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这一节的教材中,要求学生对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一个定性的认识,书中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述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就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述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大,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也就越小.但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实验却较少,仅有两个实验,一个是对比电感对交直流电流的不同阻碍作用,一个是对比电容对交直流电流的不同阻碍作用.教材中和上面的表述相对应的实验却没有.  相似文献   

2.
“情境—问题”教学是目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创新物理实验、问题拓展延伸,将问题意识植根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电容器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三节,分别让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流经电阻、电容器、和电感,分别体现了电容器的隔直流通交流特点与电感的通直流阻交流特点,本教具效果好,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平行板电容器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的电学元件,它内部的电场是匀强电场,它能储存电荷和电能,它能通交阻直等一些独特性能,使力学、电磁学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在电容器问题上进行结合;另外,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它能很好的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电容问题系统的归类分析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电容器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当中.解答这类问题需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周密的分析,才能予以正确解答,因此,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本文对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以期突破这个难点.一、有关电容器的动态变化问题电容器和电源连接如图1所示,改变板间距离、改变正对面积或改变板间电解质材料,都会改变其电容,从而可能引起电容器两板间电场的变化.在处理电容器的动态变化问题时一定要分清两种常见的变化(1)电键K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恒定,这…  相似文献   

6.
2012年各省市中考化学命题将更加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设置情境来体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试题的情境仍是同学们常接触的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选取这些素材作为试题背景的目的在于考查同学们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整理、运用处理  相似文献   

7.
物理观念和思维用于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增强实践意识,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创设情境挖掘电容器的功能和结构特征,引领学生从直观的物理事实到形象的物理情境,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形成科学认知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中己经创设了一定数量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是编制人员的智慧结晶.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认真阅读教学参考用书,研究这些情境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尽量将这些情境的教学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具体情况创设更为适合学生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取得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感线圈和电容器是交流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在交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以外,还有电感和电容.在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这节教学内容中,笔者所在市第五中学物理教研组设计并组装了这套感抗、容抗的探究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根 《物理教师》2005,26(2):20-20,22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八章交变电流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中,关于电感、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课本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以说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和“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但对于感抗与自感系数、交流电频率的关系以及容抗与电容、频率的关系,教材中没有相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任萍 《物理教学探讨》2007,22(10):54-55
1 原电阻、电感、电容串联谐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电路利用QS18A万能电桥测得线圈的直流电阻R。为33.7欧,电感L为10.34毫亨,测得电容器电容C为0.0336微法,  相似文献   

12.
许林民 《考试周刊》2013,(83):134-135
平行板电容器作为学生在解决电场问题的一个实物载体,其出题范围广泛.本文主要就变化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量、电势、场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等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将问题情境引入职高数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剖析了问题情境的两层含义,接着具体阐释了如何将问题情境引入职高数学课堂.即: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趣味幽默创设问题情境、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试误创设问题情境.最后指出了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工作实际出发,从电力电容器的保护、维护运行以及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故障处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电力电容器的使用和保养,对于提高电力电容器的利用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讨论两个电容器并联时的能量损失,证明能量损失仅与两电容器充电电压及电容量有关,与联接导线的电阻、电感无关。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本身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任萍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19):54-55
1 原电阻、电感、电容串联谐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电路 利用QS18A万能电桥测得线圈的直流电阻R0为33.7欧,电感L为10.34毫亨,测得电容器电容C为0.0336微法,电阻R为180欧.由于R0较大,在实验中不能忽略.实验中,改变XFS-8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时,须保持其输出电压(a、b间电压)为2伏,所以实验中研究的电路由R0、R、L、C串联组成,将R0和R视为一个电阻.  相似文献   

18.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其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十分重要而相当广泛的用途.长期以来,电容器被广泛地运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在实际运用中,电容器的诸多基本特性常常会对其在电路中的实际效果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探讨对电容器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制感抗容抗演示仪,利用这一仪器进行电感器和电阻器对比实验得到电感器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器和电阻器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该仪器还可以通过插入硅钢棒来改变电感器的电感系数,得到感抗和电感系数的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