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从国产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公映以来,“不该发生的……”这种说法就流行开来了,有时也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颇引人注目。但是,现在这种格式已经用得太滥了,有的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例如某报去年8月22日四版有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凶杀案》,9月28日一版又有一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车祸》。读后真叫人  相似文献   

2.
自从国产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公映以来,“不该发生的……”这种说法就流行开来了,有时也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颇引人注目。但是,现在这种格式已经用得太滥了,有的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例如某报去年8月22日四版有则  相似文献   

3.
萧衡 《档案与史学》2007,(11):38-41
"复旦八怪"这个名称,乃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复旦学子中部分"好事之徒"为校内八位特立独行的学者送上的绰号.使用这样的称呼,显然来自"扬州八怪"一词的启发,"怪"字的内涵既蕴含学子们对这八位学者行为举止迥异常人的惊奇,也隐寓着对他们才华杰出的钦重.然而在今天,即使已达耄耋之年的老复旦人,恐怕没有一个能完整而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姓名,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人事的变异,有关他们的趣事轶闻,势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看一个不太知名的学校怎样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竞争,可以悟出中国的大学办不好的原因:不能怪市场化,而要怪没有市场,或者假市场我坐在自己大学的图书馆中,心里格外舒展。这是一座崭新的图书馆,由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武装。进门后,你可以凭证件免费借用一个笔记本电脑,写论文、无线上网无所不能;你也可以用证件“开单间”:那是一个四周用玻璃屏幕隔离的六人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4,(4):15-15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最令人满意的职位。一边是手拿简历的计算机学子东奔西跑,一边是政府、企业,行业眼巴巴地在找合适的IT技术人才。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IT技术人员大多希望自己能够投身于IT企业,似乎他们不太  相似文献   

6.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  相似文献   

8.
金钱心理学     
金钱、银子、钞票、现金,这些词汇在字面上都只有一个简单的意思,但它们却似乎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力量。研究显示,经常思考与钱有关的词汇似乎会让人们变得更加自恃和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更怪的是:只要人们手里有钱就可以不再被社会拒绝,金钱甚至还能减轻身体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词作家乔羽:我当然希望建,而且要建得很好,不是凑合事,应该有经典性。但不要轻易建,设计一定要完善,各方面的同志都可以参与,光用专家也不行,有时专家最误事,太专了。没有专家也不行。我比较保守,不主张太怪、太新的设计,应该庄重大方,有高度的文化感。指挥家卞祖善:我们现在正准备迎接千禧之年,所谓千禧之年就是千载难逢嘛,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的社会各方面都已经比较发达了,大剧院的建成应  相似文献   

10.
“如果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可能会吃上不该吃的,花上不该花的。”这位竞选干部富于个性的话语,通过电视直播,传到更多南京民众的耳中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到石家庄市召开一个座谈会,征求对报纸宣传的意见。一位在企业搞宣传工作的年轻同志,很幽默地讲了一段话。他说,报纸上理论文章我们很想看,有的题目也很吸引人,可就是有的文章太深奥,弄不懂的新名词一串一串,看起来云遮雾罩,有的似懂非懂,有的干脆就看不懂,实在难煞人。我们常在一起议论,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报纸上的文章发表出来就是让众多的人看的,为什么不能写得通俗易懂一点呢?有人说这主要怪作者、编者缺乏群众观点;也有人说,怪不着人家,这主要怪我们知识水平低,人家学问高,又是“理论家”、“专家”,如果把文章写成大白话,让谁都看得懂,那不把人家的水平降低了吗?  相似文献   

12.
初秋的一天,我听着周杰伦的《千里之外》,一路西行,过汉江,穿郧县,在曲折回转的盘山公路上,早已迷失了方向,只有那句“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的歌词在脑子里盘旋。  相似文献   

13.
刚到河北霸州南孟镇西粉营村的时候,还真有点失望。想象当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像该是这样:路上不该有尘土,街上不该有狗乱跑,老乡说话不该这样粗声大气,皱纹也不该这样多。  相似文献   

14.
楚艾 《档案天地》2013,(4):60-63,59
(一)王莽一副"怪模样"新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权,它夹在西汉与东汉之间,默默无闻,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种"视而不见"的错觉,大概出于两个原因。其一,刚刚冒出来的"新朝"实在是太短暂了,仅仅维持了短暂的14年,很多政治诉求都没来得及实  相似文献   

15.
马飞 《记者摇篮》2006,(6):43-43
过去对新闻的真实性许多人都不太重视,这恐怕因为,在记者和编辑看来:“我说的都是真的,你应该相信,这不应该成为问题。”如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个理由就根本站不住脚了。新闻失实或许是因为记者有意造假;或许是因为无意间的偏听偏信;或许是因为新闻源本身发生了变化。对后一种失实如果记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即交待清楚新闻来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怪就怪在,有些记者知而不行,固常常吃些哑巴亏。巧妙交待新闻来源,避免失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新闻中注意交代新闻来源既能使读者知晓新闻事实是从哪里来的,又能增强新闻的可…  相似文献   

16.
翻看当天的报纸,一家广播电视报上一则《不该发生的罪恶》的大标题赫然入目,仿佛在一桌丰盛精美菜肴中发现了一只蟑螂。近年来,媒体上的类似的标题并不鲜见,什么《不该发生的悲剧》、《不该发生的灾难》……每每看了心里就发堵,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7.
说了不该说的话,叫做失言.媒体失言表现在:或说错了,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或说过了,夸大其词;或乱说一气,混淆了视听;或说得太匆忙,刚听到了一点传言风声,没有仔细核实就抢先发布消息;或以讹传讹,自己先被忽悠又忽悠别人;或搞错了说话的场所和对象,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地区8所高校1430名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实证材料,分析了新闻学子角色模范的现状,比较有无角色模范的新闻学子在专业承诺、新闻业务观、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影响新闻学子角色模范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超四分之一的新闻学子心中没有角色模范,外部原因不容忽视;角色模范呈本土化、集中化趋势,"经...  相似文献   

19.
见怪不怪,是因为对“怪”见得多了,习惯了,顺眼了,适应了,麻木了,是缺少信心无可奈何的一种心态。 所谓“怪”,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那些损公德、败风俗、伤天理的行为。在党风纯正、民风敦厚的时期,人们善恶清楚,是非分明,很有些“大路不平众人铲”的侠义肝胆,这“怪”那“怪”也就没有了市场,更难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20.
郭春光 《记者摇篮》2014,(10):10-11
这里所称地方媒体,是指省以下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传播新闻事件的平台和媒介。受行政管辖、技术装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在搜集新闻素材上很是为难: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件,不具备直接采编的能力,只能拾人牙慧,很难吸引眼球;关注本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又感觉范围太窄,鸡毛蒜皮,很难提起采编者和受众的兴趣。这似乎就陷入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所谓的"无话可说"的窘境:太高、太大的东西不该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