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军的风采     
这本书对奥运历史上最出色的1000名运动员和他们辉煌、难忘的时刻做了回顾。本文摘自该书。邓亚萍虽然仅拥有1.50米的身高,但她绝对是世界乒坛的巨人。20世纪90年代,中国选手邓亚萍是世界乒乓球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她一共获得4次奥运会冠军(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各两次)和9个世界锦标  相似文献   

2.
栾菊杰     
击剑运动员栾菊杰。江苏南京人,生于1958年9月。1973年进入南京市公园路业余体育学校学习,1975年进入江苏击剑队。1978年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获亚军,是1901年以来首位进入该项赛事的亚洲选手。1978年获第八届亚运会女子花剑冠军。1979年获第四届全同运动会女子花剑冠军。1981年获第三十六届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亚军。1983年在第六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获冠军,  相似文献   

3.
钟合 《新闻世界》2008,(2):31-32
邓亚萍拥有四枚奥运会金牌和几十个世界冠军,退役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担任职务。2004年邓亚萍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林志刚结婚,并于2006年产下一子。  相似文献   

4.
邱钟惠同志是云南腾冲人,她在1961年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举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是我们云南的骄傲。  相似文献   

5.
3月9日、10日两天,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举办了1982年乒乓球联赛,18个男子队,14个女子队,经过82场紧张、友好的比赛,人民日报社获得男子队冠军,新华社获得男子队亚军。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夺取了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冠军。在此我们选择的报道时间段主要是11月12日到11月27日亚运会开幕到闭幕的16天时间,以  相似文献   

7.
庄则栋,我国男子乒乓球著名运动员,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连续三届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扛鼎人物。  相似文献   

8.
一位诗人曾写道:青春的魅力,应该叫枯枝结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在群英荟萃、具有世界水平的亚运会女乒赛场上,中国队17岁的小将邓亚萍遇险不乱,处变不惊,挥动球拍,像一团青春的火焰在球台前欢腾跳跃。她以大智大勇,奋力拚搏,胜利夺得亚运乒赛三金一银。“邓亚萍的精神状态在关键时刻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许绍发作如是说。“邓亚萍在比赛中表现非常出色。”一向出语谨慎的中国女乒主教练张燮林高兴地说。“中国男队缺乏邓亚萍那样扭转局势的人物。”中国万乒主教练郗恩  相似文献   

9.
张山 《档案天地》2011,(3):6-10
广州亚运会上的一杆"老枪" 20年前,我第一次走上亚运会的赛场,那时,我与队友们一起成为了北京亚运会女子双向飞碟的团体冠军,还夺得个人冠军.20年后的2010年,我这个42岁的老枪又出现在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9月25日一版刊登的亚运会消息,副题是:《我乒乓球男队在团体赛中失利》;同日三版体育专栏的头条新闻的标题是《亚运会爆出大冷门中国乒乓男队丢失团体金牌》,标题字号之大超过其他得金牌的报道。这篇报道第一段说:“今晚,南朝鲜乒乓球男队,在汉城大学体育馆数千名观众狂热的喊叫声中,以五比四把世界冠军中国队拉下马,为夺取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铺平道路”。最后又写了失利原因:“对困难估计不够”、“未能打出水平”、运动员“过于紧张”。文中还赞扬南朝鲜运动员“发挥了较高水平,发球和发球抢攻尤其出色”。长期以来,我们的报纸在体育报道中,绝  相似文献   

11.
罗忆  黄敏  潘峰 《湖北档案》2016,(7):21-23
赵芸蕾是中国羽毛球队的一位传奇人物,在女双、混双、团体屡次登顶.2012年伦敦奥运会,赵芸蕾分别搭档张楠、田卿拿到奥运会混双、女双冠军.2014年,赵芸蕾携手张楠勇夺仁川亚运会混双冠军,搭档田卿荣获世界锦标赛女双冠军,成为羽毛球史上第一个“双满贯”得主.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9月24日,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组合邹佳琪与邱秀萍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在历届综合性运动会报道上,首枚金牌一直都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同时段开赛的数个赛事,选定最有可能产生首金的赛事,需要媒体记者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本文借助框架理论建构本届亚运会首金报道框架,从首金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内容等维度对国内主流媒体杭州亚运会首金报道展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9月25日一版刊登的亚运会消息,副题是:《我乒乓球男队在团体赛  相似文献   

14.
限制海外兵团,限住了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悬念。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于3月2日在广州结束,男女冠军都是中国。怎样破解中国一枝独大的局面,困扰了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多年。从改大球到改11分制,所有被认为为限制中国的改革措施最终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5.
征战     
《新闻天地》2008,(9):12-13
谭飞虎 参赛项目:水球 1987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94年衡阳市少体校游泳训练。曾获2005年第10届全运会亚军和2006年多哈亚运会水球冠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前:个人利益与集体荣誉矛盾一触即发 2002年,中国网球在釜山亚运会上破天荒地全面溃败。李芳退役,易景倩、李心意等队员也状态下滑,女子网球彻底陷入低潮。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北京男篮和女篮,那是中国篮坛的两颗璀璨明珠。1956年7月,北京男子篮球队和北京女子篮球队相继成立。同年10月,新中国第一次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第一届全国篮球甲级联赛上,北京男子篮球队、北京女子篮球队,双双荣获冠军。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男女篮都是国内顶尖  相似文献   

18.
在广岛亚运会上,日本新闻媒体炒得比较火的是“马家军”。它们宣称在亚运会的田径场上,中国的“马家军”刮起了旋风。继张林丽夺得女子3000米赛跑金牌,破亚运会纪录之后,曲云霞、刘莉力克群芳,荣膺女子800米赛跑冠、亚军;王军霞在女子万米长跑中折桂;“马家军”男选手孙月鹏、穆维国又分别获得男子3000米障碍和800米决赛的冠、亚军。内比奥洛在广岛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人使世界田径运动进入了崭新时代!”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会见刚从广岛载誉归来的国家体委训练局教练员时说:“金牌运动员是金牌教练员训练出来的,要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和亚运会真的有缘,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就是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此后每一届亚运会我都到一线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作为组委会新闻部工作人员参加报道)。我见证了中国体育日益强盛、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六连冠”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釜山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同日而语。从釜山亚运会报道也反映出我国体育新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23):13-17
或许是月前中国男单在巴黎世界锦标赛的完败,直接引发了这次中国男乒教练组的调整。对刘国梁而言,从世界冠军到男乒教练再到全面负责中国男乒的主教练,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今年仅27岁的刘国梁,在当运动员时期,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和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单打、双打和混双等11项世界冠军于一身,是世界乒坛第一位名副其实的男子“大满贯”得主。眼下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正努力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水平。 因其年龄,这次调整引发了空前的关注和争论,不过这也正是此次调整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