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3月,陈露获花样滑冰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国家体委在首都机场为她和她的教练李明珠举行了欢迎会。陈露的脸上漾着如花的笑。而李明珠更是笑得陶醉、迷人,她说:“陈露圆了自己的冠军梦,也圆了我的冠军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奋斗了十多年……”  相似文献   

2.
“刚学溜冰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想过,现在我要做世界冠军。”在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夺得铜牌的陈露说。才15岁的陈露,因父亲陈喜勤是花样滑冰教练,4岁半就开始学溜冰。回首10多年冰上生涯,她并不认为好玩,而是“很累”。陈露说,每天冰上训练3小时,冰场外训练1小时,要学芭蕾舞,现代舞蹈等,还要上学。她认为世界女子花样滑冰冠军山口“很好”,不过“我俩  相似文献   

3.
申雪和赵宏博在2002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冠军,他们成为继1995年陈露夺得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后中国的第2个世锦赛世界冠军。有人称这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赵宏博和  相似文献   

4.
3月11日,英国伯明翰。 19岁的中国姑娘陈露在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以充满东方神韵的完美艺术表现,戴上了女子单人滑世界冠军的“后冠”。花样滑冰自从1892年被列入正式比赛以来,一直被欧美运动员垄断,陈露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花样滑冰界数十年的夙愿和梦想,这是一个历史性胜利! 站在冠军领奖台上,陈露喜极而泣,如同一个受委屈的孩子。郁积了太久的辛酸和苦辣,终于在这一刻痛痛快快的发泄,在胜利面前,她是脆弱的,她的坚强是用来面对失败和伤痛的。  相似文献   

5.
杨华 《新体育》2011,(6):32-34
中国花样滑冰在单人滑历史上只出现过“冰上蝴蝶”陈露一名世界级明星,但华裔选手在花滑界的声誉旱已威名远播,这当然要归功于“花滑女皇”、美国名将关颖珊,关颖珊赢得过5次世锦赛冠军和9次全美冠军,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如今,在男子单人滑赛场,加拿大华裔小将陈伟群横空出世,年仅20岁就荣获了2011年世锦赛冠军。正如美国《花样滑冰》杂志评论的那样,华裔选手似乎天生具有一种诠释华丽的禀赋,将冰上竞技推向了一个艺术审美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花样滑冰80年代走向世界至今多次登上冠军宝座。1985年我国男选手张述宾在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冠军之后,陈露在第17、18届冬奥会上赢得2枚铜牌并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为我国花样滑冰事业开创了里程碑。2002、2003年双人滑选手申雪/赵洪博蝉联了两届世界锦标赛冠军,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又获得一枚铜牌。见  相似文献   

7.
临去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前,袁伟民对陈露说:“你要是拿了块铜牌,那就是突破,要是拿了银牌就是不突破,要是金牌的话,那就要轰动世界了.”陈露没有轰动世界,但仍以她甜甜的“中国娃娃”形象在欧美人苦心经营百余年的花样滑冰长城打开了一个缺口.  相似文献   

8.
资料库     
《新体育》1995,(5)
世界冠军(3月11日至4月10日) 3月11日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英国伯明翰结束。加拿大选手埃·斯托伊科蝉联男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中国选手陈露首次夺得女子单人滑冠军,捷克选手拉·科瓦里科娃和雷·诺沃特尼获得双人滑冠军,俄罗斯选手奥·格里丘科和叶·普拉托夫获得冰上舞蹈冠军。 3月12日 第5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3月10日至12日在  相似文献   

9.
“冠军”这个词,据初步考证,最先出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该文写道,“诸别将皆属宋义,号卿子冠军。”宋义乃楚国名将,因英勇善战,屡挫秦兵,楚王封他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看来是取“勇冠三军”之意。此后,汉代的霍去病也称“冠军侯”。魏晋和唐代,直至清朝,都分别有“冠军将军”、“冠军大将军”、“冠军使”的官衔。  相似文献   

10.
宿命论     
世界杯验证宿命论?2006年体坛最重要的符号莫过于世界杯了,比赛前关于冠军归属的猜测形形色色。并不乏“爱动脑筋者”的一些逻辑性思考,“世界杯冠军三角”的推测将巴西推到了风口浪尖,即使最终的冠军被意大利取而代之,关于意大利夺冠的规律诠释仍显不少——诸如意大利逢死亡之组必有作为、世界杯在欧洲冠军也在欧洲……不绝于耳。的确,关于世界杯的所谓“规律”实在太多了“,宿命”这个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及。北京时间7月5日,在微微放白的晨光中我们送别了2006年世界杯最让人期待的夺冠热门德国队。而这场对意大利队半决赛的失利,延续…  相似文献   

