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旭 《大观周刊》2012,(20):249-250
学习一种语言,交际是目的,语言是方法,文化是背景,我们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更应该了解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际形式。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不同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英语使用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基础。长文从跨文化交际目的出发,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晶晶 《大观周刊》2012,(12):179-179
在外语教学理论的探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关注。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探讨将该理论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相结合的实用价值,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外语交际能力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阐述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提出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俊红 《大观周刊》2012,(35):271-27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跨文化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入手,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国际传播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国际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汉语国际传播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汉语国际传播的成功有赖于教师自身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培养出具备此能力的学生,包括留学生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为此,我们应该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落实到国际汉语师资培养及师资培训之中.  相似文献   

7.
金传梅 《大观周刊》2012,(43):377-377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还需同时同步地传授中西文化知识。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的介绍和语言与文化关系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现代的英语教学除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教学的目的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8.
试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分析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问题,认为翻译是跨文化的活动,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跨语言文化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在功能主义翻译论的观点指导下,《闽文化(》英文版)翻译教学不但要执著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探讨《闽文化》的跨文化层面,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跨文化交流--文化希身份与文化调适”,会会主题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中国文化的变迁”、“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和“传媒与文化研究”。会议对讨论了全球化与多地凶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文化的定型所发生的转变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国际上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与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西方文化全方位地呈现在当代大学生面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开展《跨文化传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可借此开拓素质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朱纪领 《大观周刊》2012,(41):304-304
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跨文化意识缺乏、英语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本文试图从教师、课堂和学生等方面,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大观周刊》2012,(33):247-24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承载文化。”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通俗来说,即在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的西方人打交道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韩乐猛 《大观周刊》2011,(18):22-22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4.
唐艳艳 《大观周刊》2011,(44):152-153
商务英语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涉及到多个教学环节、多种专业知识,其教学方法与艺术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引入课堂。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英语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汉语桥工程"的实施和美国AP中文项目的开考,汉语进入了国际传播时代,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须进行对应性调整,必须培养外汉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海外对汉语教师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可通过大力开掘隐性课程,选派外汉专业学生赴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实习等方式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6.
黄鸿业 《传媒》2018,(2):85-87
在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基础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各类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和交际的重要平台.对此,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要通过培养基于价值观主体间性的媒介话语表达能力,培养创造跨文化公共价值空间的能力,培养感知、判断媒介价值观和伦理的能力等途径,提升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为我国对外传播的软实力筑牢根基.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文化语言交流提供了新机遇,海外国际汉语教师兼有"教师"和"旅居者"两种身份,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双向"桥梁"作用.海外国际汉语教师应对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跨文化行为进行区分,确定沟通、交流的重点,提高教学能力、中华文化阐释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  相似文献   

18.
赵彤 《采.写.编》2016,(1):200-201
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的交往日益扩大.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难免产生误解和冲突,这种误解和冲突的根源就是他们在文化习俗上有着差异性.本文就以影片《推手》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分析李安导演在该影片中所要表达的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以及由于这种观念的不同造成文化上的碰撞和冲突,和造成这种碰撞和冲突的原因.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实质上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跨文化交际由于是不同文化集团及其成员之间的交往,文化差异导致了交际失误的频繁出现。一般来说,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主要有相似性、定型观念和偏见、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自我  相似文献   

20.
余河 《大观周刊》2012,(47):359-359
高专院校的校园实际上是文化校园,英语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英语教学的文化培育路径是:科学把握英语课程教学与"文化校园"的内在关系、注重英语教学中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与能力,建设跨文化交际的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