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正社 《今传媒》2011,19(3):119-120
新闻摄影人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图文并重"的方针使文字不再枯燥乏味,好的新闻摄影能够使新闻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如何做好新闻摄影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人,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首先摄影基本功要扎实,其次要掌握新闻摄影的特性,再次要掌握技巧,本文就详细阐述以上几点,从多角度提高新闻摄影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正社 《报刊之友》2011,(3):119-120
新闻摄影人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图文并重"的方针使文字不再枯燥乏味,好的新闻摄影能够使新闻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如何做好新闻摄影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人,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首先摄影基本功要扎实,其次要掌握新闻摄影的特性,再次要掌握技巧,本文就详细阐述以上几点,从多角度提高新闻摄影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闻应该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是有思想深度、深邃意境、阅读震撼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作品.把美感引入新闻,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艺术水平,提升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推动新闻报道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探讨怎样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新闻美学是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闻美学引入新闻报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民新闻运动是新闻业发展的一种产物,本篇文章主要从公民新闻运动的含义入手,对公民新闻兴起的原因、专业新闻人的责任和公民新闻对专业新闻人社会责任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军事新闻能不能“写实”,关乎导向、关乎宣传效益。如何把军事新闻写实?值得军事新闻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在这里,结合新闻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慧佳 《新闻窗》2012,(4):99-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自广播诞生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一直延用播新闻。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让人听起来庄重大气,但往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新闻伦理学阐明了传媒新闻实践活动的动机、行为及目的的善恶意识问题,提出了新闻道德的概念, 而人文精神就是新闻道德中最核心的理念。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对人存在的关注,对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等有关人生存的根本问题的眷顾与沉思。历史上每一次人文精神的拷问总包括两方面内  相似文献   

8.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语言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以其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同样,消息、通讯也常在新闻事实中融入记的见懈,尽显其哲理。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0.
让社会新闻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新闻采制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某一事件、某一问题,具有记录生活的纪实特点。而社会生活就是无数个这样那样的故事组成的,因此,采制好社会新闻,一定要选好故事,抓好故事,写好故事,做到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这样才能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才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也才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平民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甚至要打动他们,引发他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新闻工作者以优秀作品鼓励人、教育人的目的。要使新闻故事化,我们不妨从新闻采编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新闻的多种手段。一、精心策划选…  相似文献   

11.
吴成义 《新闻前哨》2003,(11):26-27
幽默新闻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报道体例。它与其他报道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以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形式、开放的手法,反映具有幽默感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以笑醒人,发人深思。通过对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已见诸报刊的新闻进行比较与分析,幽默新闻按所报道的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政  相似文献   

12.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i,它是事物内含的客观要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新闻价值的实现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ii。从新闻传播过程的角度看,新闻控制者、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接受者都对新闻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同样产生影响。人的新闻价值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是有直接联系的。新闻价值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就间接影响到新闻价值的实现。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文化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线人”,就是通过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被媒体采用后获取奖金的人,也叫新闻报料人。概括起来,当前的新闻线人可以分为三类:职业新闻线人、副业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据统计,目前媒体根据新闻线人提供线索采编的新闻比例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细节,犹如新闻精品中的珍珠、玛瑙、美玉,它逼真、闪光、小而精巧,瑰丽动人。尽管看起来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却生动活泼,小中见大,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往往成为新闻事实或故事情节中最真实、最精彩、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也是新闻精品中最能说服人、打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难怪有人把新闻细节称为“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了。而事实上,一篇传世的新闻精品,都有一两个、两三个精彩感人的细节。因此,我们在新闻采写中,不可不重视对新闻细节的潜心捕捉和着力表现。 选用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细节 细节是组成情节最基…  相似文献   

15.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跨进新闻队伍的人,哪个不渴望自己多评上几个好新闻,市级的、省级的、全国的,但是有的人文笔相当不错,但却很难得获奖证书,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每个人在新闻敏感性方面的差异。何谓新闻敏感性?顾名思义,记者识别新闻  相似文献   

17.
程栋 《当代传播》2011,(1):66-68
某些学者指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走出被人诟病窘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这不仅没有可靠的社会语境的支持,也缺乏新闻范畴体系的逻辑学依据.民生新闻是依报道对象所划分的与"吏治新闻"相对的一种新闻类型,与"公共新闻"、"公民新闻"(参与式新闻)逻辑划分标准不同,都应作为成员,共同完成新闻范畴的增量革命.三者也不是新闻史线...  相似文献   

18.
在抓新闻上,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爱跑新闻发布会,爱抓大事要事,抓政治新闻;有的人爱“找领导,听汇报”,从领导的意图中找新闻;有的爱抓经济新闻,工作新闻等。上述这些是必要的,作为记者是应该抓好的,但是作为以写新闻为主的记者来说,应该把抓新闻始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郝斌生 《新闻与写作》2003,(1):20-21,22
近几年新闻传媒界出现了一个新词——“新闻策划”,而且这个新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我以为,如果把新闻策划理解为宣传计划、提纲,在一个阶段或一个领域内,对新闻报道工作所实施的有组织的统一行动,还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但如果把新闻策划理解为新闻谋划、新闻运作、新闻导演等等,麻烦就很快找上门来。事实上,“新闻策划”一词的提出怎么能不让人往谋略、运作、甚至炒作等方面去理解呢?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新闻策划与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7,(4):42-43
在当今时代,社会与自然突发事件频发,这是对新闻单位和新闻人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对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迅速对事件做出判断和反映。今年3月4日的一场罕见暴风雪,使阜新日报的新闻人接受了一场考验,也经受了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