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科学各学科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 ,不断有所创新。有的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等学科 ,体系创新、观点创新 ,可谓面目一新。新闻学科则变化很小 ,虽然我国新闻业规模已经很大 ,面临的新问题很多 ,但除了新闻实务和技术层面的研究比较兴旺以外 ,支撑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依然故我 ,以不变应万变 ,很难解释 ,更难指导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 ,新闻学也需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最为重要的。新闻学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 ,应该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说 ,我们创新的新闻学 ,应该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意象论”是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关于“意象”的一个大论题。苏轼对“意象论”有创新和发展,通过创新,他赋予自己的作品以特有的艺术内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4.
吕成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4-118
“行政行为形式论”在分析行政决策时并不成功,行政决策很难予以“型式化”。“行政过程论”对行政决策的分析更加符合行政决策的实际。“行政过程论”扩展了观察问题的视野,但在解决问题时仍有不足,还需要引入“行政法律关系论”。未来我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应当构建“行政行为形式论”、“行政过程论”和“行政法律关系论”“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最近,我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邀请,对四所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主题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由于自己在前一段有很多使用参与式方法培训教师的经历(如在甘肃省组织工作小组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培训课程,编写教材等),效果还不错,因此这次也着意采取了参与式方法。首先,我请教师们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思考下列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我在干什么?我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希望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嵩焘所主张的“本末”论,“本’指的是立(治)国之“本”,也就是希望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末”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郭氏的“本末”论,是洋务思想史上最闪光的一页,虽在他所处的时代无法实施,但仍不失其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师道论”震撼时局,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师说》中。“师”指传授古文、古道的“儒师”。“道”非完全的孔孟之道,亦非一成不变。“耻学于师”乃师道之不传之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关于“言”、“意”关系问题的论争不外乎两种意见,即“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其中“言不尽意”论对文艺理论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受到重视。而从逻辑思辨角度来考察“,言尽意”论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赋》的理论思想不仅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在本质上还受到了“言尽意”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不发达殖民理论为核心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国际垄断、全球化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既是对上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又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新”“后”两种理论不仅延续了列宁不平衡发展的辩证方法,认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的说法,而且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汉字难学论”是指根本否认汉字易学一面,而把难学一面片面夸大为汉字的“原罪”和“死症”,并进而主张废除汉字的观点.这种流行了百来年观点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认识论可归结为语言共性因、片面比较因、进口评价因、阶级分析性和综合生成因五个方面.这种观点对识字教学、语文教育、汉字命运和民族心理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以汉字教学创新论取代错误的汉字难学论.汉字教学创新论应从观念转换、方法再创、领域拓展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艺术的造型观念是意象的 ,是作者把现实的物体怎样转化为心中所要表达的 ,并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创造。意象审美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在进行审美时采用的方式就是意象的 ,而不是写实的。在中国传统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意象审美对物进行观照的 ,意象审美牵涉的方面很广 ,绘画、诗歌、音乐、书法、建筑等都以意象审美为基础 ,各个领域在审美上又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对于绘画来说 ,书法与它的联系是最紧密的 ,书法线条的特殊性和更强调意象的审美含义 ,使绘画从书法中吸取了经验、技巧 ,在表达形式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笔意 ,把要表达的物象的意境表达得更加突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法则———意象审美进行学习 ,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在继承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诗书画印的结合 ,使中国画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 ,丰富着。作为研习中国绘画的当代人 ,要继承传统 ,不断推陈出新 ,使中国绘画更加光辉灿烂 ,为中国为世界画坛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阮元搜访、编印了大量金石文字,开辟了用金石实物从事研究考证的新途径;创立碑学理论,使书法学开出了新纪元;精评历代名画,发前人所未发。这些都是阮元对金石书画研究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插花受中国古文化——哲学、宗教、书法、绘画、园林诸学科以及民俗的影响,并成为文人内省的一种修养方式,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插花艺术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意境的升华,讲究作品的艺术欣赏形式。  相似文献   

15.
林纾是中国近代一位少见的通才型文人,古文、翻译、绘画、书法均是其擅长的领域。林纾的书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宋人尚意书风影响,具有正大、温醇、流美的文化意趣,充满书卷气和抒情性。林纾书法审美趣尚、书法论述和书法实践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郑板桥,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其横额“难得糊涂”随着书法艺术的流传而播及海内外,但对其本意的理解又各有仁智。  相似文献   

17.
浅谈书画艺术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书法绘画 ,被世界公认为一种高超的传统艺术 .练习书画 ,既是艺术享受 ,又是心理保健之法 ,具有加强修养、陶冶性情、静心养气、聚精会神、动手动脑、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大千先生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国画大师。诗礼传家的家族传统,勤劳朴实、贤能聪慧的父母教育以及张善孖、张正恒、张文修等兄姊在艺术、国学上的帮助等家学渊源对张大千先生书画艺术成就的取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陈洪绶绘画艺术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绶是我国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在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艺术构思极具想像力,绘画风格古拙而生动。陈洪绶以其独到的绘画见解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他的象征主义人物画,开启了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的新境界;此外,在版画史上更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把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微妙的装饰情趣,自然运用到版画创作中,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罗继祖先生是当代知名的中国中古史学家、古文献学家、书历艺术家和书画鉴赏家 ,年前由大连出版社出版的《枫窗三录》是他 6 0年读史结晶 ,展示了他潜心治学的成果和广博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