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通过文献总结、案例归纳以及理论建构,分析生态补偿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尝试建立生态补偿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项目实施导致了森林、草地等覆被变化和土地景观格局、利用效率变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产权、合同及参与者意愿,技术、监管与策略,生态补偿与文化和信任的适应性等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普遍性因素。围绕土地利益格局这一核心,构建了基于净收益、持续性和配合度的生态补偿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框架,提出土地利用者基于净收益水平,从持续性和配合度两个方面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生态补偿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经验证据和理论机制,为改进和创新生态补偿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湿地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四湖湿地为研究区,选取1980-2012年间的5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RS、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Markov)分析研究区1980-2012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情况,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①1980-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得出:1980-2012年南四湖地区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缓慢,其中1990-2000年南四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变化速率最快为1.84%;南四湖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最快的是滩涂沼泽和未利用地;②1980-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格局结构变化特点是:其他农用地增加幅度为223.65%,主要是由于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较大,主要受城市化的影响;其他用地面积减少,转化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③1980-2012年南四湖湿地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不断减少,负向贡献率大于正向贡献率,滩涂沼泽和水域面积减少是引起南四湖湿地地区生态价值减少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景观格局指数与GIS方法,记录了大南坂农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42a期间的变化,并赋予其时空分布的内涵。研究结果除了定量反映景观类型和景观类型格局的变化外,还跟踪了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之间的联系。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生态设计与土地可持续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4.
刘丹  李琳娜 《资源科学》2021,43(6):1208-122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北方边境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机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样带研究方法,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北方边境样带以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生态保育用地为主,占比超过90%,2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变化较小。②研究期间,北方边境样带以城乡建设用地、粮食保障用地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退化为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粮食保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在2010年后显著加快,土地扩张模式逐渐由林草地开垦转向未利用地开发。③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北方边境地区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生态保育用地则受自然、气候、区位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在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主动式扩张过程中呈现被动减少趋势。同时,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也是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作用于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的保护恢复。总体而言,北方边境样带的生态保育用地虽然在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下退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草地资源持续减少、水域面积缩减和未利用地不断开发等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仍然存在,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下降了1/3强; 生态过程维持功能被超强度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功能发生恶性退化;其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健康保障与人工化土地生产功能提高幅度最为显著,均实现3倍增长。期间总功能的实现率提高了1倍,达到0.37,其中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实现率已经达到0.83,但各环境功能实现率尚处于负值状态。建议在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理解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rkov转化过程组成的随机模型因其能用少量的数据而实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是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合适的一个选择。本文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随机变化模型,以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贵州省石阡县为例,应用1988年、2001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模拟其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文章采用选取样点方式,计算包含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影响因子(如海拔、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等)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再运用该矩阵,以1988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模拟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2001年实际土地利用比较,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模拟了在未来3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现状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发展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该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政策分析,也为摆脱土地利用变化复杂系统,仅利用少量数据就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河源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保护优先的践行区。本文梳理了近40年来对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和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草地面积占绝对优势。2000年是土地利用及其效应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之前,草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用地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土壤侵蚀等效应加剧。2000年之后,生态用地增加,植被指数增加,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碳汇功能增强。②生态工程实施和气候变化使该区域土地利用及其效应极具复杂性。整体上土地退化面积有所减少,程度趋缓,草畜基本实现平衡。东部河湟谷地耕地面积减少,集约度提高,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但局部恶化的态势依旧严峻,土壤侵蚀尤其高寒地带的冻融侵蚀加剧。建议应加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育区溢出价值与自然资产的评估研究,为黄河流域河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以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由于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因此项目提供的生态服务通常和政策周期同步,持续性较差。本文以改善该类生态补偿项目生态服务的持续性为目标,以粮豆轮作补贴这一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为例,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二元Probit模型、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粮豆轮作决策的影响,探索实现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项目多中心治理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①亲缘社会网络显著促进农户进行粮豆轮作,而友缘社会网络对农户粮豆轮作决策的影响不显著;②亲缘社会网络有助于农户将粮豆轮作意愿转化为具体行为。结合以上两点推断:亲缘社会网络可以成为政府补偿之外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户进行粮豆轮作。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项目采取政府补偿+自主治理(社会网络)这一多中心治理模式。这对于提高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正在实施的轮作补贴项目生态服务的持续性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此后出台的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政策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致区域生态过程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7年~2007年鄱阳湖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三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受偿意愿与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围绕生态环境保育政策的实施,对1997年~2000年,2000年~2005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改变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功能产生影响,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不仅从宏观上影响鄱阳湖区的产业结构,而且从微观上影响鄱阳湖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证实了生态补偿是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农民经济可持续性保障的重要政策选择.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界定出核心利益相关者、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其次,分析"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分担率,选取鄱阳湖区其中3个县作为典型区域,调查农户对土地利用变化后经济损失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每户农民的受偿意愿在(13762~15525)元/hm2之间,整个鄱阳湖区域农民受偿意愿在(57.0~64.5)×108元之间;3个行政区(南昌、九江和上饶)的生态补偿分担率依次为73.0%、17.3%、9.7%.此项研究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为同类型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景观格局指数与GIS方法,记录了大南坂农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42a期间的变化,并赋予其时空分布的内涵。研究结果除了定量反映景观类型和景观类型格局的变化外,还跟踪了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之间的联系。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生态设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常见方式。研究农地旅游流转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完善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框架与表现形式,分析农地旅游流转中土地利用冲突的驱动机制,是保持土地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农地旅游化流转的方式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总结,运用扎根理论从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的角度,完善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框架和表现形式,构建农地旅游化流转中土地利用冲突的驱动机制,并提出农地旅游化流转中土地冲突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杨强  王涛  陈海 《资源科学》2013,35(5):935-942
