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3月22日,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会,纪念“我国新闻界的开山祖,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徐宝璜先生诞辰100周年及其所著《新闻学》一书再版发行。 徐宝璜先生(1894—1930)字伯轩,江西九江人。191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政读经济学、新闻学专业。1916年学成归国,先任北京《晨报》编辑,继返北京大学任教授兼校长办公室秘书,开设新闻学课程,参与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创我国新闻学正规教育的先河。他所著《新闻学》一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专著,被称为我国新闻界的“破天荒之作。” 新闻界领导、新闻界老前辈以及新闻史学界、新闻教育界、新闻学术界龚心瀚、吴冷西、钟沛璋、唐非、扬子才、姚云、邓季惺、温济泽、张映吾、方汉奇、文有仁、甘惜分、何梓华、赵玉明等40多人出席了纪念会,徐宝璜先生的儿子徐友陶、徐厚舜分别从台湾、南京专程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介绍了徐宝璜先生的生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唐非在讲话中号召大家学习徐宝璜先生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优良传统,在实行改革开放、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发扬敬业精神,为新闻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中宣部新闻  相似文献   

2.
析徐宝璜发表于《北京大学月刊》的三篇新闻学佚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五四前后一段时间,徐宝璜在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方面为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极端重要的开创性贡献,被后人誉为“中国新闻教育之创始者”、“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1]由于他的学术努力,处于萌芽时代的中国新闻学得以在他执教的北京大学的学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记载和资料的局限性,后人对徐宝璜在北京  相似文献   

3.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经过90余年的发展,中国新闻学从破土萌发的幼嫩小苗茁壮成长为学术园地的参天大树,屹立于19个一级学科之林.在新闻学发展形势喜人的当下,愈发激起了我们对中国新闻学创业先辈的怀念.2010年,是中国新闻学开山鼻祖徐宝璜先生逝世80周年.笔者根据最近发掘的<北京大学日刊>等书报新史料,力求还原当时北京大学和全国新闻界对徐宝璜先生逝世的悼念活动,缅怀和追忆一代新闻大师徐宝璜先生.  相似文献   

4.
徐宝璜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1918年10月,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为政治学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30年在北大的一次课堂上“猝患晕厥”逝世,年仅37岁。他写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 徐宝璜的新闻伦理思想是他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在《新闻学》一书和后期的新闻学论文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在我国新闻史上,他是最早较为全面论述新闻道德的新闻理论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开山祖”徐宝璜老先生在其《新闻学》一书中就新闻社、新闻纸的商品性论述说:“新闻社者,一制造厂也。国人亦称之曰报馆,或日报社。其原料固多,为墨、纸与新闻。其产品即每日所发刊之新闻纸。”在这里,徐宝璜认为报纸(新闻纸)具有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7.
谈及新闻学杂志的发肇,不少著作均认定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创办的《新闻周刊》。该会1918年10月14日成立,确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但它创办的《新闻周刊》,尚无充足理由断定它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创刊的次日,《北京大学日刊》一版曾发消息介绍这份刊物,认为它是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要对每周新闻作系统记载并作公正评论,每份售价仅两枚铜元。同期三版,“日刊”刊载徐宝璜教授为《新闻周刊》所撰的发刊词。他说,出版《新闻周刊》的目的,是为了让会员于研究新闻学理之…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者自己写的新闻学著作,要数徐宝璜的《新闻学纲要》为最早。这部书写于一九一八年。一九一八年,由校长蔡元培创议,北京大学设立了新闻学研究会,请徐宝璜主持其事。徐宝璜当时任北大文科教授,兼任校长室秘书。他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1999年7月12日刊发一则消息:《徐宝璜纪念碑在庐山区落成》。在湮没了半个多世纪后,一代新闻大师徐宝璜的名字重新被人提起,其功绩引起社会重视,其墓冢也被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徐宝璜墓前设立纪念碑,会长、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亲自撰写碑文,以纪念这位博学多才、英年早逝的新闻界前辈。 徐宝璜,字伯轩,江西省九江市人。1894年生于一书香之家,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喜好舞文弄墨。少时才华横溢,天赋极高。后考入北京大学,在校读书期间,他勤奋好学,深研苦  相似文献   

