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醉花阴》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据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蜜月中的她深深思念远行的丈夫。时维九月,又值重九,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处深闺的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三句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一气呵成,营造了一个人花互怜的凄清寂寥意境,读来回味无穷,可谓千古传诵的佳句。  相似文献   

2.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是李清照寄给在太学读书的丈夫赵明诚的一首重阳怀念丈夫的词。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营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是全篇最为精彩的三句,也是宋词中难得见到的结拍佳句。  相似文献   

3.
<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写于前期,当时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一种具体说法是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适逢重阳佳节,清照写就此词寄给丈夫,"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  相似文献   

4.
重阳佳节,薄雾弥漫,愁云惨淡,凉意透心,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意比黄花还“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佳节又重阳”表明此词为重阳节所作,又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家的孤苦。B.“佳节又重阳”一句的“又”字,感情色彩极浓,突出地表达了主人公的伤感情绪。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化用陶渊明重阳佳节采菊东篱、对酒赏花诗意。D.“人比黄花瘦”五字,…  相似文献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  相似文献   

6.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词五首>里的第四首,<醉花阴>是本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的一篇词作.两篇词作是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少妇时期,丈夫赵明诚在新婚不久就负笈远游,重阳佳节又至,李清照写此词以表离别之愁,相思之苦.<武陵春>写于南渡之后,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因病离去,过着颠沛流离孤苦的生活.作此词时,易安已经53岁,半生的孤苦无依,让词人愁绪满腹,这种家国之恨已不是能用简简单单的"愁"字能够概括的了.  相似文献   

8.
品读李清照     
这篇小论文是在理解了词的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词的写作特点的。《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此词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写的是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小作者领悟到这一点,写的时候从内容入手,进而再分析写法,实属不易。但不足的是,作者尽管读懂了词,但分析还不够深入,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引经据典,作一些拓宽的分析,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一、兴趣引路法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  相似文献   

10.
<正>《醉花阴·薄雾浓云》是李清照寄给她暂别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大凡读过这首词的人,很少会忽略元人伊世珍《琅嬛记》中的一段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  相似文献   

11.
在约2万首的《全宋词》中,30首寄妾词实属难得。透过这些词,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洞见宋代丈夫的纳妾动机缘于妾的美貌与痴情、温柔与多艺、女红与性事。而当丈夫因年老体弱等原因遣妾或因某种特殊情况使得夫妾分离时,他们则会借此抒怀。从宋代寄妾词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夫妾之间不平等的爱情,更感受到丈夫们的得意与侍妾们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赏析:《玉楼春·子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啼血的典故起兴,代闺中思妇抒写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离情别恨。该词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将人与鸟对比...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之苦的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在词中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表达了急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li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相似文献   

14.
曲惠勤 《学语文》2013,(6):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见卷首),二词都是李清照词乃至宋词中的杰作.其共同点是以写愁动人,但描写重心和具体特点又有相当大的差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的是生离之愁、闲愁、有限之愁。这首词作于重阳佳节,此时,李清照已经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在外地为官,夫妻分居,离愁满怀。李清照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明诚叹赏,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寝食者三日夜,得五十阕。  相似文献   

1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北宋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省)人,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爱好文艺,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从事金石书画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她擅长诗文,词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这是李清照为思念丈夫赵明诚写的两首离情词。李清照夫妻感情深厚,别离后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刻骨铭心。离别之怨相思之苦是南渡前李清照词作的主旋律,差不多作于同一时期的这两首词都勾勒了“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香稀少”(李清照《怨王孙》词)的清秋情景,都描绘出闺中少妇“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的重重心事。  相似文献   

17.
谢朝坤 《现代语文》2009,(11):49-50
辛弃疾的代表作《永遇乐&#183;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格,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豪放。结合辛弃写作此词的背景和细致分析这首词的内涵,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相似文献   

18.
五代后蜀国词人顾夐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讲述了一个夜不归宿的男子第二天回家受到妻子埋怨后和妻子的争吵甚至抢白妻子的故事,该故事中妻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争辩语得到王士祯“自是透骨情语”的好评。其实,顾夐通过这首词对丈夫提出了诸多批评,可以将其批评概括为“男人的十宗罪”,并让一位性格刚烈的妻子代替天下受尽委屈的妻子发出对缺乏体贴之心的男人的讨伐。这是对这首词的最好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课外古诗词部分,选录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一首,并在词前解说道:重阳佳节,薄雾弥漫,愁云惨淡,凉意透心,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竟比黄花还"瘦".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内外读本中,有许多写“瘦”的精彩语句,很值得品读。1.表现作者愁思之深。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寄给丈夫赵明诚,表现怀人的情思。在“帘卷西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