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晔 《江苏教育》2014,(12):64-64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国学热"兴起以来,不少区域要求教师将"国学经典教育"引进课堂、纳入教学安排,要求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因为繁复的常规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往往很难落实国学经典教学任务,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以"读·悟"法为指导,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国学经典教育局面,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一、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古文化常识的了解更显不足,甚至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我们首先在教室、走廊张贴国学经典语录、优秀古诗文等,努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学校宣传栏等活动阵地,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二、以课堂为主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1.重视经典诗文教学。对于课文中的经典诗文教学,学校要求所有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27):33-34
国学经典中包含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思想内涵,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它们,从而使中华文明骨血继续代代流淌下去。语文是传授国学经典的主要科目,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要大力引入国学经典教育,一方面利用国学经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来使之得到传承,再者也可以让学生从国学经典当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既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又实现中职学校发展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价值、现存问题及有效策略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石熠璘 《甘肃教育》2011,(19):36-36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云: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教育根基,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传承文化经典,不仅意味着汲取圣贤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7.
涂皓 《教育》2015,(9):42-43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对于国学课,《纲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由此看来,提升教师队伍和纳入教材体系才让国学进课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是中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大多是借助语文课堂,设计各种各样的国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国学经典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从中...  相似文献   

10.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读国学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在倡导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解读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国学经典,教会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经典背后的思想和哲理,以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精髓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国学教学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国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警惕国学经典教育五种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需警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教育误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存在反中国反历史反教育反课程和反教学的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在中小学以国学的名义进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的教育活动,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来进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即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也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审视国学经典背后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脉络不断创新并丰富内涵。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是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多年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以“国学经典阅读”为体,辅之以书写和表达训练的“一体两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通过搭建大学生“国学经典导读”“书写教育培训”“语言表达教育实训”三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人才培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更好的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渊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经典诵读有利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准.为此,丰台一小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以"诵国学经典,育'六小'公民"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方案,旨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合格的"六小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而且很多学校也积极组织各种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而且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通过把国学经典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语文课程体系封闭、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基础薄弱、技工院校学生文学基础差、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等现状成为了国学融入技工院校的难题和瓶颈。因此,促进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创新和改革,开展提升国学素养的师资培训活动以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认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要想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必不可少的要推行国学文化教育。在技师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大传统经典文化的比重,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对技师学院的国学教育情况进行描述,并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传播国学经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邹凌梅 《现代教学》2014,(12):12-12
毋庸置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命脉。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学校,而课程的设置是突破的关键。当下,中小学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处于模糊不清的探索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浩瀚,在我们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课程内容应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实现有序推进。我们在制订课程内容时应有一个大方向,国学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应融合提炼国学经典中的精华,以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贵州教育》2014,(8):F0002-F0002
为贯彻中央、省委要求,引导青少年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日,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团省委在孔学堂联合举办了“弘扬国学·传诵经典”贵州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朗诵会暨贵州省教育系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呜明宣布活动启动。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动,不少学生淡化、漠视了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注重传统文化教学。一、扩展阅读范围,诵读国学经典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诵读古代国学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营造“一校一品”的格局,黑河市实验小学把“精选国粹特色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确立了“1+X”的特色办学模式,“1”是指开展师生经典诵读和主题阅读特色活动,“X”是指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武术、戏曲、书法、国画、嗣棋等精选国粹特色课程。这一特色项目意在培养小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民族精神。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现已形成诵读活动常规化、阅读活动特色化、特色课程鲜明化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