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原因。小学生因智力或发育不正常而成为“学困生”,如学生先天能力而造成观察能力较低,表达能力较差等,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性格比较孤僻。(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少数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学困生”向更坏的方面转变。(三)…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进,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学困生却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下降,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平衡,老师没有找对正确的教育方法,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给自己本身、家长和学校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一、学困生及其成因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赫崇波  罗秋英 《考试周刊》2009,(45):211-212
“学困生”是指虽然没有直接的智力障碍,但是学习及各项能力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的学生。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困难类型,“学困生”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学困生”教育和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学困生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学困生”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子玲 《教育》2014,(30):27
在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一切孩子”的理念已成为教师的共识,采用什么积极的手段转化学困生呢?为了孩子的一切,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重视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成了教师的责任。多肯定,少批评学困生同样渴望自己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由于知识上的空白点,严重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学困生往往有要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深刻影响着班主任的施教行为。着眼于施教者的学困生研究,更有助于认识造成学困生的客观因素。本项研究旨在对上海某公立初中学校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对学困生情感投注的心理机制研究,认识班主任隐性的教育行为模式,帮助教师改进、提高与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万祥 《班主任》2009,(2):41-41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点,老师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简单地强调要爱学生,认为爱就能够解决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但爱不是万能的,不适当的爱不但救治不了学困生,还可能会加重学生的“病情”,扭曲学生的心灵。教育是艺术,但同时也是科学,解决学困生问题,我们还应有科学精神,要学会科学地关爱学困生。  相似文献   

13.
周大标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06-108,119
概述了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遗传与生理、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及学校的教育有关。当前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尊重、爱护、鼓励学生;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改革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事农村教育已有30多年,在众多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最令人头痛不已的就是学困生问题。虽说从2001年起就开始实施新课程,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学校的评定考核机制,仍然以学生成绩为重。学校教育事实上已存在学困生问题,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造成了很大困惑。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对待学困生问题想了许多办法,实践证明,最可靠、管用的办法就是激发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一定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这些学困生往往对于整个班集体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把集体活动与学困生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呢!当前,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才能让后进生扬起远航的风帆。  相似文献   

16.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此理念下,学生均是可塑之材,"差生"的旧称谓已被"学困生"新名词所代替。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重大问题。在大多数学校,教师们批评最多的还是"学困生",谈论最多的依旧是"学困生"。学困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才能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让数学学困生也能和其他同学齐头并进,真正落实学生的全体、全面发展。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对一个班级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困生的数学教育经验,现将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三个方面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性格、情感、意志等有了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现在学生分化严重,学困生的比重进一步加剧。在新课标下,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广大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掌握学困生的成因,发现其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和根本。而关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将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门所重视的问题。而基于“以人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要改善学困生的现状就不仅要深究其形成原因,还要分析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学困生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学困生是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忽视或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任其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让这些学生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能否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