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欧洲中世纪各国社会与文学的发展都不均衡 ,这种情形到文艺复兴时期依然延续。人文主义大师们只能立足于本国现实进行创作 ,因此在文学主题的倾向和艺术手法的选择上 ,有着明显的不同。然于此不同之中 ,仍可清晰辨析出该时期文学主题拓展与手法流变的轨迹 ,即 :由“破”而“立” ,由浪漫玄妙到着意写实  相似文献   

3.
<逍遥游>是<庄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自由思想.但后人对于"逍遥"的解释存在诸多分歧,对庄子自由思想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庄子从小大之辨开始,展示了对自由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同时对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学>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期刊中寿命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文学>月刊上的文学评论是它的重镇之一.茅盾在"文学论坛"栏目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性的文章,注重反映社会问题,探求文坛的健康发展,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并且积极参与到文学论争中,为<文学>月刊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三十年代的文坛的走向和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诗经>意境有三种形态:意与境浑,以情胜,以境胜.虚实相生是<诗经>意境形成的重要艺术手法.<诗经>意境的呈现还要靠作者与欣赏者的共同创造.<诗经>意境诗的美学品格表现为:真实自然的意境、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和展现生命意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6.
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借助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文中人物的描写,着力渲染了人性的变化及其作者对人性善恶的态度.小说在以荒岛为背景的环境下,将人性的善恶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对现代人探讨人性本质和如何善化人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石楠的传记小说<一代名妓柳如是>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柳如是形象塑造的修辞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该作以雄化、道德化、神化手法将柳如是从"一代名妓"塑造成了一个"女英雄"和"女神",但同时也使柳如是出现了性格上的矛盾,体现了作者修辞方式上的矛盾,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
虽然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晚于欧洲,但却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并且衍生出其自身的特点.虽然二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有衰退的迹象,但其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并没有消失.在当代的许多作品中仍能看到美国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最能体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相似文献   

10.
黄玲 《职大学报》2008,(2):38-41
董秀英的小说被称为是佤族作家文学敲响的第一声木鼓,她以中篇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和长篇小说<摄魂之地>等作品奠定了在佤族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地位.她的语言以和正规汉语表达迥异的方式呈现出全新的视角和语感,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她的文学文本因此而成为独具特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