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禽流感频繁发生和人感染禽流感新发病例不断出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经过立项、公开申请、项目初评、答辩和委务会审议,紧急启动了重大项目"禽流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历经4年研究,项目在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感染机制与免疫应答、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特点与传播途径等方面都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课题组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团队,开展了与国内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相关国际会议,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在北京举行的结题验收会上,项目受到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禽流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通过了结题验收。该项目在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感染机制与免疫应答、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特点与传播途径等方面都取得了原创性的结果,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流感基础研究、流感疫苗的研制、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受到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综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实施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从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和意义,可信软件的研究现状,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基础研究立项工作是项目管理的开端,对基础研究科学立项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分析当前基础研究立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厘定立项资助范围、建立项目评审主体约束机制和立项评审指标体系等完善立项工作的几项措施、以促进基础研究立项的竞争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概述了在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防治需“三管齐下”。这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在2005年11月24日于“中科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上提出的观点。他谈到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在禽流感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对禽流感防治的看法。高福认为,天花、SARS和禽流感,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100年来,人类在征服病原微生物的征途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天花的消灭是人类战胜病原微生物的伟大成功。当前的禽流感,无疑是对人类的又一个考验。面对这一考验,我们只有在科学化管理、病原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禽流感科学普及方面“三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禽流感。“第一管”是要依…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聚合物凝聚态的多尺度连贯研究”的立项背景、项目所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科学目标、对学科发展的意义和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科技部日前批准公布了“973”计划2006年的立项项目。其中管理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管理科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高自友教授领衔申报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名列其中。这是我国管理科学家首次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管理科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黄海军教授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课题负责人一并参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刊从1994年第1期开始将原来的“工作研究”和“基金管理”栏目合并为一个新栏目——“科学基金论坛”。“科学基金论坛”每期开设一个专题,旨在更集中、更深入地探讨基础研究和基金资助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这一期的专题是“基础研究中的创新问题”。关于创新,众所周知,这在基础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涉及到从选题到评审,到立项乃至成果评价等方方面面。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本刊1993年第4期上刊登了周光召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称“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生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也反复强调要鼓励和提倡创新。在1993年生命学部召开项目评审会期间,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创新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的职称、单位类别、单位所在省区市、学科分类、项目内容、立项时间等方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3年)生命科学部下1184项“畜牧与草地科学”资助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对此学科在一个阶段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据的考察,凸显该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进而为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方面提供导向,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畜牧与草地科学”类项目的基金资助项数、资助强度逐年稳步上升;项目主持人多为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资助单位类型呈集中式发展,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获得项目资助单位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  相似文献   

11.
黄星  张译文  叶健 《科研管理》2020,41(3):280-2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科研资助作用,基金资助情况是依托单位的基础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公安工作是较有特色的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领域,随着公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向科技要警力的现实需求,公安领域科研工作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热情逐年升高。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权威数据,针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公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申报及资助情况的对比分析,并与相关行业代表性研究机构进行比较,为公安或相关科技领域的一线科研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发展态势、优势及存在问题,对中国科学院北京片区生命领域研究所2008-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人才项目等不同类型项目的具体分析,了解中科院京区7所近10年争取基金项目的整体趋势、优势与不足,以及基金项目对中科院京区7所科研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力量,进一步推动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为中科院基础研究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郭嘉  罗玲玲  邢怀滨 《科研管理》2015,36(6):92-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资助渠道之一。通过参与"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的综合证据收集工作,从问卷调查分析中获取了科学基金资助的两类青年人才对科学基金资助绩效的整体评价。问卷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科学基金对发现科学人才、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并对科学基金面对的管理压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资助绩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汪寿阳  陶睿  王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434-1440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加速演进,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基础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优化资助布局,调整资助政策,完善管理模式成为科学基金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命题。文章对国际科学基金组织基础研究的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借鉴的先进经验,聚焦科学基金资助格局与管理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未来发展中优化资助政策,助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5.
原创性基础研究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动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源头供给。为进一步强化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实施原创探索计划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调研国外主要科学资助机构关于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导向,进一步探讨原创性基础研究的内涵和定位,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原创思想的发现和识别、优化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的申请与评审管理工作提出具体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原创性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渠道之一,被科研人员公认为国内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我国各地区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信息,构建了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对2006-2016年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各科学部经费资助比例、各项目类型经费资助比例,以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排名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参照已有相关研究构建修正后的师范院校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和学科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并分别根据指数值划分相应的5个梯次级别,采用2015-2019年我国25所师范院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有关数据,分析其基础研究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25所师范院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各院校的基础研究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态势;学科基础研究发展不均衡,数理、化学、生命、信息科学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整体实力较强,而地球、工程材料、管理和医学科学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整体实力较弱;且基础研究人才偏少,每年能够申请的项目数有限。为此,提出国家不断加大对地方师范院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师范院校积极加强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并注重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及团队的引进等建议,以不断提升我国师范院校的基础研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被科研人员公认为国内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争取能力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基础研究水平。提出基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能力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及其他相关指标对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的地理分布、31个省级区域的竞争力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学科研力量的地理分布非常不均匀,不同省级区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推动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整体朝着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