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锻炼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对目前AIDS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旨在揭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和改善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48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揭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和体育锻炼后的感觉与心理健康关系明显,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不明显;(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北部地区农村妇女体育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妇女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较低;(2)农村妇女的体育锻炼的群体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体育锻炼的专业指导人士.影响农村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水平、锻炼价值认知等;(2)健康意识、生活习惯、教育程度、锻炼意识;(3)政府主导成分、社团参与成分、宣传力度;(4)余闲时间、农活劳累等.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农村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的投入到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的效益。心理健康是指人能从容地负担起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求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生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     
G806 20015650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综述)=Summary of physical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刊,中,I)/何颖∥山东体育科技.-2001.-23(1).32-33,20参7(XH)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综述//精神卫生G806 20015651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Thinking on our sportsindustrialization(刊,中,A)/宋晓东//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图2参4(TY)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成年  相似文献   

6.
邱艳  贾德田 《体育世界》2013,(11):76-77
随着各种学校新的管理制度的产生使用,虽然在升学率上有所提高,但同时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协调人际关系,增进身心健康,本文阐述了进行体育锻炼对以上各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邱艳  贾德田 《体育世界》2013,(10):53-54
随着各种学校新的管理制度的产生使用,虽然在升学率上有所提高,但同时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协调人际关系,增进身心健康,本文阐述了进行体育锻炼对以上各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强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6):106-1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查阅、分析大量关于自我研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通过调节自我,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一机制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     
G806 970355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刊,中,I]/喻坚//内蒙古体育科技.-1997.-10(2).-1-3(SML)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精神卫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非健康的心理影响体育锻炼.G806 9703553浅谈健身运动中的问题及对策[刊,中,I]/刘东辉,徐荣生,王兰//甘肃体育科技.-1997(2).-42-43(SML)健身//训练法//美学//生理学//分析//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地总结了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疲劳的机理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疲劳的关系及疲劳的判断、消除等.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有关体育锻炼的生理疲劳的研究相当系统、全面;但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的研究相当薄弱、少见;(2)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并非生理疲劳的必然结果,而受个人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3)随着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要,未来有关心理疲劳的研究将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     
G806 20034519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刊,中,I]/徐薇薇(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岗(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3(1).-43-45 参4(XH)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同时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G806 20034520利用计步器评定体育活动最省值的恢复方法的实验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体育提高中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远 《体育科研》2001,22(3):49-53
心理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影响中师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最积极而又最容易调控的因素,它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等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中师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衡量中师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那些?怎样运用体育手段来提高中师生的心理健康等.本文旨在探讨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随机抽查的788名高职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并将心理问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特征与心理健康学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问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时间、选择强度、主观感觉和坚持性等因子的差异是全方位、极为显著的,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动心理学     
G804.8 9704464影响运动队集体效率的心理学因素[刊,中,A]/张迪功//贵州体育科技.-1997(3).-55-57图1(TY)运动队//集体心理亲合//团体动力//心理分析//影响因素 G804.8 9704465关于体育锻炼对情绪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to calmfeelings[刊,中,I]/杨雪芹,邱瑞兰//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6.-15(3/4).-61-63 表2(ZZY)体育锻炼//情绪//稳定性//影响//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心理调节通过对体育专业与普通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的比较研究,详尽阐述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情绪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体育调节社会心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健康 ,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还能调节与促进人的心理活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在美国《1996运动与健康报告》中也看到 :经常性、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压抑与焦虑感、促进和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类研究已成为体育科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有关师范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旨在通过师范院校女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特征的调查 ,分析和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体育锻炼的“健心功能”及通过体育锻炼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评价。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学院 99级女生 186人 ,年龄 18~ 2 3周岁 ,身体健康 ,她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1 2 研究方法1 2 1 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 ,指标有安全感、评价自己的能力、目标、人格的完整、学习、人际关系 ,控制情绪、发挥个性等。运动量测试 :选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调查与评定测试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曦 《体育风尚》2020,(1):234-235
为探讨大学生流畅体验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流畅体验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排球班大学生流畅体验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排球班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级均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流畅体验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对流畅体验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流畅体验影响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为体育锻炼增进心理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LS回归等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问卷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女性、不在婚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作用更大;(2)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3)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4)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1.39%和57.68%。结论:老年人科学、系统化的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端正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对提高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指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微观方面着手予以加强和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开展应对教育;(2)重视和深入开展体育和哲学教育;(3)开展自我效能教育,以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绪稳定性量表(ESSV3.0)等研究工具,对山西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状况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2)锻炼人群和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3)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体育锻炼;4)不同项群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体育锻炼是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探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作用机制,即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否会通过目标自我一致的中介作用,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产生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样本来自于湖南8所高校的1624名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自我一致、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3)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4)目标自我一致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自主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