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常见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对于规范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既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通过估价的过程可以明确企业价值提升的方向,因而是对企业价值的最好的衡量手段。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指出企业提升价值管理的途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会计披露要求的进一步完善,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评估方法将在价值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对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综合性的、动态性的评估过程。资产评估主要评估的是企业的现有价值;收益与现金流量评估主要评估的是企业的未来价值。对资产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对收益与现金流量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收益贴现模型、现金流量贴现模型、评估企业未来盈利和投资机会的价格—收入比值法,以及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倍率法。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价值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企业价值的产生源泉,并对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提出了运用经济增加值(EVA)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思想,并给出了可以实际操作的EVA评估模型,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利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适用性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月琴  冯耕中 《情报杂志》2002,21(10):29-30
由于新兴行业特有的高度不确定性的竞争规则的改变,使得新兴产业的评估变得更为困难,由此而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价值评估方法,有的评估方法甚至抛弃了基本的财务理论基础。本文运用经典的现金流量贴现法(DCF),辅以行业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和概率加权的情景分析,对网络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并指出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其它新兴行业。  相似文献   

7.
方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54-255
折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在价值的比率。企业价值评估实务的现金流量法中确定折现率的方法需根据现金流量的不同性质,选取对应的折现率,主要方法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间接法)和权益资本成本(直接法)两种。本文探讨了两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参数选取的注意事项,以及在资产评估实务运用中参数选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往往含有不确定性,由于传统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不能有效评价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各种投资机会给企业带来的新增价值,实物期权在企业项目价值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实物期权的种类,进而通过实例,分别利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研究了实物期权在企业项目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根据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评估企业价值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引入了托宾Q指标,由于该指标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在企业的应用性大为增强,被广泛用于企业价值管理的研究中去。但在我国的应用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的企业外部产权交易和企业内部投资、融资等活动都离不开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成了企业管理层和资本市场各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市场比较法和现金流量法各自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为不同的企业找到尽可能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旻 《预测》2001,20(6):44-47
本文对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对我国沪市公司公布的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将非预期会计盈余和非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单独和同时与累计非正常报酬率建立回归模型,分别采用混合样本和年度样本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证明: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都能提供决策信息,并且两者的信息含量之间存在差别,互为补充可提高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盈余项目细分与经营现金流量预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光  张俊瑞  王丽娜 《软科学》2010,24(1):135-140
利用1998~2007年提供完整财务报告信息的499家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对盈余项目的层层分解,发现经营现金流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随着项目分解而提高。此外,还发现用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衡量时经营活动业绩均不佳的企业,现金流量难以预测,业务较好的企业容易预测。  相似文献   

13.
王宛秋  邢悦 《科研管理》2021,42(4):82-91
技术并购后,企业需要通过研发活动促进技术的吸收和整合,但研发资金却常常受到由于并购导致的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的制约。这时,创新补贴可能成为企业弥补资金不足的必要补充。论文以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创新补贴对并购后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的直接激励效应;财政补贴则是通过降低金融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间接地发挥激励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吸收能力理论,为政府的创新补贴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试错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科范  彭华涛 《预测》2005,24(2):34-37
本文分析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微观机理,建立了社会网络试错过程中的信号示意与试错模型,得出了创业企业犯两类错误的概率表达式;建立了网络个体价值评估与试错的模型,并得出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构建中试错成本最低时对网络个体有效价值的贝叶斯估计以及最低损失值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企业价值细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彦群  刘习勇 《科研管理》2001,22(6):135-143
本以企业价值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这一计量模式为逻辑起点,从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出发,试图构建企业价值细化指标体系,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企业价值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综合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是项目投资决策中两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传统的NPV和IRR的计算存在固有的缺陷,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基于再投资假设和对项目现金流的重新分类,综合地修正了NPV和IRR的计算模式,使它们更加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存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利用带隐变量的Credal网络对企业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以反映企业科技竞争力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并能提供对企业科技竞争力的预测和诊断.建立了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的通用Credal网络模型,并结合算例,采用枚举法阐述了具体推理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雷汉云 《预测》2012,31(3):65-70
通过构建企业资产价值的融资决策局部均衡模型,提出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违约风险选择的框架。当现金流依赖当前的经济状况时,有利于企业调整违约和融资政策以适应经济状况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本文的模型证实了企业债务水平及杠杆比率的逆周期性,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对企业债务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翘楚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22-1032
摘要:在Aghion企业投资结构周期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现金持有对融资约束存在时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分析了融资约束和现金持有对企业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机理,并用2005-2014年世界97个国家和地区17022个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一,不考虑融资约束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R&D投资的周期特征不显著,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呈现逆周期特征。二,考虑到融资约束,无论中国、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均逆经济周期,但高融资约束只会使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变为顺周期,且高现金持有对R&D投资的周期特征影响不显著,而发达国家企业的高现金持有确保了R&D投资的逆周期特征。三,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仅在繁荣期存在逆周期性,低迷期由于过高的流动性风险停止R&D投资,从而R&D投资无显著周期性且高融资约束不会在低迷期显著影响R&D投资,而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在繁荣期和低迷期均具有逆周期性;高现金持有在低迷期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R&D投资均无显著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资金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财务决策中价值评估模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明  胡志颖 《科研管理》2006,27(2):140-144
本文以财务决策中的价值极大化原则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在我国目前的财务决策环境下价值评估模型的选择,认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是最现实、最合适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