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突发灾难中救援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灾难对救援人员产生的心理危机,是指救援人员在灾难救援过程中,面对灾难应激源,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当前所遇到的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救援人员由于长时间身处灾区救援的第一线,时时经受着各种负性应激源的刺激,诸如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经过长时间抢救又死亡的伤员、阴阳相隔的亲人别离等等,所以他们在此期间,往往会产生各类应激性的心理危机状态。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治疗,那么就可能演变成慢性和长期的身心疾病,给这些救援人员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灾难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它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干预,甚至可能造成其永久的心理创伤。认为突发灾难事件后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也是人道关怀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灾后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施过程必须遵循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对普通人群宜采用妥善安置、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宣传应对知识与技能、保持与其他救援途径的协调关系等具体办法;对重点人群宜采用陪伴与支持、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活的世界,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社会与家庭变故等突发事件的侵袭,会给处于事件中的人们造成种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负面的心理影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功能。心理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育需要研究和借鉴的内容。本文就审美经验中的三种心理要素,即感知、想象与情感的活动,对在美术教学中治疗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离异家庭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父母离异会给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造成一些严重影响如情绪问题、人格问题及行为障碍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刘先华 《培训与研究》2010,27(3):95-96,1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离异家庭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父母离异会给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造成一些严重影响如情绪问题、人格问题及行为障碍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应注意的八种心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八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所谓“首因”,就是指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表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的评价,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今后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首因效应对我们学…  相似文献   

7.
地震后的心理应激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论述了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地震后主动应对心理应激反应的五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教师会有心理问题吗?他们是专业做心理辅导工作的,社会评价反映出人们对心理教师有很高的职业期待。中小学心理教师从事的是助人的服务工作,他们致力于促进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然而,助人工作者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心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的压力也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试想心理教师本身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并且不同人群的反应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因而灾后的心理干预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灾后的心理干预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应激期、慢性应激期和心理康复期。在每个阶段,受灾人群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相应地,心理干预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不仅是受灾人群,灾后的心理救援者也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心理最集中的体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的联系入手,分析了“给力”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给力”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给力”的流行进行了总结,认为现当代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和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难所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并且不同人群的反应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因而灾后的心理干预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灾后的心理干预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应激期、慢性应激期和心理康复期.在每个阶段,受灾人群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相应地,心理干预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不仅是受灾人群,灾后的心理救援者也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犯罪不仅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损害,而且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灾难.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为加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活动提供认知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反应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五·一二大地震,给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给四川同胞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但摧毁了人们的物质家园,而且破坏了人们的心灵家园,尤其对灾区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安全感可能被严重挫伤乃至摧毁,因此这也极易造成他们心理危机的产生。对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地阐述。  相似文献   

14.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父母离异给子女的心理造成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子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又表现在性格和社会适应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和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作者认为迷信是由于人们对关系自身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认知失调造成的,是为降低失调以虚幻的想象来代替现实,从幻化的世界中寻找解脱的结果。另外联结性学习理论和心理场理论也能够解释迷信心理的形成。迷信的心理安慰功能主要表现:使失衡的心理得到补偿,建立新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和增强自信,其本质是负性的心理依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和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十分脆弱和敏感,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此造成的心理危机,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格外关注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先从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因素,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异与其社会心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造成语言变异现象,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变体,分别是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语言变异又与人们的迎合求同心理、好奇求新心理及自我呈现心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社会适应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适应可以从其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机制包括适应过程和适应方式,心理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心理功能包括社会适应状态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几经历灾害性事件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受灾人群、救灾人员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心理创伤,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严重的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终生的困扰。因此,积极开展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