农户是农业用地的直接支配者,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决策直接影响农业景观格局.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可为指导农业用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在地块尺度上,通过构建相似度框架,定量分析相邻关系、血缘关系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将地块种植作物视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阐明微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相邻关系(居住位置相邻)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具有微弱关系,不存在农户决策相似性随距离衰减的情况;②血缘关系中以兄弟关系数量最多,68.92%的兄弟关系中农户决策倾向于相似和偏相似,兄弟关系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③农户社会经济条件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关系密切,表现为随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度的增加,农户决策相似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特征.以2008年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北方草地典型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5年-2000年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考察了气候、地形、区位和人类活动等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1995年-2000年,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面积为59130km~2,占全盟面积的30%,包括70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将占锡林郭勒盟面积1%以上的15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纳入CCA分析)。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其中,高覆盖度草地转出最多,主要流向中、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出次之,主要流向高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草地覆盖度提高的区域占土地利用变化面积的21%,草地退化与改善并存,但以退化草地面积净增为主。CCA第一排序轴与地形起伏度的相关最大,第二轴与海拔高度和坡向转换指数最为密切。前四个排序轴累计可以解释典范效应中的77.8%的信息,CCA分析显示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坡向转换指数(TRASP)、年均降雨量、最近居民点距离等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的关系较为密切,是形成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最大,通过影响草地与人类活动的分布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农牧交错区典型村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乃平  王磊  张庆霞  陈林 《资源科学》2010,32(6):1148-1153
通过小区域、长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将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相结合,以便从微观尺度揭示典型村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土地利用制图与农户调查结合,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探讨马儿庄村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马儿庄村近60年经历了由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到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土地利用的变化;前50年土地利用引起土地逐步退化,后10年土地迅速恢复。在人口增长和政策驱动下前50年耕地不断增加,1998年以来的扬黄水分和养分输入,使耕地面积下降。在利用过度和使用政策不当的作用下,草地在面积减少的同时质量大幅度下降,2003年禁牧之后迅速恢复。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沙地面积增大,21世纪在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政策的驱动下,沙地面积大幅减小。近10年土地恢复是扬黄灌区开发的水肥输入、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政策执行(既有减轻土地压力又有补偿)、生计方式多样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马儿庄土地利用变化仍然经受着气候变化、草地利用压力、水浇地土壤盐分变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区域、长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将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相结合,以便从微观尺度揭示典型村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土地利用制图与农户调查结合,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探讨马儿庄村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马儿庄村近60年经历了由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到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土地利用的变化;前50年土地利用引起土地逐步退化,后10年土地迅速恢复。在人口增长和政策驱动下前50年耕地不断增加,1998年以来的扬黄水分和养分输入,使耕地面积下降。在利用过度和使用政策不当的作用下,草地在面积减少的同时质量大幅度下降,2003年禁牧之后迅速恢复。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沙地面积增大,21世纪在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政策的驱动下,沙地面积大幅减小。近10年土地恢复是扬黄灌区开发的水肥输入、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政策执行(既有减轻土地压力又有补偿)、生计方式多样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马儿庄土地利用变化仍然经受着气候变化、草地利用压力、水浇地土壤盐分变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16.
红水河梯级电站喀斯特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秋燕  胡宝清  曾令锋 《资源科学》2009,31(10):1805-1814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别,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各种地类相互转换复杂,土地退化及各地类转化为水域现象十分明显;③景现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一致;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电建设及脆弱本底环境对库区的累积作用是库区生态环境难以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喀斯特库区土地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喀斯特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将会导致喀斯特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促进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健生  冯喆  黄力  高阳  彭建  黄秀兰 《资源科学》2011,33(9):1699-1707
土地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重要基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土地利用规划在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有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全面考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供需平衡关系,合理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特别是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研究框架,是土地利用研究和规划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阳泉市郊区为例,提出简化的CLUE-S模型研究框架,探讨研究区不同发展路径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优先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效益提高原则依次为发展路径的先后选择顺序。较"生态涵养"及"超速掠夺"路径,"均衡发展"路径安排耕地18131.57hm2,安排建设用地14069.40hm2,可以满足阳泉市郊区在未来15年内粮食自给率上升27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到13%的用地需求,为最适宜发展情景。  相似文献   

18.
唐山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的情景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以唐山海岸带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和2005年TM遥感影像,运用3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提取了精度较高的两期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以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选取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城镇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地下水埋深、土壤类型、成因地貌、工程地质条件9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作为驱动因素,运用CLUE-S模型模拟了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并用2005年的实际解译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正确模拟比例达88.95%,Kappa指数为0.8711.说明CLUE-S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小尺度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模拟了自然增长、土地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4种情景方案下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在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对该区域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1980年以来, 苏锡常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本文利用1980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 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协调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促进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与利益相关者受偿意愿及经济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致区域生态过程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7年~2007年鄱阳湖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三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受偿意愿与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围绕生态环境保育政策的实施,对1997年~2000年,2000年~2005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改变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功能产生影响,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不仅从宏观上影响鄱阳湖区的产业结构,而且从微观上影响鄱阳湖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证实了生态补偿是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农民经济可持续性保障的重要政策选择。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界定出核心利益相关者、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其次,分析“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分担率,选取鄱阳湖区其中3个县作为典型区域,调查农户对土地利用变化后经济损失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每户农民的受偿意愿在(1 3762~1 5525)元/hm2之间,整个鄱阳湖区域农民受偿意愿在(57.0~64.5)×108元之间;3个行政区(南昌、九江和上饶)的生态补偿分担率依次为73.0%、17.3%、9.7%。此项研究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为同类型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