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学阶段,学生由于受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局限,受解题能力的制约,面对情景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常因思维受阻而陷入困境。这时应引导学生改变思维策略,抓住问题的特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进行情景转换,从而使问题简单化、生动化。  相似文献   

2.
转换思维在高中物理中是常用的一类解题方法,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帮助学生开启物理知识的一扇大门。教学中应用转换思维,可以解决诸多类型的物理问题,实现陌生问题熟悉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实际问题模型化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掌握物理课程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素养。  相似文献   

3.
何先万 《湖南教育》2002,(15):26-26
思维转换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教学中,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转变思维模式。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掘出题目的内涵,引导他们通过联想、追忆以往接触过的模式,研究出不同模式解题的特点,比较其优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表现了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当习惯性思路与解题途径吻合时,它就会起积极作用,促进正迁移产生;另一方面,它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使人们囿于习惯性思维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卷非常注重将情境与知识相联系的考查,为突破思维障碍,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转换物理过程,提升思维深刻性过程转换就是利用某些物理过程在时间或空间基本规律和特点的不变性,通过过程的取代或反演来实现问题解决的一种解题模式.高考物理试题在描述问题情境时,有时不完整,需要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将物理过程进行转换,提升思维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转换思想就是从另一思维角度来解决问题或是将某一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转化、改换为另一易于求解的新问题的一种解题策略.运用转换思想解题,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这也是《数学教学大纲》赋予的任务.本文对数学解题中常见转换思想作一阐述.1数元转换数与元是一对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某些数学问题求解困难处于“疑无路”时,若巧妙地将数与元实施转换,则会很快地“柳暗花明”.例1求出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二次方程ax’+2(Za-l)x+4(。-3)一O至少有一个整数根.(第三届“祖…  相似文献   

6.
学生拿到一个高考题后有时会觉得物理情景模糊不清,解题思路比较混乱,无从下手,但经过老师评讲以后又觉得很简单.怎样寻找思维起点或者叫切入点,唤起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解题能力.希望通过本文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思维转换,可以使陌生问题常规化,从而突破解题难关.  相似文献   

8.
等效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运用等效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到建立物理模型、转换物理过程、转换物理图形、转换物理条件和转换物理作用5个方面.运用等效思维分析和解答有关物理问题,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极为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极为简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等效思维能力,抓住有关等效的特点,掌握它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运用形象思维,立足物理情景转换,突破解题障碍的五种方法:镜像情景转换法、辅助情景转换、法、动静情景转换法、类比情景转换法、概括情景转换法。  相似文献   

10.
解题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思维方法的转换往往能使人茅塞顿开.在化学解题中。通过转换题中的情境,即分析问题的角度、数据、条件等,可以突破思维定势,从而较快找到解题思路或简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往往会导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常说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少做题,却也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是指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验情景、解题思路、学习过程,使人对刺激情景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的反映,它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可加快解题的速度,但有时也有消极作用,它会影响开拓思维,甚至会在解题中出现原则性的错误,现以浮力题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思维,可以把问题的条件合成,从结构的整体去思考;可以把未知当已知,从条件的整体去思考;可以从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整体联系上去思考;避开枝节,对解题过程整体思考;抓住不变的因素,从整体性质思考;改变命题的结构,从整体转换中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林桥 《物理教师》2006,27(10):57-59
1问题的提出我们在进行物理解题时,首先要对习题进行简约化的描述,在心理上对习题的情景和要素进行表征.解题的心理表征通常有抽象表征和形象表征之分.那么,采取何种形式来表征,这不仅与解题者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而且还与解题者的经验、解题策略等因素有关.对习题的情景和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解题中思维角度转换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思维角度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些题目,与我们头脑中形成类型的解题模式不同.这时,我们必须摆脱惯用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的束缚,改变解题的思路方向,寻找新的途径.这种方法上的转变反映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这就是思维转换能力.思维转换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提高了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余锋  梁永光 《中学理科》2006,(10):43-47
在中考解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难题”,此时既不要浅尝辄止,也不要死钻牛角尖.面对困惑不解,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应细致重新审题,从题目对物理情景和过程的陈述、题设的条件、提出的问题中获取更多信息,通过反复分析研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以达到迅速、正确解题目的.要做到运用不同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找准关系,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从几个方面以典型例解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否正确、顺利解答完物理习题?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显得尤为重要.为避免学生“走弯路”,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定势的思维中“走出来”,找到物理解题的关键点,灵活、快速、准确地解答.下面我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使用的转换思维的方法进行例析,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投砾引珠.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逆向思维进行初中物理解题,能够创新物理解题思路与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物理解题水平,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提高.本文对逆向思维的内涵与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降低解题难度、创新解题方法和解决实验问题四个方面探讨逆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学生物理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