抵制“左”倾错误,努力保证苏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倡导扫盲运动、创办各级各类学校,提高苏区群众文化水平,为党培养各方面干部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向来自全国各阶层的近三千名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政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后,温总理开始阐述2008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在谈到备受瞩目的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时,教育被放在了首位。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