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对于实际公文处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文行文方向的划分应摒弃对于行政级别、权力关系静态认识上的误区。公文文种行文方向多向性,是公务处理活动复杂性的特点决定的。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应依据公务处理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结合行文隶属关系、职权范围,采用综合的、动态的灵活的方法。文章对现行法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逐一做了界定。  相似文献   

2.
郑莉 《兰台世界》2008,(5):51-52
所渭法定公文,它的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并同时实施,以下简称《条例》)中所规定的14种正式文种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所规定的13种正式文种:除去9个相同文种,两大现行公文法规共对18个文种提出规范化要求,南于这18个文种是党和国家在公文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现行党委、人大、政府、军队的公文管理规定,均未将计划和总结列入法定文种范围,而计划和总结实际是前四类机关工作使用的主要和重要文种,具备入选法定文种的条件.两文种的未入选,使公文管理规定与实际存在一定不符,它虽未对两文种的使用产生大碍,但不合逻辑,且影响多数人对两文种重要性的认识,所以,应修订现有公文管理规定,将两文种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港台公文文种设置使用与内地相关规范存在的四点主要差异 ,由此得出对于内地公文文种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政治制度频繁变化的影响,民国时期公文文种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从文书学的角度看,这些变化与调整也真实地反映出现代公文理念的形成过程。随着对公文认识的逐步清晰,民国时期的公文文种设置体系渐趋合理,其探索过程对我国现代文书学理论和文书工作实践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机关公文文种的增删嬗变,必须遵循时代性、理事性、广域性和精准性原则.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在文种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瑕疵:"适用对象"模棱两可,"适用范围"边界不清,"适用情形"交叉重叠,"规范功能"超越本意.基于此,本着整合、规范要求,提出机关公文文种未来的改革路向为:坚持多标合一,实现法规体系、管理的一元化;坚持适度扩充,推进文种类型、数量的多样化;坚持清晰表达,强化适用对象、范围的精准化;坚持规范管理,减少实践异化、衍变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7.
从1951年到2006年的55年内,中国内地的行政公文文种体系先后有5次大的调整。其中调整比较频繁的是上行文种;从文种的增删和同一文种适用范围的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和经济体制转变的轨迹。未来文种的设置会更多地考虑民众的喜好与否;下行文种将会逐步减少,行文方向不确定的通用文种将会逐步增多;法定文种会越来越多;对误用、错用文种的查处力度会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赵颖  罗艳丽 《档案管理》2021,(5):113-116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为重要文书史、党史研究文献,本文通过纵向的历史演变和横向的文书种类变迁进行研究,分析文书改革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发展的重要节点;公文文种的由繁趋简和公文功能的交叉重合是边区政府公文的显著特点.简化公文文种、规范公文程式、规范公文用语和改革公文处理制度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 文种,即为概括表明文书的特性与使用范围而赋予每种文书的统一、规范的名称。正确规范地选用文种对公文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选用文种,公文写作才能实现规范化,文件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维护。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文种的使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建议和设想,笔者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观点:分级规范使用文种。 主要见于岳海翔《关于公文文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0 年第…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行政公文中,命令(令)、公告、决定以及通知都可用于十部职务的任命或者免除.但由于作者的权限不同,以及职务任免后要求知晓范围的差异,在上述公文文种的使用中,有必要甄别它们的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对于干部职务任免的文种选用问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件写作实践的角度,对政府行政活动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个问题的解决从文件写作角度提出了一些方法,个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组容易混淆的公文文种,在对照它们的用途、找到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从文件名称和结构、公文写作、公文办理和管理方面,将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比较,探究其中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文开头的要素构成着手,对公文开头方式的形成及与公文整体写作思路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概括出九种公文整体写作思路类型,并对公文开头方式的适用情况作了探索性解读,以期能对公文开头的写作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为公文写作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公文“少而精”是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也是精简公文的目标.要解决公文数量过多而质量下滑的问题,应当控总数,把准“确有必要”,杜绝升级发文、压缩事务文书;减份数,确定主送机关、限制抄送机关、改进传输方式;限字数,坚持“一文一事”,做到表达简括、力求语言精练.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有档案价值鉴定系统的问题,分析了电子文件价值鉴定的特点及其实现智能鉴定的可行性.以电子公文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业务知识库,借助信息雷达、文本挖掘等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文件智能分析的鉴定模式,并提出运用该鉴定模式的六大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吴静  王萍 《档案管理》2020,(1):100-102
清政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三个不同时期,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助、制衡和新型合作形态的建立。公文是政府权力的外在表现,其程式和内容可以直接反映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思路和手段;行业协会商会亦可通过公文表达其观点和立场。研究不同时期政会间行文演进情况,进而对政会间新型关系下的行文方式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支持向量机在文本自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晓宇  梁静国 《情报学报》2006,25(2):208-214
针对数据挖掘中的文本自动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构造了可用于多个模式类识别的多层级连式SVM模型,该模型可完成对多个模式的分类识别。根据训练样本的分类体系完成对模型的构造之后,即可应用于实际文档的自动分类。文中给出了该模型的构造及应用的方法,用两种核函数作为内积回旋方案,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部分文档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纸张,到公元404年东晋桓玄以诏令的形式肯定纸张,沿袭上千年的简牍书写材料被纸张所代替。在这以纸代简的300年间,书信和书籍最先使用纸张,其完成时间在东汉末年。官文书以纸代简要迟缓一些,至东晋才告完成。其中案牍文书、簿籍文书分别在西晋和东晋实现了转变。一种新的官文书书写材料代替另一种官文书书写材料,需要新的书写材料性能良好、实际应用富有成效且时机成熟。这对于今天电子文件代替纸质文件也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我国公文的缮写程式,诸如抬头方式、字体程式,在"公文革命的呼声"中经历了一个由承袭而删汰、简化、改良的历史递嬗过程:由繁趋简,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这个演进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工具化、平等化、科学化的现代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