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给大班讲故事《七色花》时,孩子们听入了迷。“七色花”,是故事中一朵神奇的小花,只要你想做什么,就摘下一片花瓣把它扔出去,然后对它说出你的心愿,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 课堂上,看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真想把故事一直讲下去,可是,故事终究还是讲完了。 “老师,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那该多好啊!”“老师,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我就可以用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看到孩子们仍然沉浸在美好的神话故事中,我灵机一动,将故事延伸为讨论课——“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这一来,孩子们可高兴了,吱吱喳喳地说自  相似文献   

2.
我种七色花     
“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小朋友们听完《七色花》这个神奇的故事,叽叽喳喳地闹开了:“我要是有一朵七色花,我就会把幼儿园变得像公园一样美丽。”“我要是有一朵七色花,就会把摔倒受伤了的小朋友一下变好。”“我要是有一朵七色花,我就要把妈妈编织的毛衣一下织出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首段中有两个病句:一句是“插画中画着一位年老背曲拿烟管带眼镜拖辫子的老先生坐在那里听学生背书,立在这先生前面背书的,也是一位拖着长辫的小后生”;另一句是“不晓为什么原因,这一课的故事,对我印象特别的深”。第一句中的“带”,今天应写作“戴”,这是用字的时代差距所致。这句的毛病出在“也”字上。句中的副词“也”表示强调。揣摩全句语意,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强调的决非“是一位”,而是“小后生”与“老先生”的唯一相似点——“拖着长辫”。因而,原句中的“也”字放错了位置,它不该放在“是一位”的前面,而应该后移至强调点(“拖着长辫”)的前面,即把“也是一位拖着长  相似文献   

4.
一朵玫瑰花     
记得有个Flash动画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很感人的故事。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边哭,于是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真的要送我回家吗?”“当然啊!”“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  相似文献   

5.
我们班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听说训练实验,实验的时间虽然不长,我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有了一定的听的能力,说话也初步规范化了。如教《小玲玲当检查员》,学生听我讲一遍故事后,就能准确完整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经过训练,学生不但能认真听老师讲话,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如有—位同学说到自己的手绢上有两支大红花,有的同学马上就指出,花不能说“支”,应该说“朵”我让同学们互相纠正语病,同学们感到很新鲜,学习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6.
北京有个故事爷爷孙敬修,锦州有个故事奶奶蔡蓁。孙敬修是我国著名儿童故事专家,蔡蓁从青年时代起就爱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孙敬修讲的《爱护小树》的故事,绘声绘色,使她至今难忘。在孙老师的影响下,后来蔡蓁也走上了为孩子们讲故事的漫漫之路。蔡蓁深有所感地说:“我要向孙敬修老先生学习,保持一颗童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奉献余热。”  相似文献   

7.
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小旭就跑过来说:“老师,小伟送礼给我!”“送礼?”我一愣,“送什么礼?”旁边的同学一听,偷偷地笑起来。我马上领会过来,不由得也笑了起来。原来,我针对班上一些同学说脏话骂人的现象,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跑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去诉苦,说有个人经  相似文献   

8.
<正>(1)有的人一辈子忙忙碌碌,说起来也没几件值得一听的故事;有的人深居简出,却充满传奇。启功先生是后一种。(2)我在北师大读书时,见过老先生两次。一次是给我们上课,他颤颤巍巍的,坚持站在讲台前。我们在下面喊:“您坐下讲!”他带着那种有点儿“坏”的笑说:“我来上课,是胡说,不敢坐着讲——坐下就讲不出话来了。”然后他又解释:“我是满人,又称胡人,所以,我说的话就是胡说!”大家哄堂大笑。下了课,我问老先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千零一夜》(一)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眼镜叔叔说,“那里有古老的民族和古老的文化。比如说,阿拉伯世界,那是个很神秘的地方。他们尽管没有创作出像荷马史诗那样恢宏的史诗,却有着非常神奇的、充满想像力的故事。这里我要讲的就是《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是根据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形成的,也叫《天方夜谭》。过去我们管阿拉伯叫“天方之国”,因此天方就代表阿拉伯,夜谭的意思是夜晚讲的故事。故事谁都爱听,可是你们听说过没有?故事还可以拯救人们的生命。不信?那就坐下来听我慢慢讲吧。古时候———大人们一讲故事…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一个校园的花房里,日开了一朵最大的玫瑰,一个4岁的小女孩却把它摘了下来。一个教育家路过,他亲切地问她:“你摘这朵花给谁?”小女孩红着脸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玫瑰,她有点不信,我摘下给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回答,教育家的心颤动了。他又摘下两朵花,对孩子说:“一朵给你,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一朵给你妈妈,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这是课文《难忘师恩》里的一段故事。文中的田老师为了教学国语,每一课都精心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我”从此对文学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特别爱听故事,整天缠着爸爸给我讲。那时家里有许多连环画,尽管我连“反”“正”二字都分不清,可我硬是结合画面,将故事囫囵吞枣地吃进肚里,又添油加醋地编上一些细节讲给表弟听。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等书籍都成了我生活中亲密无间的伙伴。在那里,我认识了包蕾、安徒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下那朵玫瑰,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你摘这朵花是想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么一朵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  相似文献   

