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从我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二号”、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见证这些足迹的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  相似文献   

2.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有什么特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成果,有着诸多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张延赐 《物理教师》2006,27(5):14-16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几代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攀登,先后研制发射了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和6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  相似文献   

4.
大师与追星     
一次机会,使小编我得以近距离感受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风采——大师的风采。“发轫”,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有趣而让人钦敬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许多“第一”,都融入了戚院士的人生历程: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导弹,进行第一枚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设计,担任研制第一颗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在临近花甲之年,由卫星总设计师转而出任载人航天飞船总设计师,又一次在全新领域拼搏,并再次铸就我国太空探索事业的辉煌!戚院士给我们介绍了神舟飞船研制的过程。飞船由中国人设计,中国人制造,完全…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09,(9):44-45
戚发轫1933年出生在辽宁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只知道自己是满洲国人,是二等公民,受到的是“皇化”教育、奴化教育。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了大连。戚发轫要上中学了,第一堂课,老师给他们讲: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沈阳被炸,丹东被炸,  相似文献   

6.
微言微博     
天上有1000多颖卫星在工作,中国有100多颗,占十分之一,已经很了不起。欧洲占10%多一些,美国占40%。——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表示,尽管中国目前在航天事业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很快就可以赶上(重庆晓杰荐)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电教》2003,(10):4-5
“飞船着陆成功!”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扬声器里传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专程前来观看飞船回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  相似文献   

8.
汪忠淼 《物理教师》2009,30(11):38-39
曾经有学生问起:“在人造卫星上或者在神舟飞船上向太空中抛掷石子,宇航员看到石子是怎么飞行的?”笔者思考以后,所得答案竟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9.
“神六”飞船上共装有56台各种发动机,对飞船进行变轨、轨道维持、姿态控制和着陆反推。这些推力大小不同的发动机,分布在飞船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的不同部位,就像飞船的“船桨”,既可控制飞船的轨道、姿态,也可控制飞船的速度。当神六返回时最后工作的发动机是反推火箭,4台反推火箭要在飞船即将落地的一刹那点火,是航天员落地前为飞船所提供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下面就从物理学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神六”飞船的变轨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0.
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中华大地腾飞,第一位中国航天员驾驶飞船遨游太空。此刻,中华儿女为之欢呼自豪,世界各国为之瞩目赞叹。这一光辉成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载人太空飞行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03,(2):26-27
世界的目光再一次会聚中国。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是夜,神州升起最亮的星。忆往昔。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明代万户飞天的壮举,中国人的太空梦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现在,随着运载火箭、飞船的研制和连续4次发射,中国人造访“天宫”的历史性时刻为期不远了。看2002。从“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到“海洋一号”与“风云一号C”一箭双星顺利升空;从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到上海成功取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2002年可谓中国盛世盛年。本世纪,世界升起最亮的星,那…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10月 15日 9时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飞船绕地球 14圈以后 ,于 10月 16日 6时 2 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 ,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 !是中国人的自豪 !“神舟”飞船发射、变轨、漫游和返回着落的全过程 ,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 ,更体现了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体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一、“神舟”飞船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 ,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向导 .科学发展的过程 ,深深地蕴涵着科…  相似文献   

13.
修涵 《神州学人》2003,(11):38-41
这位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资深航天专家表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本身不是目的,研制、发射飞船都是为将来的空间站服务。“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神舟’飞船将发挥两大作用。”戚发轫称,一是作为“公共汽车”往返于天地之间,将地球上的人和设备送上太空,再把太空中的人和实验成果送回地球;二是成为空间站的应急救生系统,飞船停靠、守候于空间站旁,相当于一艘救生艇,必要时可将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及时送回地球。谈起已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神舟”三号飞船,爽朗随和的戚发轫就像在说自己孩子,亲切而自然。他介绍道,“神舟”三号飞船拥有13个…  相似文献   

14.
本期特别栏目,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奖励基金技术科学奖。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月10日凌晨,地处中国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架,环抱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就像一尊巨型礼炮,遥望苍穹。火箭顶部是“神舟二号”飞船。飞船两侧,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分外夺目。 时至子夜,气温降至零下13℃。在“三九”严寒季节发射航天器,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防寒措施,并专门研制了自动升降温系统,保证推进剂的储存和加注合乎规定的温度要求。 “30分钟准备!”随着指挥员清晰的口令…  相似文献   

16.
鲁晓冬 《宁夏教育》2005,(12):37-37
飞天梦圆的中国人,下一步要让“神舟”飞船飞向哪里?中国著名航天专家庞之浩先生为我们列出了一个有很多个解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01,(3):24-25
“神舟二号”飞船准确入轨后,年轻的飞船总指挥袁家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不禁轻轻地仰头一合眼,帅气的脸上仍情不自禁地留着会心的浅笑。  相似文献   

18.
夏彤 《物理教师》2004,25(5):57-60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约2l小时,顺利完成了从发射、变轨、运行、回收的任务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实现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的整个飞天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成为中学物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通过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搭载,犹如一柄利剑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划破长空,再度飞天,将中国宇航员送人太空.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地球     
2193年,住在火星上的我决定回到我的祖星地球上看一看。 我登上神舟飞船,一眨眼便到了中国造的“嫦娥号”飞船对接站。对接站就是接待站,我站在接待站中心广场上,只见天空中一辆辆汽车急速驰过,人们悠闲地谈笑着,快乐极了。当飞船飞到故乡昆明上空的时候,我向下一瞧,发现昆明变化真大啊。它焕然一新,已不是从前那个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的城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