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采用无毒PVC膜袋封装适量的实用型氧气发生剂,在吸载够量水(海/淡)后所制成的特定结构的氧气发生器,利用发生剂同水反应的自热效应,可调节氧气发生速率及供氧持续时间,从而可在一定时期内(向水体)供应纯净氧气,并避免了发生剂同水体的接触及对水体的可能污染,实现了“实用型氧气发生剂”在鲜活水生生物长途搬运过程存活的经济,无污染应用。还介绍了废弃发生剂无公害化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流程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借助注射器具有计量体积的功能 ,能定量演示气体间的反应。且能清楚地观察到气体反应发生的颜色变化。(2 )用途 :本教具可以演示下列实验 :①常温下单一某气体溶于水或某溶液时 ,体积的变化定性显示。②常温下氮氧化物与氧气及水相互作用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的定量显示。③其他一些气体相互作用及与水作用时体积的定性及定量变化的显示。3 制作材料5 0mL注射器两只 ,3 0× 2 0 0mL大试管一只 ,2 5 0mL烧杯一只 ,三孔塞一个 ,U型玻璃管 5mm× 70mm两根 ,直玻管 5mm× …  相似文献   

3.
利用NO在常温下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2极易溶于水这个原理,设计出装置并通过20组数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的改进方法,完全可代替红磷燃烧测定空气含氧量的装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对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作了如下描述: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成功率非常低,笔者对此实验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作一些探索。(1)对实验条件的理论分析该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①铝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箔与氧气的接触使反应难以进行;②教师没有掌握好铝箔的厚度,过厚的铝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质铝与氧气的接触;③铝箔燃烧实验对氧气浓度的要求较高,在引燃铝箔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 ,如果实验室内没有适用的钟罩 ,或市场上又无供应 ,我们可以用如下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制作材料 :广口瓶 大烧杯 单侧有孔橡皮塞 燃烧匙  90°玻璃管 软胶管 直玻璃管 弹簧夹 橡皮筋 5条等制作方法 :(1)在广口瓶内装入少量水 (最好是红色水 ) ,把剩余的容积用 5条橡皮筋均分成五等分。(2 )瓶口配一带有燃烧匙和 90°玻璃导管的橡皮塞。(3 )将 90°导管的另一端用软胶管与另一直玻璃管连接 ,并夹上弹簧夹。(4 )烧杯内装入水 (最好是红色水 )。(5 )如图 1连接装置。图 1实验方法及原理 :(1)在酒精灯上点…  相似文献   

6.
(1)制作方法(如图1)图1①将1.2L饮料瓶从中间割开,保留下部分。②用烧热的玻璃管在靠近瓶底的侧面烫一小孔,插入玻璃弯管并用橡皮圈固定。(2)操作步骤及现象①通入干燥的氧气约10s。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三化学课中都谈到空气中含有1/5氧气。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老师都想办法做了验证性实验。大部分老师都是采用“燃烧除氧法”来验证,即通过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以除去其中氧气,利用负压把水压进密闭容器,然后测定水的体积是否占容器体积的1/5。这一类方法有一定的缺点,往往造成结果与事实不符的现象。下面分析其原因,并介绍两种方法供同行参考。 首先,我认为这种燃烧除氧验证法(以蜡烛燃烧为例)从原理上严格讲有有些欠  相似文献   

8.
一、原理 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不加热便可迅速地分解放出氧气。我采用多孔的块状煤渣为载体,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银作催化剂,煤渣及所载催化剂不溶于水,故可以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取氧气。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材在讲授氨气的性质时指出:"在通常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不发生反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O,并放出热量。"但也有很多教辅书的习题中出现了"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且生成N2和H2O"。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让实验事实说话,笔者通过研究,创新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能非常方便地演示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而且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1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前躯体煅烧法制备了无机微/纳米材料Cr2O3.利用有机碱的缓慢水解,用无机盐铬源,在水和乙醇或者其他混合溶剂中进行水热反应,首先制得前躯体Cr(OH)3,然后通过煅烧得到Cr2O3微/纳米粒子.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影响前躯体和最终产物尺寸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所使用的有机碱(沉淀剂)的种类.对前躯体采用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进行了表征,对产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分析了水在铜(100)面的吸附结构及其解离反应过程,对比不同的吸附位,水在顶位稳定,羟基和氧原子在空位稳定;各吸附微粒主要通过P轨道和表面铜原子的d轨道作用,吸附作用在第一层最明显,吸附是局域的.此外,对比了水在铜洁净表面和氧覆盖表面不同解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吸附氧促使水的解离,吸附能垒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Fe2O3、Nb2O5和C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成份配比及加热工艺固相合成了铌酸铁(Fe Nb2O6)。结合XRD分析,结果表明:升温至1300℃、保温180min,Fe2O3和Nb2O5反应生成了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的两种Fe Nb2O6;同种条件下,Fe2O3、Nb2O5和C反应生成了一种晶体结构的Fe Nb2O6。  相似文献   