11.
荣誉宝藏     
有关大满贯的定义有若干种,不过在世界杯的年份里,姑且让我们把集联赛冠军、冠军杯冠军以及世界杯冠军于一身的球员称为“大满贯先生”。 1 事实求是地讲,还有什么荣誉比一个“大满贯”更充满诱惑?然而对于太多球员来讲,这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荣誉。它同你个人进多少球没有太大关系, 团队协作精神变得无比重要。在这三项硬件指标中,联赛冠军大概是相对而言最易收获的一项荣誉。不用说五大联赛的豪门球队曾十几二十几次拿到联赛冠军,单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联赛冠军就已经多如牛毛,为此,在讨论这个指标时, 我们完全可以一笔带过——试想,一个连联赛冠军尚无法拿到的球员又有何资格谈什么大满贯殊荣?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是亚洲杯预选赛年,此时展望1997年亚洲杯冠军,说什么好呢? 非说不可,我要说,冠军将是—— 中国! 前年年初,上海《新民体育报》让我写另一命题作文《你心目中的94年世界杯冠军》,我写的是—— 美国队。 因为那毕竟是“心目中的”而非“理智中的”,“理智中的”世界杯佼佼者我在给北京的一  相似文献   

13.
NBA里有一句名言“赢球靠进攻,冠军靠防守”。而且事实也不断证明这个真理。在张伯伦大爷肆虐NBA的数十年岁月里,他仅仅拿到2次总冠军,正是因为他遇到了平生最大劲敌——防守鼻祖——比尔·拉塞尔。看看这位防守大师手上的11枚总冠军戒指,你就能体会到防守才是冠军的王道。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不少打球的人都多少知道魏京生这个名字——他是高尔夫球教练.带出过不少全国冠军;他是“京生教练组”的头儿.不只是教练.还负责管理教练:他是高尔夫球场的“马俊仁”.有一套“神奇的土办法”.不管是谁.跟他学两天上球场成绩提高就很  相似文献   

15.
乱世佳人     
张乐 《新体育》2012,(1):102-103
从2011年的大满贯冠军归属可看出女网的“乱世”——四大满贯诞生四个冠军,除澳网冠军克里斯特尔斯,李娜、科维托娃和斯托瑟都是首次加霓。  相似文献   

16.
迟尚斌是甲A联赛冠军教练,金志扬是足协杯冠军教练,“萧何”、“韩信”成为戚务生打天下的左膀右臂,亚洲各队中规模最大的指挥阵容出台——  相似文献   

17.
WEG Masters季军、ESWC2006中国总决赛季军、世界总决赛季军、PGL职业选手联赛冠军、CEG广州站亚军、IEF2006总决赛冠军、WCG2006世界总决赛冠军、IEST2006世界总决赛亚军、CEG西安站季军——这样的成绩在2006年的世界范围内都已经算是“魔兽第一人”了,论成绩、论人气,这个最佳RTS类选手的奖项不给Sky又能给谁呢?……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体院有一所附属竞技体校.在这所只有200多名学员的不起眼的体校里却有一个国内摔坛闻名遐迩的摔跤班.前不久在浙江萧山结束的亚洲摔跤锦标赛上,有四分之一的中国选手曾在这个班里学习、训练过.在今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的10项冠军中,这个班的学生得半壁江山,占尽风光.其中熊跃辉为上海市取得这个项目的学校金牌.更值一提的是,在我国奥运摔跤史上曾取得奖牌“零的突破”的摔跤名将盛泽田也是出自这里.而他们都有这样一位教练——李福轩.年过五旬的李福轩教练,从事摔跤事业数十年,培养出诸多的全国冠军和亚洲冠军,以及奥运奖牌获得者.谈到教学的经验,李指导只有一个字“严”.这个“严”字,最突出的是在管理上.按李福轩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游击队长”——瓦尔德内尔 35岁,瑞典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人称“游击队长”,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从十几岁开始参加了9届世乒赛,曾获第40、41、42、45届世乒赛团体冠军,第40、44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第11届世界杯男单冠军,第25届奥运会男单冠军,他是世界乒乓球史上获得冠军“大满贯”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第24届男子世界杯赛观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丕仁  袁华 《乒乓世界》2003,(12):56-57
自执行11分赛制后。中国男单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受挫——第22、23届世界杯赛冠军旁落,200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和第47届世乒赛中均与决赛无缘。于是,不少人认为,11分制为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中男单问鼎设了一个“坎”。如果这个“坎”真的存在,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说,马林在这届比赛的出色表现终于拆除了这个“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