14.
张海 《文教资料》2005,(19):34-36
在泰兴建筑工程学校小会议室,听女教师王燕讲述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就如同聆听小河流水,那样平平常常,波澜不惊。末了,这位姓名、长相都平平常常的女教师怀着歉意地说:“实在不值得一提,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罢了。”的确,她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地方,也难以“催人泪下”,然而,却达到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她是满天繁星中的一颗,但是她很亮;她是漫坡花儿中的一朵,只是她开得很美。她的故事诠释着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从苦中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贴着一朵小黄花,每当我看到它时,心里总充满了惭愧。那是在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会上填写评价手册时发生的一件事。班会开始了,同学们像前几次评价时一样,先对老师进行评价。一位同学说:“您上课特别亲切,也很幽默,我喜欢听您的课。您应该得一朵小红花。”另一同学说。“您对我们挺有耐心的,上次我做错了题,您给我讲了好几遍,直到我听明白为止,还夸我有进步。我觉得您应该得小红花。”一位同学紧接着说:“谢谢老师,上次我磕破了头,是您带我去医院,您应该得一朵小红花。”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热烈地评价着。其实这都是老…  相似文献   

16.
在一所山村小学,有一个班的学生,后来全都考上了大学。这班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调走了,而一时没有新老师来。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去代课--他是因政治原因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那时纯朴的人们都知道,当时所谓的“坏人”,都是有学问的好人。村里就让老先生代了那个班的课。那班学生已有两个多月没有老师约束了,放任得像山林野生的小动物,无法安静地坐下来,老是乱轰轰的。老先生就给学生讲故事,学生也只有在他讲故事时才能安静下来。老先生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他把课本知识融在故事里,不知不觉中教给学生。往往一个故事听完了,知…  相似文献   

17.
人间有着种种的故事,我曾听别人讲过半朵玫瑰花的故事。凡是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出三个字:真感人!在某大学门口有个卖花的妇女,每天都准时地出现,身边还跟了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寒假刚过,就是“情人节”,外面冷得能冻掉鼻子。那妇女推了一车的玫瑰花来卖,小女孩也跟来了,手里还拿了一朵玫瑰花。她骄傲地告诉别人,这朵花她要送人。旁观者听了,都觉得好笑。校园里有许多学生都跑出来买花,不一会儿,一车子的花就卖完了。卖花的妇女正要收拾回家,远远地跑过来一对情侣,看到空空的车子失望极了。那个妙龄女郎看见了车后小女孩手里的那枝玫瑰,…  相似文献   

18.
真诚是金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有一对老年夫妇走进一家旅馆要求订房。“很抱歉”,柜台里年轻的乔治·伯特说,“我们这里已经被会议的团体包下了”。看到老人们一脸遗憾,伯特忙说:“先生太太,如果你们不嫌弃,可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那里虽不是豪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要加班。”第二天一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伯特婉言谢绝了:“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的。”老先生感动地说:“像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几年后,伯特突然收到一封邀请他去曼哈顿的信。原来,那位老先生在那里专门为他建了一座旅馆,伯特就成了旅…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又安排了一个听故事的“我”,更为奇妙的是,作者还让讲故事的“我”与听故事的“我”直接交谈。不仅对故事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在结构上,运用“一讲一听”的形式,更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20.
彩虹色的花     
《新作文》2014,(9):6-7
<正>开心讲故事,快乐听故事。今天讲的是一朵花的故事,是关于爱和分享的故事。一起来听吧!01.太阳升起来,把原野照得亮亮的。昨天还是一片积雪的原野上,竟然开出一朵彩虹色的花!她想跟每个人分享她的快乐。02.过了几天,一只小蚂蚁从花儿的身边走过。它说:"我现在要去奶奶家。可是,雪融化了,原野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水洼。我怎么才能过去呢?""是这样啊。那你爬上来,摘一片花瓣试试看,说不定能用得上呢。"彩虹色的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