10.
近来,江西九江县档案局因征集九江名人档案史料,在九江市庐山区虞家河乡鲁板村发现了我国新闻学开山祖徐宝璜先生墓。此墓位于著名旅游胜地庐山北麓,徐先生与其夫人合葬。 徐宝璜(1894——1930),江西九江县人。曾留学美国攻读经济、新闻学。回国后曾任北京《晨报》编辑,国民大学、盐务学校、京华美术学校等校校长。1918年在北京大学创办新闻系和新闻学研究会,所著《新闻学》1919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实践和理论摆脱了“革”中“假大空”和“语录新闻学”的最初时期,对陆定一同志在四十年代《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重温,使得该对新闻的描述在八十年代初期重新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相当权威的定义,新闻界在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点上重新达成了共识。陆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对新闻本体进行理论思维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张鸿腾 《今传媒》2020,28(1):34-35
徐宝璜的《新闻学纲要》在1919年发表时,可称为我国新闻教育领域初步形成时所泛起的一片涟漪,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国新闻教育逐渐发端并走向成型。笔者认为,徐宝璜的新闻价值观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教育中仍然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徐宝璜对于新闻的超前理解,让我们有必要重访这位学者的关键著作,从中指引当前新闻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宝璜被称为新闻学的"开山祖",本文通过对徐宝璜的代表作《新闻学》及其新闻理念、舆论观以及其他重要新闻思想的阐述,着重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分析其对现实的关照意义。围绕对徐宝璜新闻思想从更深刻层面和较新颖角度的分析研究,力图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它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前开始酝酿、筹备,同年十月十四日正式成立,一九二○年十二月以后(有文字可考的)停止活动,前后虽只两年多一点时间,但由于它的民主的、进步的宗旨和章程,以及它的一些重要成员的进步活动,使它成为五四时期有名气、有影响的社团之一。当时颇负盛望的进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当时反封建军阀的英勇战士、我国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和《京报》的创办人、“名满京华”的进步新闻工作者邵飘萍(振青)以及北大教授、另一个新闻工作者徐宝璜  相似文献   

15.
晏燕 《新闻传播》2010,(4):23-24
徐宝璜先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新闻事业,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思想,不仅对当时新闻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事业也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徐宝璜先生的《新闻学》著作为例,通过分析他的一些新闻学术思想,并结合目前我国新闻界的状况,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学家和新闻教育家,徐宝璜的新闻实践仅仅是在北京<晨报>做过短期的编辑,但他却在新闻学领域开创了无人能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这些奠定了徐宝璜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也因此被誉为"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是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从事研究的开端。戈公振则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之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虽然,在这之前,全国报界俱进会曾于一九一二年在上海举行过特别大会,通过举办“报业学堂”的提案;之后,在一九二○年,全国报界联合会也草拟过“新闻大学组织大纲”,但借于这两个组织本身不久便散伙,因  相似文献   

18.
比之欧美,我国的新闻教育起步较晚,至今也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新闻学登上我国大学的讲坛。我国新闻教育之始,起于北京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便开设了新闻学课程,由当时《晨报》的主笔徐宝璜讲授。后来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北大还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新闻系,从此,新闻教育在我国逐步走上正规。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也正式设立报学系。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新闻教育的危机与转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教授为北大文科学生讲授《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8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新闻教育受美国模式影响,建国后则照搬苏联模式,其间虽有几次变革,但因主客观种种因素束缚,始终未形成质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至1920年12月停止活动;在此期间,训练了两批学生,共约70人,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他们所创办的《新闻周刊》也是我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第一个刊物。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评价说:“国立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是为报业教育之发端”;“曾发行《新闻周刊》,对于一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