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土壤资源形成特点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全市丰富多样的土壤资源是3000多万山城市民,尤其是2000多万农业人口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本从形成特点、分布规律和区域差异几方面对重庆市的土壤资源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本市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个人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争论很多,这反映出年龄因素的复杂性。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探讨儿童与成年人各自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3.
浅谈区域条件分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区域条件分析问题李纯才,吴琼区域条件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地域是在区域诸条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分析评价区域条件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诸条件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或四大系列),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区域差异是一重要的地理规律,主要表现在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差异和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是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皖江城市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区域分异,有助于认识皖江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和制约因素,制定皖江城市带总体协调发展的规划,实现皖江区域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表明皖江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中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由于经济因素、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形成。要实现皖江城市带的综合发展,需要切实考虑各城市的特点,形成总体合理布局,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新建区域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区域高校的使命。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服务、科技经济服务、教育化服务等方面。学科是实现各种服务职能的具体承担。新建区域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动和深化专业、课程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新建区域高校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大气降尘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重要城市之一的西安市,大气质量差,降尘问题尤为严重。经过长期观察、观察表明, 西安市大气降尘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引起。本对三种成因的形成机理做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并提出了改善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优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气科学     
《数学教学通讯》2009,(7):81-81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各种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发展、规律等。运用科学实验、气象观测、数值计算、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组成大气的成分及其分布和变化、大气风速、温度和气压等要素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及大气的基本性质和主导状态的运动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  相似文献   

9.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对流层大气主要依靠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愈接近地面,空气受热愈多,反之愈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递减规律是:每七升100米温度下降0.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等化学组分及其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丰富和完善对气候变化过程的科学认识.方法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结果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为复杂的科学问题之一,从自然角度分析,大气中的化学组分和化学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气的自净作用、区域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结论大气颗粒物和氧化剂是我国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的关键性污染物,在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其直接和间接气候效应的分析,可以为制定减小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具体措施为: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掌握建立规律的思维方法、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理解应用、形成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物理规律建立的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了把物理学史渗透到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样做有助于物理规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既有利于学生受到物理学思想方法论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替代不仅具有简化句子、避免重复的功能,而且还有修辞、衔接上下文的作用,掌握替代的形式和规律,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水平。主要阐述了替代的一般性规律及替代词DO和DOSO用法上之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分析综合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全称,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也是新课程地理教学中一种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对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观题大多是以区域地理为材料,灵活运用系统的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综合分析或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并进一步通过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间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特点之一的区域性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物理课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诸城市教研室魏长庆诸城市万家庄乡吕兑初中张彦伟观察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物理实验,使我们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具体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有助于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九年制义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政策的影响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区域性经济差异。本组文章分别从如何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如何实现中部经济的崛起,如何发挥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这组文章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它使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 ,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以前在讲授这节课时 ,常把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不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实际上这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前后衔接 ,是一体的。我在讲这节课时 ,为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有助于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  相似文献   

18.
“木工造型区”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于自然物——木为主要材料开展的一切创意活动,是我们幼儿同区域活动的园本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天气和气候     
陈茜 《新高考》2004,(10):i001-i004
从大气热力作用过程来看,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的强弱、大气的削弱作用和温室效应的强弱、下垫面状况等。这些因素时空变化的差异产生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 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重点 )。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了解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概念。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重点 )。2 能力目标 :通过绘制和分析大气运动原理立体图式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培养理解地理事物和规律三维立体空间概念的能力 (难点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课后自主实验 ,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