14.
利用简单的手性有机配体L-酒石酸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类似DNA螺旋构型的左、右旋的一维链状聚合物:{A[Mo2VIO4LnIII(H2O)6(C4H2O6)2]·4H2O}n (Ln = Sm, Eu, Gd, Ho, Yb, Y; C4H2O6 = L- 或 D-酒石酸; A = NH4 或 H3O)。通过水热法,巧妙地把传统的钼氧单核{MoO4}、双核{Mo2O7}以及{Mo8O26}等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单元交错地连接成零、一、二、三维的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可以容纳客体小分子的隧道或空穴,如 [Cu(4,4’-bpy)]2MoO4·2H2O,[Cu(4,4’-bpy)]2Mo2O7,[Cu(4,4’-bpy)(Hnic)(H2O)]2Mo8O26等。首次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含稀土的杂多酸类化合物,[Gd(H2O)3]3[GdMo12O42]·3H2O。该化合物是由Silverton-型的 [GdMo12O42]9- 阴离子和配位的Gd3+ 阳离子组成的。在[GdMo12O42]9- 离子中首次把顺磁性的钆(III)离子引入到该构型的中心,并且通过九配位的钆(III)离子把它们连接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三维网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获得为今后合成类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水热法合成出的化合物,[Cu2(C8H6N2)2(C7H6N2)]2[Mo8O26] 中,首次捕捉到喹喔啉的氧化产物苯并咪唑,证明了在水热条件下含氮的芳香杂环类的有机配体可以被二价铜氧化,其氧化产物进而作为配体直接与铜原子配位,最终形成新颖的上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在海水入侵勘查、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海水入侵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滨海地区特殊的沉积环境及大气降水是影响海水入侵的主要因素,农业灌溉、晒盐及鱼塘养殖是加剧滨海蹦区海水入侵的动力。2.海水入侵程度与地下水位呈异性变化规律;枯水期,海水入侵程度加剧,丰水期,满水入侵程度减缓;随着时间发展,海水入侵整体趋势呈现减缓趋势。3.区域内海水入侵具有一定规律,距离海岸越近的地区,受海水入侵越严重;成陆时间越早,受海水入侵影响越轻。4.地下水质类型由靠近海的CI型经Cl-HCO3型或HCO3-Cl型再到HCO3型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400K温度下,通过溶剂热合成方法,以Mn(CH3COO)2·4H2O,Ge粉,S粉为原料,按化学反应计量比混合,乙二胺和水为溶剂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硫属化合物[Mn(en)3][Ge2S6]·H2O.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此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该化合物包含四面体结构的[Ge2S6]4-阴离子和过渡金属配合物阳离子[Mn(en)3]2+和一分子H2O.这三种结构单元通过氢键相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地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研究其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对羟自由基清除和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地果的黄酮含量为0.004 mg/ml,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较强,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90.24%,对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为50%.  相似文献   

18.
抚仙湖垂向水质状况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抚仙湖设置3个监测点,从表层开始沿垂直方向每隔5m采取一个水样,对垂向水质进行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2 688个.结果表明抚仙湖0~30m的水层段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因子是TN和非离子氨;30~80m为Ⅱ类,污染因子是TN、TP、非离子氨和溶解氧;30~130m为Ⅲ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130m以下为Ⅳ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垂向的溶解氧、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总量与水温呈极好的正相关性.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50m以下的容解氧含量明显降低;表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了5倍,种类由15种减少到11种;除在0~30m水层的氨氮含量增加较多外,其他各种形态的氮、磷含量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氮是抚仙湖水质污染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钛酸锶钡(BSTO)与质量分数为55%的MgO混合的基础上,进行了Al2O3掺杂的系统研究.随Al2O3掺入量的增加,BSTO/MgO材料的介电常数减小明显,损耗先减少后增多,调谐性先增大后减小,但过量的Al2O3掺杂使得材料的调谐性降低.当Al2O3掺杂量为mol(Al2O3)=0.5%时,介电损耗达到最小,为2.0×10-3(10KHz),介电常数调谐性达14.1%(4kV/mm).利用电介质理论分析了Al2O3对BST/MgO材料介电性质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化学多元醇法合成Gd2O3:Tb^3+纳米粒子,通过对NaOH的加入速率的控制,能将纳米粒子的直径从1-2nm能增大到4nm。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对Gd2O3:Tb^3+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发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分多次加入NaOH比一次性加入NaOH能获得更大尺寸的Gd2O3:Tb^3+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