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跳远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部分组成,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准确的踏上起跳板和为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运动员任何一次成功的助跑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准确的上板.如果比赛中运动员在起跳时犯规,即使跳得再远也没意义.同样,如果运动员在起跳时不上板或不完全上板,也会影响成绩.  相似文献   

2.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 一、助跑 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助跑距离的长短(30—50m),要取决于运动员加速度的能力(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力量、速度)及训练条件。世界水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中国跳远运动员起跳角偏小,跳远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助跑速度利用率过高造成的,而是起跳能力不能与其速度相匹配。要想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跳远技术水平,今后主攻方向应是在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起跳能力,控制好助跑节奏,树立信心,提高起跳踏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中,弹跳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虽然各种运动项目的专项弹跳能力有所不同,但其起跳动作而言,一般可简单地分为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两种类型。对于原地和助跑两种起跳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普遍认为:“原地起跳是助跑起跳的基础,两种起跳动作的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同一个运动员来说,助跑起跳要比原地起跳的腾空高度多10%左右。”[1]还有研究结果指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训练进行探讨,提出跳远的主要技术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这是决定跳得远的关键。因此,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应把助跑技术放在训练的首要位置上,严格要求,打基础,为提高起跳效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管连军 《中华武术》2007,(11):18-19
运动员要先学习掌握起跳技术后,再学习掌握助跑技术。当短程跳高技术掌握了,再学习中程跳高技术。最后到掌握全程跳高技术。学习助跑时,应先以"走"的形式练习,等到运动员对动作的概念理解清楚后再过渡到慢跑,最后到快跑。在助跑起跳掌握后与过杆衔接前,可先让运动员进行跳上  相似文献   

7.
从背越式跳高技术问世以来,非常流行,许多运动员都喜欢学习它。为了使这种技术更为普及,其教学方法应循序渐进,简单易行。以便达到好的效果。对于初学者,在学习助跑和起跳时期,大量的力量训练应是有限的,练习主要是学习助跑技术。为了不断提高成绩,运动员必须具备协调、准确的助跑技术。要想准确地踏上起跳点,助跑一定要平稳、轻松并逐渐加速。如果运动员为了踏  相似文献   

8.
现代跳远技术可划分为五个部分:助跑、准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一、助跑: 一个优秀跳远运动员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具备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助跑。助跑距离的长度取决于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包括本人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跳远助跑起跳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短跑运动员副项跳远教学与训练初期,解决运动员助跑起跳的不稳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不紧密现象,并采用建立加速节奏的办法,将短跑加速跑的动作结合起来,以期望能使跳远教学与训练更加符合短跑运动员参加副项比赛的要求。通过对20 名女子短跑运动员试验,表明短程快速助跑起跳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节奏和完成空中动作,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参加2009年第11届全运会男子排球比赛前8名队伍中的16名副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专项移动、助跑、起跳等活动形式所表现出素质特征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中国男子排球培养高水平副攻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效率性的素质训练参数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男排高水平副攻运动员在各队中身材最高,与世界高水平副攻运动员身高相比差距不大(相差3.09 cm),但体重与世界男排副攻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相差9.15 kg);2)副攻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攻时运用1步助跑次数最多,2步助跑次之,3步助跑最少。运用单脚起跳少,3步助跑次数少是助跑的主要特征;3)比赛中防守反击后撤、扣球助跑步数中,表现出后撤和助跑的1步步数大于2步步数(第5局除外),没有3步助跑的主要特征;4)拦网移动特征是向两侧移动多,主要在场地内侧移动并位起跳拦网。移动时表现出采取先转体,面向进攻方向,与扣球时的助跑起跳动作相似的移动、起跳特征;5)副攻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起跳特征是,拦网起跳次数最多,扣球起跳次之,发球起跳次数最少;6)副攻运动员发跳飘和跳发球时表现出均采用两步助跑加起跳的特...  相似文献   

11.
跳远运动的整体过程可以划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每一阶段的技术都要尽可能达到完美,其中起跳技术在这些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对运动成绩起着关键作用的技术。在很多青少年运动员和成年运动员中存在着"起跳要用力"、"努力向上跳"等起跳概念,因此造成助跑最后几步减速、重心压低、身体左右摆动等现象,这都是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设计背越式跳高助跑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研究与运动实践已证明,合理的助跑弧线有利于运动员提高助跑的速度,有利于缩短起跳时间,有利于起跳后身体转成背对横杆姿势,有利于垂直起跳,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因此,为运动员设计一条合理的助跑弧线至关重要。然而,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一点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或是草率地画条曲线,或是生搬硬套他人的助跑弧线,其结果是弧线助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到起跳效果。究其原因,无不与对弧线助跑的认识不足或对弧线设计知识匮乏有关。鉴于此,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跳跃项目中,助跑起跳动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和跳跃技术发挥得怎样有着直接联系的。助跑、起跳技术越正确、越稳定,则跳跃技术的发挥就越好。众所周知,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沿抛物线轨迹运动。在空中,运动员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改变预定的飞行轨迹。因此,跳高训练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形成和改进助跑起跳技术,而不是过杆技术。 跳高技术可分为四个部分(本文以左脚起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跳远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运动员平跑速度很快,但在跳远的助跑中却发挥不出来。原因不是运动员不想跑快,而是一旦跑快就跳不起来。这就是说运动员的跑跳结合能力差。要想提高跑跳结合能力,除需提高相关的专项素质外,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看在高速助跑中能否完成起跳。所以严格地说,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鲍威尔和刘易斯,他们在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均达到每秒11米以上,而在这种高速的水平位移中能…  相似文献   

15.
在跳高运动中,运动员所能腾越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起跳动作。因为人体重心所能上升的高度,在起跳的一刹那间就已经决定了。而过杆技术,只是为了使身体在所上升的高度上避免碰落横杆,所以起跳是跳高技术的关键。在急行跳高中,起跳的目的,就是要把助跑的水平速度尽量多地转变成竖直向上的速度。所以说,运动员身体腾起的速度,主要是由助跑的速度转变而成的,这就是带助跑的起跳比原地起跳效果好的原因。但是,起跳动作是否把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全部“扭转”成腾起的速度了呢?这一点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说明:设运动员起跳前的水平速度是8米/秒,如果起跳时把这个速度“扭转”成60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0与H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起跳犯规或起跳脚未踏上起跳板的现象常有发生。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使运动员跳出最佳成绩。作为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跳远助跑起跳踏板准确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我根据多年来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板的准确性训练。  相似文献   

18.
常看到在基层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助跑起跳不准确,导致犯规或吃亏太多而成绩不理想。教练员让运动员反复前后调整步点,结果还是不准或误差更大。主要原因是对错误产生的原因没有对症下药。如何提高跳远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已成为跳远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跳高的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提高跳高技术的着眼点放在助跑和起跳上,这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应明确的最基本的概念。这不仅是因为助跑能产生水平速度,还因为通过起跳把一定的水平速度转为垂直向上的速度,从而跳得更高。当跳跃者离开地面之后,其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不会改变的,过竿技术最好也不可能使身体脱离这个运动轨迹。助跑的特殊任务 1.通过助跑获得连贯的步子节奏。 2.产生运动员可控范围内的最大速度,并能转移到起跳上去。 3.通过肌肉“屈伸反射”,使腿部和躯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