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知识创造活动中知识共享空 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共享空间的学科丰富度,促进知识创造提升绩效。【方法/过程】通过调研的方法 获得被访者知识创造活动的原始数据资料,构建以被访者为中心节点的个体中心网络,将学科属性映射到网络中, 分析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分布特征,并提出提升知识创造绩效的策略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科技 人才的知识创造活动存在一定的隔离性,共享空间的跨学科需求高于跨学科资源,互喻模式对共享空间的学科多 样性具有促进作用。【创新/局限】针对硕士研究生层面的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尚属首 例,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因素并未穷尽考察。  相似文献   

2.
葛宝山  崔月慧 《情报科学》2018,36(2):153-158
【目的/意义】知识是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而企业所嵌入的外部社会网络是获取知识的重 要渠道。【方法/过程】以知识共享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界定了知识内涵并归纳了知识共享与社会网络的特 点,并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新创企业知识共享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系特征对网 络内成员间知识共享过程的重要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新创企业需要重视知识共享的作用,以扩充自身知识 储备,并强调新创企业需构建并参与到社会网络中,利用外部社会网络关系来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与质量,对企业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文秀  陈果  岑咏华 《情报科学》2017,35(11):55-60
【目的/意义】网络社区已经成为用户分享知识和信息、交流互动以及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 式。揭示网络社区的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特征对提高其知识交流和共享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 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可视化方法,在构建并分析“经管之家”用户关系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讨论该用户关系网络中 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的行为特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处于结构洞的活跃用户、强弱关系的合理结构比例,以及 用户动机等是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欣  徐嘉徽 《情报科学》2020,38(2):151-155
【目的/意义】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推动了网络渠道中知识运动模式的重大变革,利用互联网环境来 完成知识组织与服务是满足大众知识需求的关键。【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知 识组织与服务的现状、特点及各主要因素的变化,在原有知识运动模式基础上重新构造知识组织与服务的模式,并 提出了该模式顺利运行的保障策略。【结果/结论】网络实践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组织与服务的适用模式,将促进 知识的有效运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唐厚兴 《情报科学》2017,35(6):164-170
【目的/意义】破解社会网络结构优劣之争对提升企业间知识共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社会 网络结构对知识共享作用、结构特征对知识共享影响、结构形态对知识共享影响、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 行了综述。【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往往基于社会网络结构外生的假设,且单纯以网络结构的物理形态特征来评价其 优劣是导致争论的根源。因此需结合内/外生结构理论,特别要考虑企业网络的社会属性,以及知识共享不同阶段 与网络结构的匹配性,才有助于解决争论。  相似文献   

