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学目标 :1 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体会北大荒人的自豪感。2 有感情地朗读草塘景色和小河景色的两段文字 ,感受其中的美。3 体会“我”的感觉由“没意思”到深深爱上北大荒的变化。教学重点 :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引入新课学习。1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 这是什么地方的草塘?3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北大荒在什么地方?谁来用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你对北大荒还有哪些了解?4 如今的北大荒已经成了北大仓 ,在这里 ,不仅有已被开垦的万顷良田 ,还有(指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 ,你们喜欢旅游吗 ?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去过北大荒吗 ?出示地图并简单介绍一下北大荒 :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 ,解放后 ,进行有计划地开垦 ,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如今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你想不想去那儿看看呢 ?今天 ,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欣赏北大荒的一处美丽风光——《可爱的草塘》。二、通读全文 ,探究质疑。1.自己读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可以是高声朗读 ,可以是低声速读 ,还可以是默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2 .读…  相似文献   

3.
艾琳 《江西教育》2007,(10):34-3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触摸草塘. 引入新课:北大荒,在我国的东北,那里曾经是个荒凉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如今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米粮仓。在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麦浪,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优美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了解草塘的优美景色、丰富物产。设计思想:本设计体现语文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动作演示,理解绘画,拓展想象,使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调动学习兴趣同学们,你去过哪些风景区,游览过哪些名胜?你知不知道北大荒这块神奇的土地?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北大荒一个美丽的地方———“可爱的草塘”(板书课题)。二、质疑导…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跟我一起写.(师板书课题,生跟写) 师:一起读课题.(生齐读两遍)  相似文献   

6.
谷天宏 《山东教育》2008,(10):27-27
《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课应紧紧抓住这条线索,以读为凭借,以“可爱”为重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展示资料,引入新课1.出示中国地形图(CAI课件)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我们曾随着课文畅游了迷人的张家界、辽阔的大草原,今天,我们又将去探访一片神奇而美丽的黑土地———北大荒。2.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北大荒的资料,指名点击课件(在中国地图上显示出北大荒所处的位置)评点:课外收集资料,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师:同学们对北大荒了解还真不少,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北大荒那“可爱的草塘”。二、“录像”与“文本”对照,读中感悟1.播放录像:风吹草动、蓝天白云、河水清澈、鱼儿嬉戏。学生欣赏画面,谈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德的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9.
郑甜 《江西教育》2007,(14):72-7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导入,读写课题 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尊严》.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尊"字里面别忘了写这一短横)来,大家也拿起笔,在课题下面把这个词写一遍.(学生书写课题,再读课题.)  相似文献   

10.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刘克《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钱芹书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什么样的地方叫草塘?生:长满野草的低湿地叫草塘。师:课文中写的是哪儿的草塘?生:文中写的是北大荒的草塘。师:那么,这北大...  相似文献   

11.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对北大荒一处草塘的观察和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抒发了“我”对草塘真切深刻的感受。语言清新活泼,以静写动,动静合写。使人对可爱的北大荒留连、热爱、神往。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景色美,赏析物产美,体会人情美,注意渗透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临近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国有那么多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北大荒好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提问,我首先肯定她提得好,而后要求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 同学们开始认真读课文了.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因此,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 一、抓住题眼,把握情感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也就是题眼。如《可爱的草塘》一文,“可爱”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紧紧抓往“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形…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生疑激趣师:同学们,在这秋风送爽、阳光明媚的早上,乐于跟随导游(作者)去观赏《可爱的草塘》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最想知道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草塘》是第九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讲述了作者初到北大荒时 ,由于不了解而感觉没意思 ,后在“小丽”的带领下来到草塘 ,看到草塘的美景 ,听了小丽的介绍 ,又亲身体验了逮鱼的乐趣 ,不由深爱上草塘的感情变化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草塘的美景和丰富物产 ,从中感受草塘的美丽和乐趣 ,并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一、自读生疑 ,切入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利用教学开端进行生动的范读 ,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教材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 :“设身处地 ,激昂…  相似文献   

16.
《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课应紧紧抓住这条线索,以读为凭借,以“可爱“为重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7.
苏焕生 《云南教育》2002,(34):32-33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北大荒的神奇和富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秀丽的彩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眷恋感情。教学这篇课文,要紧扣“可爱”这个中心,安排下面三个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初读课文,了解事件梗概1.大体了解有关北大荒的背景材料,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铺垫。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读一读“预习”部分,并结合教师的讲述,大体了解:北大荒在我国的黑龙江省。过去,这里由于气候…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在《可爱的草塘》一文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一、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品味悟神《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北大荒草塘的景美物丰为中心内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情趣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临近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国有那么多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北大荒好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提问,我首先肯定她提得好,而后要求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同学们开始认真读课文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北大荒很可爱,作者也陶醉在北大荒的美景之中,这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来。但要说哪儿也比不上,这有点夸张,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就比它美!”这个学生一回答完,引得班中好几个同学也随声附和。多么聪明善思的学生!他们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真…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了南通市特级教师亓浦香老师的一堂阅读课——《可爱的草塘》,其中的一道练习题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生理解了草塘“可爱”的内涵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北大荒的草塘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这( )是草塘的可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就”、“便”、“才”、“正”等字。亓老师启发道:到底用哪个词最准确,得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我问北大荒草塘可爱在什么地方,应选用——(就);如果问草塘有什么特点呢,应选用——(便、正);如果问草塘仅仅可爱在景色美丽吗,应选用——(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