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20,(2):47-5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为使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最大化,本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使用AHP法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影响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各层次的判断矩阵,进行权重的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出层次的总排序.研究表明,影响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最重要的因素分别为:观赏游憩价值、基础设施、民族文化价值.建议提升旅游资源的观赏休憩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期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被夸大是目前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规划的一大误区。本文分析了该误区的特点。着重探讨了误区形成的理论原因、方法原因和现实原因。初步提出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正确认识旅游的区域影响;深入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形成其评价的理论系统;丰富和创新评价方法,构建科学适用的评价模型等走出误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宁远作为湘南历史重镇,近年来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如何把宁远旅游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价值评估。通过调查发现,宁远旅游资源的品质甚高,极具开发价值,并提出具体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是我国旅游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营权出让价格评估则是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概括了我国现阶段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价格评估方法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重点对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在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价格评估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不同开发程度的旅游资源其经营权价格评估方法的选取,同时指出了目前经营权估价方法尚无法涉及到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5.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理论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经济和价值观念中,或者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环境、资源)没有价值,或者认为不能交易的东西(阳光、空气、蓝天)没有价值,导致了对自然旅游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的开发和浪费使用。鉴于上述现象,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探析。这里以自然旅游资源价值形成的理论为基础,剖析自然旅游资源价值的特点、构成,建立了价值的计量模型,以便把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纳入旅游开发的成本——收益分析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采用项目和评价因子量化评价与“三大价值”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华阴市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优良级旅游资源突出,在观赏、历史文化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整合华阴市旅游资源,突出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以华山为龙头,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打造大华山旅游格局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作为非市场产品的文化旅游游憩资源有着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对非市场商品两种价值评估方法:旅行费用评价法(TCM)和意愿调查法(CVM)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做对比分析,以期为研究人员指明在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定方法的选取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操作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明月山蕴含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对其旅游价值进行评估,对进一步认清当前明月山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对明月山景区的游憩价值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中比较权威的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由郭来喜、吴必虎等编写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依照这两种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国内学者对以下专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地貌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科技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创意旅游资源、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休闲旅游资源等。另有学者对特定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展开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又存在需要改进之处。通过专家访谈及在旅游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特征,并以游客认知趋势这一客观信息为基础,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量化模型。随后,以南通市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风筝制作技艺、海安花鼓、童子戏、海门山歌、吕四渔民号子、浒潭花鼓、钟馗戏蝠、仿真绣这八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为例,对该模型的普适性及科学性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得知,该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具体使用方面拥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市场体制建设、产权制度安排和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阶段旅游资源保护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资源利用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笔者建议从资源管理主体、资源利用主体及旅游景区居民三方面着眼构建旅游资源保护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2.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3-4):101-115
Abstract

In 2000–2001, the authors derived a 13-catego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Web-bas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based on analysis of 199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cognized as “exemplary” by four national entities. In 2004, we re-examined that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alyzing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40 exemplary Web-based resources from the same entities. Whil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still accommodated categorizing curr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we detected some overlap among categories. Through combination and redefinition, we reduced the number of categories to eleven.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nitial and mod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the analysis procedures employed, examples of resources in each category,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效率关系密切。现阶段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需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充分发挥产权激励机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作用的基本观点,只有在我国进行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构筑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才能提高我国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文章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苏南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南五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文章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苏南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南五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导游薪酬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游薪酬制度是搞好导游管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导游服务的质量。目前,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设计比较混乱,这直接导致了导游收入的不稳定和导游服务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保护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就要遵循审美规律,确认审美价值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自然美,开发自然旅游资源,规划自然景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利用社会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山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论述了花山旅游资源的概况与特点,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GIS在苏州旅游河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河湖众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完善的河道旅游体系有助于政府部门宏观的指导水系的景观规划。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旅游河道进行评估,建立评估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确立了“一心、六环、九线”的旅游河道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体育旅游文化是构成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区域绿色经济产业的纽带。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四川和重庆区域体育旅游文化特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川、渝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在观念、体制和市场化程度运作上都显得比较落后。建议:应根据川、渝地域特点,突出民族旅游特色和品位,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川、渝民族旅游产业链条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