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拼正方形     
小朋友们,你们能把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拼成一个面积不变的正方形吗?根据剪拼前后“面积不变”这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9×4=36(平方厘米),36=6×6,所以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解几何形体的题目时,据题剪拼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根据题目叙述要求作出草图感知表象;剪下草图建立表象;根据剪的图形拼出新图,从而获得解题思路。这种据题剪拼的方法简单易行,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发挥作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解几何形体的题目时,据题剪拼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根据题目叙述要求怍出草图感知丧象;剪下草图建立表象;根据剪的图形拼出新图,从而获得解题思路。这种据题剪拼的方法简单易行,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发挥作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空闻观念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⒈解题注意点⑴“剪”就是从图形整体到部分,要注意剪去的图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⑵“拼”就是从图形部分到整体,看准要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⑶要注意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⒉举例 ·趣味数学·答案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⒈⑴④⑵④⑶③⑷⑤⒉⑴②⑵③⑶②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5.
<正>图形等面积剪拼问题在不少地区的中考题中都有所涉及.这类题充分考察了学生剪、贴、拼、探、猜、思、算等探究能力,带有浓厚的数学活动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大难点.在学完了"勾股定理"之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图形简拼,尤其是正方形的剪拼问题的操作经验,但这对于解题还远远不够.从教师层面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发表的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比较重视如何将矩形剪拼成等面积正方形的问题.事实上,有  相似文献   

6.
图形的剪拼     
1.解题注意点 (1)“剪”就是从图形的整体到部分,要注意剪去的图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就是从图形的部分到整体,要注意要求拼成一  相似文献   

7.
<正>图形等面积剪拼问题在不少地区的中考题中都有所涉及,充分考察了学生剪、贴、拼、探、猜、思、算等探究能力,带有浓厚的数学活动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大难点.在学完了"勾股定理"之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图形简拼,尤其是正方形的剪拼问题的操作经验,但这对于解题还远远不够.从教师层面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发表的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比较重视如何将矩形剪拼成等面积正方形的问题.事实上,有了这些准备,我们可以将任意的多边  相似文献   

8.
考操作题     
一次数学考试,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要求用这张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纸盒的容积越大越好。评分标准是:只要做成记觎分,最大的记100分,其余的按大小记分,每个档次相差5分。学生用带来的剪刀、铅笔、浆糊、明胶纸等工具材料,饶有兴趣地剪啊、拼啊,做出了许多容积不一的纸盒,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如右图):这道操作题实际是最优化问题,但不要求学生去记忆最优化的概念,而是通过操作,学生由观察、思考得出如何剪拼纸板,才能使纸盒的容积大一些。我们发现第二种方法,纸板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图形变换是数学中的常见问题,经常出现在智力竞赛和数学游戏中,下面两个剪与拼的问题就属于此类,解题时不能单凭猜测和尝试,需要一点数学知识、经验和机智。  相似文献   

10.
体验数学     
体验"再创造".教学"圆的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成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这道题似乎无从下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经历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不一会儿,学生便自主探究出:"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王燕 《河北教育》2000,(1):33-33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巧数方格,蕴伏规律。 引入新课后,首先是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出示一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如图: 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12.
在四年级的练习题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部分教师认为本题在小学阶段无法解答。笔者不以为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本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题目:如图①所示,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对角线的长度为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般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然后用“长×宽”来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由题目告诉我们的两个条件,在小学阶段不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因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无法直接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但是,我们可以剪出这样的两个长方形,并沿…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除了要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解答。题目1:要剪27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用边长1分米的大正方形来剪,够不够?若不够,还差多少个?分析与解:可以实际动手剪一剪。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要把边长是1分米的大正方形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一排可以剪出10÷2=5 (个)小正方形,可以剪出10÷2=5 (排),最后能剪成5×5=25 (个),还差27-25=2 (个)小正方形。  相似文献   

14.
Riddle     
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剪一剪,拼一拼,动动脑,你都可以知道答案哟!I’m an animal.A lot of people like me.  相似文献   

15.
几何作图题、折叠题是中考常考的题型,同学们对此不是很陌生。此外,2004年中考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剪拼题。这类题新颖、灵活、开放,着重考查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探究的能力,但令很多考生不适应,失分多,甚至让一些“尖子”望题兴叹。解答此类问题不能单靠“冥思苦想”,最好的办法是动脑—动手—探索—发现。动手在纸上画一画,用纸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没有剪刀,用手撕代剪也行)。解题的思路往往就是在“动”中得到的。以下给出一组2004年中考题目,请同学们先不要急于看答案,而是先“动手”自己做,再总结一下,这些题考查…  相似文献   

16.
将一个平面图形剪成数块,然后拼成另一个与它等积的平面图形,这就是图形的剪与拼。这类问题在小学、初中的一些智力赛题以及升学考题中也常出现。对于这类题目,切勿胡乱剪来,否则事倍功半,难于奏效。经验已经证明,针对题意,充分应用所学过的几何知识,具体而又精确地计算一下,再根据所需长度,细细剪来,并认真拼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简言之,解这类题目,应遵循“一想、二算、三剪、四拼、五验”的思路解题才好。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剪拼图形问题,实际是几何学上的面积问题.但是,计算面积并不难,剪拼的技术可不简单!一般来说,解决这类剪拼图形问题没有法则可循,而要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直觉、机敏和创造力.本文从一道中考题入手,来谈谈如何将矩形剪拼成正方形的问题.例1(2011年天津中考题)如图1,有一张长为5、宽为3的矩形纸片ABCD,要通过适当的剪拼,得到一个与之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8.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19.
讲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时,学生经历了体积公式的猜想、操作验证,明确了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知道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于是在应用环节时,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圆柱通过剪拼,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6厘米、5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上示范指导课学四边形这一课时,我打算以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的操作作为探究的背景,以“实验不等于证明,剪拼量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为探究的深层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去理解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