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对比赛质量有直接影响,科学有序的赛前训练不仅可以调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让运动员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有效防止出现伤病问题。本文从青少年拳击比赛赛前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保证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过程性,从而提高赛前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参加拳击比赛的20名女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赛前对自己能力的信赖程度、求胜欲望、兴奋程度、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结果发现:竞赛的心理品质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密切相关,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进行专门的心理诊断、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和改善她们的竞赛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拳击队、北京体育大学拳击队、浙江省拳击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旨在使拳击运动员能形成赛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拳击项目竞技水平逐渐提高,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赛前训练过程中,拳击运动员面临着如何提升竞技能力、稳定运动成绩等问题。赛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帮助拳击运动员维持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并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增加我国拳击运动员备战世界大赛的经验,促进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竞技实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章针对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训练阶段、内容和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推动我国拳击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对我省优秀年轻运动员迎接全国比赛期间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提示:赛前训练期拳击运动员的血色素(HB)和尿素氮(BUN)波动幅度不大(P>0.05);血睾酮(T)在赛前训练中期出现下降(P<0.05);血乳酸(BLA)在赛前训练中后期持续上升;肌酸激酶(CK)在赛前训练初期就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P<0.01),中后期恢复正常.结论:不同的运动员在同一和/或不同一赛前训练期其机能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除HB外,其它指标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情绪状态进行分析,对赛前的心理准备与赛前心理训练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注重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经逐步成为所有教练员的共识,在平时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将对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影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在比赛时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醒,身体灵活有力,动作果断准确,信心十足,效果特别显著。其中核心成份就是心理因素。因此,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负荷量强度的控制,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思维能力,是构成影响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的主要闪素。 1、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9.
武东海  尚瑞花  刘思华 《精武》2013,(24):126-127,129
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稳定性,发展其在极端紧张的状况下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对竞技水平的发挥与运动成绩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及教练员都需认识到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旨在调查赛前心理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广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成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针对少年短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得知少年短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有:日常的心理训练;训练中的说服诱导;自我的心理调节;赛前的强化刺激等。  相似文献   

11.
从比赛环境、对手信息、比赛胜负等角度对摔跤运动员竞赛前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比赛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提高运动心理训练的意识,通过增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能力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进行分析,研究赛前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赛前心理问题的训练方法和要求,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赛前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在临赛前达到理想的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运动员要有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动员一切体力和心智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根据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和带队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要从少年儿童运动员开始,加强对他们个性品质和品德品质的培养。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训练,以及培养适宜的赛前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使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抓好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青少年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赛前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卫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1-41,44
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是我校运动队训练工作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能否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每位教练员、运动员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的关键。本文结合我校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情况,对赛前心理训练与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忠 《体育世界》2009,(12):86-87
根据这几年我对学校某些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观察,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比赛规律及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研究后认为如何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只有在比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合理调控运动员使之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安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训练的好与坏,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比赛的结果,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要在思想上、体能上、专项技术上和心理方面作好比赛的准备,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能力,力争在比赛时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的各部位肌肉力量,尽可能有效的发挥出更为理想的成绩。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及安排尤为重要,因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相对薄弱;专项技术不够成熟;身体机能变化较大;心理因素不稳定等特点。根据自己多年对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对赛前训练及安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探讨。1确定赛前的训练时间,要因人而异,要考虑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9.
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特点,采用了一系列赛前心理调控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较快地掌握心理激调控方法,消除心理障碍,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技状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女子冰球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在女子冰球训练和比赛中,重视心理训练、重视赛前的心理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调整好自己的竞技状态,争取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