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何母语发音都会对第二语言的发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迁移,克服发音负迁移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言及吴方言的发音特点,比较吴方言与英语发音音位的异同,找准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迁移点,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主动克服母语及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通过对比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突出英语发音的整体性,减少乃至消除母语及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简单句结构的对比,探讨母语正迁移对低龄儿童英语语音的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运用母语正迁移进行儿童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证明了母语正迁移能快速有效地提高低龄儿童的英语入门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梅县客家方言和英语发音,考察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实证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迁移理论出发,对粤方言学生的母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发音偏误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粤普两语音之间、粤普英三语语音之间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母语为粤方言的学生更便捷地学习标准普通话和英语语音提供帮助,也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的语音习得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是日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发现在日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负迁移,而正迁移现象却甚少提及。母语的正迁移现象可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日语学习都是从语音开始的,日语语音教学是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利用好正迁移促进教师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语和日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从语音方面入手,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语音正迁移中假名的发音以及语音正迁移中汉字的发音,预测和描述二者的相似性,以促进日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中的知识对英语和藏语的辅音系统从发音语音学的角度进行了系列对比,其对比研究的结果主要以期能够有助于以母语为藏语的学生的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7.
对语言教学存在的实际语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研究。语音教学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对言语中的语音从物理角度进行静态描述,还应在此基础上寻找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所赋予的个人言语发音运动的共性,也就是所谓的“言语发音运动模式”,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把握住所学语言言语发音的特点,在模仿发音时不会太盲目,而且有利于减少母语发音模式所带来的负迁移影响,进而掌握二语的标准发音。笔者以直观和整体的方法,分析并对比了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发音运动模式,针对汉维发音运动模式的差异,提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而促进其母语语音在目的语(汉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Praat语音软件,对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的第一和第二共振峰进行测量,并绘制出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通过格局图对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一级元音的发音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2):74-75
语音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二语习得者在发音过程借助母语语音体系来感知和辨认外语的语音体系,语音迁移现象由此而产生。粤语中大量存在的英语借词现象给母语为粤语的英语学习者造成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促进了语音的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粤语中高频率英语借词的发音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归纳出母语为粤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这些发音问题具体表现在闭塞音、摩擦音、鼻音和舌侧音四类辅音音节及部分元音中,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减少语音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洁慧 《海外英语》2012,(8):282-284,286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study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for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influenced by the native languag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nunciation problems that Chinese students confron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unciation were analyzed in detail,and from this analysis some proper solutions for teaching such problems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杭州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地方方言,其语音特征与英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杭州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也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其方言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把杭州方言的发音习惯搬到英语中去,却忽略了两者语音系统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少发音错误。因此,调查研究杭州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对帮助杭州方言区的学生学会正确的英语发音,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增强英语交际能力,都将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语音语料库,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不同起始年龄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发音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起始年龄的学习者的发音水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开始学习英语并听到地道英语的时间越早,学习者发音水平越高。讨论部分借助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第二语言习得中年龄因素对发音的影响,有利于城乡小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英语本族语者和客家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重音模式.结果发现,由于方言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英语重读、弱读音节不分明,停顿过于频繁,句子朗读多重音现象明显.学习者的英语重音体现出明显的音节节拍语言特点,说明方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涉及节奏层面.  相似文献   

15.
语音是习得第二语言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今大学生英语语音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对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找出导致英语语音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语音学习的因素各种各样,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母语迁移、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途径学习的英语和英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英语有一些差别,这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这些差异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一些交际困难或失误。英语电影可以让英语学习者熟悉和适应这些差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电影欣赏的内容、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言语要表情达意,离不开正确的发音、节奏和语调.汉英语音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律”和“调”的运用上.英语是“重音节律”的语言,轻、重音交替出现,重音间隔时间大致相等.英语中的强读式与弱读式、重音、节奏及语调变化等语音现象都不同于汉语.要克服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首先是要掌握汉英语音的主要差异及其影响,然后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多进行有控制、有导向性的语音模仿,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8.
This case study aims to reveal how conceptualization of native speakership was constructed and reinforced in a South Korean university classroom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In addition, it examines how this conceptualization positions native speakers, a non-native EFL teacher, and learners, and wha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were provided in this classroom.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tudy were one instructor and his students. The data includ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 survey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tudents had been exposed to American English more frequently than any other English variety. Also, they wanted to learn American English in and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Furthermore, this study shows that American English norms were revealed in the teacher’s beliefs and reinforced in his classroom through hi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Thus, as a mediator between native speakers and learners, the teacher positioned native speakers as authoritative possessors of 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expressions for his students to imitate. Consequently, the students learned about pronunciation and informal expressions as modeled by American native speakers rather than learning to use the L2 communicatively as recommended by the institutional policy.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South Korea,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the concepts of native speakership,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汉语方言的发音方式或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使英语语音的学习发生或正或负的迁移,从而影响我们学习英语语音的效果。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出发点,总结出河南信阳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与英语语音的异同,认为在对信阳地区的学生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在比较方言与英语语音差异的基础上,选用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影像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相应的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德语和英语来说比较简单,汉语的音节尾辅音只有鼻音n和ng,而德语的音节尾辅音可以多达4个。本文的实验选取了12个代表三种不同德语水平的中国学生作为发音实验对象,还选定了两位德语本族语的发音人作为参考。每位发音人朗读102个带有不同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单词和20句含有较多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句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主要采用元音插入(epenthesis)、辅音脱落(deletion)和辅音替换(substitution)的方式处理德语音节尾辅音的发音。有些发音的偏误可以从汉语中寻到原因,有些偏误现象则可以从第一外语英语中找到解释。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德语水平从初级、中级到高级递增,学生对音节尾辅音的发音偏误也逐渐减少,这意味着音节尾辅音发音的偏误是可以不断改进甚至完全克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