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平心而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发现,从小学到到初中再到高中,琅琅的读书声渐渐少了,以致我们的学生到大学或者走出社会,不敢朗读、不会朗读和不善诵读。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失误。我们不能不赶紧找回这失落的琅琅读书声。  相似文献   

2.
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课堂时常会被朗朗的读书声所充斥着,看上去热闹、生动,然而,细细咀嚼这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我们又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似乎已经缺少了一种味儿……  相似文献   

3.
朗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强至关重要,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复习课堂空气沉闷,琅琅读书声与之绝缘。我们语文老师应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寻找各种朗读机会,加强朗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朗读兴趣,把琅琅读书声引进语文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4.
朗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中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标杆。到了高中,不少语文课有读书声而缺乏思考,有欢笑声却没有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指导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角色,《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最近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多了,朗读又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了,朗读现象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6.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从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朗读的意义、加强朗读的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重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指导学生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略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应还语文课以本来的面目,让课堂上重新响起琅琅的读书声,朗读教学的地位开始逐步回归。  相似文献   

8.
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我们偶尔还能够听到一两阵读书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不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海洋”乃今日普遍现象,这严重背离了阅读教学的规律。长期下去,造成学生的感悟力极差,口头表达力欠缺,文学欣赏力低下。所以,从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语文课堂呼唤朗读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那么,语文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哪里去了呢?我发现,应试教育对语文朗读的影响根深蒂固,朗读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加上学校学科考评机制的不合理和教师的急功近利往往造成语文教学舍本逐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学校对朗读教学不大重视,步入校园,走进教室,琅琅读书声比以前减少多了,以至有些老师感叹:我们学生早读课比自习课还要安静。一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忽视对语文的朗读,不情愿开口朗读课文。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对待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就应让人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才有语文味。因此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朗读,做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朗读时,讲究方法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赵彦芳 《学周刊C版》2010,(7):184-184
朗读是我同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较多时候听到的是教师琐屑的理性分析和生硬的简要概括,昔日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离我们却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邹微霞 《教师》2010,(12):73-73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那么,语文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哪里去了呢?我发现,应试教育对语文朗读的影响根深蒂固,朗读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加上学校学科考评机制的不合理和教师的急功近利往往造成语文教学舍本逐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读书声被视为一种美妙的声音。随着新课程的开展,现代的语文教学对中学的朗读教学高度关注,并强调是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的课堂行为。本文以初中语文为研究对象,探究朗读教学的内涵和有效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校园里飘荡着琅琅的读书声是多么美妙的图景啊。但是常见的朗读比较枯燥。而演读。就是朗读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就应让人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才有"语文味".因此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朗读,做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朗读时,讲究方法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汉语有它独特的音乐性特征,汉字的进化和演变也是由形、音、义三个方面而来。汉字形、音、义三者的统一,决定了汉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在我们印象中,校园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这种读书声就是来自语文课文内容的朗读。本文对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究,以期为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人士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凤雪 《考试周刊》2014,(65):42-42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正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感悟,可通过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及展开多元化评价等方式,让琅琅的读书声重新成为校园里最美的晨曲,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语文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田爱民 《学周刊C版》2011,(4):189-189
目前,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生的语文素质很差,有的在课堂上朗读成了唱读,做单元过关题及格的人数有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