6.
康美娟 《情报科学》2023,(11):162-169
【目的/意义】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完善企业知识库服务模式和方法,提升企业的集成创新优势。【方法/过程】基于市场需求,集成企业外部和内部知识,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以实现员工知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结果/结论】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推动企业知识库服务理论的深入发展,使企业知识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面向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局限】仅从理论上探讨企业知识库机理模型的构建,未实现企业知识库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和共生互利进行结合,可以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持续 进行。【方法/过程】采用生态学领域的共生互利的理论来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 享中的共生互利主体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共生互利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以及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 利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利的保障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环境有利于组织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识别影响知识整合的主要因素,对 提高组织知识整合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 知识整合模式及知识整合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对组织知识整合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会网络 环境下,网络关系、网络密度、网络资本都会对组织知识整合产生影响,要有效实现组织知识整合,应搭建知识整合 平台,创新组织文化,培养组织及组织成员的协作精神,提升组织知识整合能力,并建立完善的权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封伟毅  张肃  孙艺文 《情报科学》2017,35(11):50-54
【目的/意义】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整合与共享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 作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 知识整合与共享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机理模型,并从过程角度解释了模型结构之间的逻辑作用, 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立知识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共享是知识融 合与转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知识再创造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岩  韩复龄 《情报科学》2018,36(7):98-103
【目的/意义】为今后网络社群知识传播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过程/方法】本文将知识传播与生态学视 角相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出生态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在开放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模式。【结果/ 结论】对网络社群中的知识传播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总结了网络社群中知识传播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知识共享是知识在组织中循环流动和效用升华的驱动系统,帮助 企业在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方法/过程】围绕知识共享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影响因素和结果 产出等方面,对现有的知识共享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结果/结论】当前关于知识共享的维度划分存在分歧, 同时个体心理、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特征等因素均对知识共享存在影响;并且知识 共享对组织产出既存在直接作用也存在间接作用。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对知 识共享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译阳  姜珊 《情报科学》2019,37(4):109-115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事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最 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方法/过程】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社会网络知识共享管理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可视化工具具 体分析问题,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画出矩阵,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组织知识共享 交流图。【结果/结论】根据对网络交流矩阵以及仿真实验对社会网络成员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采用技术方法弥补网 络图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创造良好的知识交流、共享机制,积极鼓励组织知识管理者之间的知识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企业中,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对推动企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方法/过程】运用超网 络分析方法对某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分析,以科技创新团队的人员为节点,以科技创 新团队为超边,以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的次数作为超边的权重,构建基于加权超图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 作申请专利超网络,对所建的超网络模型有关拓扑结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构建基于节点扩散和超边扩散 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并对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最后分析 了影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知识共享的因素,给出了对策模型。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 团队知识共享的建设、实践及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的优化企业知识组织模式,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知识创造效益,以加快推进企业 知识生态化进程。【方法/过程】从需求分析与逻辑建模两个层面,构建模型的物理结构,利用数学分析与评价方法, 分析模型组配模式与知识生态化过程内在联系,从系统层面为企业知识创新与创造提供理论基础与操作规程。【结 果/结论】最后,得出企业知识种群的类生命体特征是知识种群得以进化和协同创新的驱动要素,为顺利实施企业 知识生态化战略奠定系统模型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汤淑琴  陈彪  陈娟艺 《情报科学》2018,36(1):141-146
【目的/意义】揭示中国转型情境下新企业知识共享与双元机会识别间的关系,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为新企 业构建双元型组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构建知识共享对双元机会识别影响的动态模型,并探讨投机导向在 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对309 家中国新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在创建和早期成长阶段,知 识共享积极影响双元机会识别;在创建阶段,投机导向积极调节知识共享与双元机会识别间的关系;在早期成长阶 段,投机导向消极调节知识共享与探索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对利用型机会识别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唐晓波  李新星 《情报科学》2018,36(3):125-129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逐渐成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的渠道,然而由于其具有社交性和知识性双重属 性,其知识共享的机制较为复杂。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改善社区中知识传播的效果与效 率。【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 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关系维度对于社区知识共享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构维度对于共享有明显 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案例库是以规范化方式存储记录网络舆情应对的知识及经验。作为整个案例推理的前提,案 例库构建关系到推理过程整体运行效率以及决策支持的正确性。【方法/过程】通过集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信 息,提取案例公共属性特征,以自然语言描述案例属性,运用本体技术构建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库表示模型。 【结果/结论】案例库本体模型的构建不仅为案例表达提供语义表示的正式方法,而且阐明了本体内部组织建构模 式,在案例结构规范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知识的重用频率,促进了其共享。  相似文献   

18.
齐莹  王向阳  李嘉敏 《情报科学》2022,40(5):173-179
【目的/意义】以创新网络为背景,从知识管理视角探究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为增强知识创造结 果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基于对知识类型和知识创造模型文献梳理,通过组织兼容性不同维度对不同知识创造 路径分析,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组织兼容性是知识创造的重要因素。 其中组织兼容性包括文化兼容性、战略兼容性和知识兼容性,知识创造类型涉及管理知识创造、市场知识创造和技 术知识创造;创新网络知识创造是通过组织兼容性到知识交换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其中知识交换和知识融合能 力对知识创造具有协同作用。【创新/局限】创新性提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并详细分析组织兼容性不同 维度对不同类型知识创造作用机理。但模型仅限于理论探索,缺少案例和实证量化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求国内科技期刊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机制。【方法】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方法,以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为研究对象,挖掘、分析并评价科技期刊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机制。【结果】 得到中国光学期刊联盟知识共享的整体网络特征和核心-边缘模型。【结论】 国内科技期刊联盟中存在集中趋势不明显导致约束力较低、成员间知识的不对称性加剧两极分化,以及联盟内部资源开发程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于改红  谢靖 《情报科学》2021,39(8):67-77
【目的/意义】通过对学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语义化组织,实现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关联发现。 【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基于全文知识网络的学术资源关联发现方法,设计了全文知识网络的模型和构建流程,以 Pubmed Central数据库中拟南芥(Arabidopsis)相关的520篇期刊论文全文数据为实验对象,通过全文解析和挖掘将 其分解为细粒度的知识,形成全文知识网络。然后利用SPARQL查询和RelFinder可视化工具从数字资源层、知识 单元层和知识对象层三个层次开展关联发现实验。【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组 织和挖掘,有助于发现不同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对学术资源的深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创 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揭示和组织并进一步发现潜在关联,局 限在于尚未开展大规模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