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输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今,大学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元素严重缺失,中西文化导向处于失衡状态,急需改变这种"亲西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输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云 《考试周刊》2011,(18):123-124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高来自于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理解。而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有效的语言输入具有"被注意性"、"被理解性"和"复现性"三方面特点。对这三方面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启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词汇输入的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读罢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实际上,对英语文章的背诵就是语言的输入,这是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不断积累所学的语言素材,关键在于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要使学生不断积累所学的语言素材,最重要的绝不仅仅表现为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上,应该让英语课文的背诵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习惯。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语言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在高职英语个性化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旨在优化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朱俊虹 《考试周刊》2011,(27):100-101
写作是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为理论依据,探讨了该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中,学生的英语语言障碍已成为BTEC(HND)原语教学模式更深入推进的最大障碍。应以克拉申监察模式为指导,采取分级教学、营造语言习得环境、增加"可理解性输入"、考虑学习者情感因素以及将"习得"和"学得"有机结合等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7.
以"输入、输出"理论为依据,尝试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进行英语读写教学实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系统地实施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不仅重视外语语言学习的输入活动,也意识到了输出活动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输入、轻输出。从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理论出发,结合实践,探讨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加强输出活动的多种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增进语言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柯 《英语广场》2023,(18):88-91
通过“英语虚拟仿真一体机”项目建设,优化警务英语教学内容,构建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创新体验式和沉浸式情景教学模式,解决警务英语教学对于语言语境需求问题,提升警务英语教学效能。英语虚拟仿真一体机助力建立警务英语语料数据库,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数据分析,孵化一系列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促使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探索知识。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对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提出几点建议。一、关注提问时教师语言输入的内容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很重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实际就是一种输入性语言,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时刻注意调整修饰自己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师生"问"和"答"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1.
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导向有误、动机不正确、基础差、课时少、缺乏语言环境等问题.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和"输入"假设对英语教学、特别是对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得出结论,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应该是文化习得的过程。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文化教学,进行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输入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文化教学的理论与现实背景为依据,积极探索全新的文化教学模式及其现实意义,从而为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假设理论”作为传统输入理论,被长期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指导师生在课堂内外习得英语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全球化与信息爆炸的趋势使得英语教学中输入问题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传统输入理论也存在明显不足.基于认知视角,提出在语言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建立动态平衡框架,这种假设强调要平衡输入内容中的百科文化层面的信息与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且在动态模式中不断调整以达到二者的相对平衡.然后,文章探索了该假说在大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流程.最后,分析这一新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可能带来的预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得出了语言习得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输入过滤→有效输入→输出过滤→输出。但在不同语境下,阶段性语言习得会呈现出两种基本模式: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可以确定不同语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这对我国英语的教与学两方面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构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有助于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完善语言习得考核机制,为选择妥当的学习策略提供借鉴,最终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程质量工程建设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来实现学习者潜意识下的有效语言输入,实现由外语学得向二语习得的积极语言学习环境转变。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需,以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是传统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全新尝试。通过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用翻译"的随机抽样调查与个案分析发现有效输入的理念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使用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刘傲冬 《成人教育》2004,(12):61-62
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最有影响的两个理论,它们对成人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语言输入理论和输出假设的介绍入手,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将对成人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杜红 《教师》2009,(15)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以五个假设为基础.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习得-学习假设和输入假设,并总结出语言输入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和大量性,然后讨论语言输入特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英汉颜色词所折射的文化意义切入,指出文化对各自词汇意义的制约与影响,借此强调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不可分割性,倡导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向,培养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我国的外语教学语言和文化割裂,忽略了对文化教学的导入。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材料以文化内含。新教学模式——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以新视角探索了外语教学和外国文化教学"交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并指出了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之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语言的习得与文化导入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加强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