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除杂题”,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某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除杂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除杂的过程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反应的产物容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在除杂质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应该复原为原物质,即不增(杂)不减(主)。下面,试列举几种除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使之变成纯净物的问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熟知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做到既除掉杂质又符合除杂的要求。 除杂时,要符合下列要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分离;要把被提纯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除杂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一  相似文献   

3.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7,(12):31-33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一般原则是:①添加除杂试剂后,其生成物与所需提纯物易分离;②除杂后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使所需提纯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除杂  相似文献   

4.
正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较纯净的物质,常常需要对物质进行提纯,以除去物质中所含的杂质。学生学会除杂的方法,将使学生学有所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如何除去物质中的杂质呢?除杂又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一、除杂的原则①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盐酸溶液中少量的硫酸,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钡而不应加入适量的硝酸钡,因为加入硝酸钡虽然  相似文献   

5.
把混合物中要保留的物质称为主成分,要除去的物质称为杂质。把混合物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成分的过程称为除杂。除杂的原则是:1)要保持主要成分的性质、质量不变,尽可能减少损失;2)除杂要彻底,且不能带入新杂质,过量的除杂剂便于处理;3)反应要迅速,容易分离,操作简便。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除杂方法有:一、物理方法根据主成分与杂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沸点)上的差异来分离提纯物质。物理方法又有以下几种:1.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方法。如除去KCl中含有的少量MnO2,可先将混合物加到水…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要过量,且其生成物易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分离;除杂后既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使所要提纯的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提纯除杂目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接触到的物质多为混合物,要得到纯净物,就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除杂提纯。物质在提纯除杂时应遵循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被提纯物质的主要成份不能改变;(3)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物质除杂质时思考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主要成  相似文献   

8.
一、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1.混合物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而得到纯净物,并且恢复原样品。2.提纯:是把某种物质里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某种物质,提纯不要求一一恢复到原样品,但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除杂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相似文献   

9.
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类重要题型,其解题要点是选择除杂剂.一般来说,选择除杂剂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是除杂剂只与杂质(除去物质)反应,不能与主要成分(保留物质)反应;三是易于分离,一般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除去.对溶液类除杂题,因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根据“保留离子”和“除去离子”能快速、准确地选择除杂剂.  相似文献   

10.
朱卫 《初中生必读》2012,(Z1):60-61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选择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5.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诗经>中的"文"作为"文德"之义,是周人的创造,有特定的内涵是天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和襟怀,是人的品德的最高境界."文"起源于"赋",其中有远古宗教色彩,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二者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是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而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此教教义的主要成分。二者都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特色理论,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出版社书籍编辑工作中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是著作权纠纷问题,解决著作权纠纷应采取如下应对之策:签订出版合同;审稿中尽"合理注意义务";稿件加工整理中应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