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校长要"引领教师成长".这个"成长"理所当然地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李镇西校长在一篇博文《要搞真科研》中说:"六年来,学校的各种事务都是书记和副校长们做的,我只做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而且我这件事自认为做得不错,很有成就感,因为的确有一大批老师在我的帮助下成长起来了!"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认为校长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就是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给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卢施宗 《考试周刊》2012,(19):24-24
新近试行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专业化标准.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的前提是学会做研究,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我行进在教学之'路上,回顾走过的这段路有苦闷仿徨,有探索追求,更有反思进取,现将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梳理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回首教学生涯,我发现我的语文专业成长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可用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三境界"来概括.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那时我刚走上教师岗位,对教师的专业化认识不深,我认为教师就是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4.
如果"春蚕""蜡烛""守巢人"的意象表达不出教师的成长和幸福;"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概括不了教师全部的专业行为和职业信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桂冠映照不出教师的生活情趣和偶尔的迷茫困顿……那么多元时代"新型教师"还可以与"信仰""成长""魅力""情趣"等等走得更近。一、教育信仰:新型教师的"动力之源"有人曾问三个建筑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砌砖。"第二个回答:"挣钱。"第三个回答:"建造世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的第四条"引领教师成长"中,从第31条到第40条共制定了10条标准,包括"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三个方面。作为县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者,我深知校长在引领教师成长上所起的作用,正如《校长专业标准》中指出"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教师的发展需要平台。阅读《江苏教育》教师发展11月刊,感觉这里就是个开放的"主题论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叙述着自己的成长故事,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智慧:蔡明老师的生态教育团队,讲述蔡明老师通过"逼"人反思成长法,五年间打造了一支"生态教育"教师团队,成为区域名师的"孵化器",他们的成长也印证了非洲那句谚语——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论坛""研训实践""方法论""观点参考"等栏目呈现的一个个鲜活案例,让我们看到:"改变"是生命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在校内外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许多的公开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模仿名师,甚至是照搬名师。"仿名师上课"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但如果止步于"仿名师上课",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不会走得很远。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2018年第14期《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中的《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我的成长故事》一文,周智宁老师回顾了自己先后任教4所学校,从普通老师成长为江苏省思品学科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周老师的成长经历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偏僻村小的历练;度过了"行是知之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来自"内心的需求"和"外部的支持"。对于渴望发展的教师需要这样一个"场",可以互相交流,彼此鼓励,一起思考,共同成长。阅读《教师发展的生态教育团队样本》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蔡明老师由"独乐乐"到"众乐乐",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徐芳、顾云良、徐艳霞三位老师的文章,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在一个有价值追求的团队中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魂,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推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品质,校园文化建设更是现代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三年来,我园在《指南》背景下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探索研究,使我园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幼儿园成为师幼自主参与、身心愉悦的成长"家"园,幼儿园打造的良好的"家"文化逐渐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比任何教材、任何设施都有力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发展、学生发展都有赖于教师的发展。江苏省无锡市厚桥实验小学在探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过程中,以"重要他人""活动平台""内驱力"为抓手,以此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推进学校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孙晓明 《辽宁教育》2012,(18):53-56
"十二五"伊始,金州新区把东北师范大学的国家级重点课题《数字化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研究》和我区的教师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其目的是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工作走上科研之路,为提升校长的办学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大课题之下,确立"开放教育"校本课题,积极探索"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意在变教师以"教"为苦,学生以"学"为苦为"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幸福",让师生走上追求幸福教育之路。一、构建开放教育"一主两翼"课程体系,让"出色"变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成长的根主要在学校。本文对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三个方面做了分析,指出教师专业成长要走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经常反思、勤于动笔之路,同时结合管理实践,提出管理者要创造学习氛围、营造研究氛围、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建立教师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论文写作。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论文?很多教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2018年3月的《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中,一组题为《找寻"适我"的教育写作之路》的文章满足了教师的需求。从寻找适合自我的写作方式开始,到如何选题、如何处理做与写的关系、如何构建框架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暑假,上海13万教师过得格外充实和愉快,因为出台于暑假伊始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为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从此,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些学校的个体行为,"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9币成长的场所",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共识。如今,教师队伍的建设大环境让人欣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帮助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暑假,上海13万教师过得格外充实和愉快,因为出台于暑假伊始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为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从此,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些学校的个体行为,"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9币成长的场所",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共识。如今,教师队伍的建设大环境让人欣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帮助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暑假,上海13万教师过得格外充实和愉快,因为出台于暑假伊始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为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从此,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些学校的个体行为,"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9币成长的场所",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共识。如今,教师队伍的建设大环境让人欣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帮助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暑假,上海13万教师过得格外充实和愉快,因为出台于暑假伊始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为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从此,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些学校的个体行为,"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9币成长的场所",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共识。如今,教师队伍的建设大环境让人欣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帮助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暑假,上海13万教师过得格外充实和愉快,因为出台于暑假伊始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为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从此,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一些学校的个体行为,"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9币成长的场所",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共识。如今,教师队伍的建设大环境让人欣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帮助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20.
<正>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平台,也是最常态化、最有效的形式。近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高效课堂"为抓手,借助"校本研训""模式创新""片区交流""青蓝工程""课题研究"等多元化手段,把校本教研工作做"强"做"活",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有力保障。一、注重校本研训,锤炼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