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李家槐 《中学生电脑》2006,(11):I0014-I0015
时下有一种误解,觉得数学学起来枯燥无味,图形难画,推理难写,公式难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细细品味,会发现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其中有符号、公式和定理的概括简捷美;命题的准确清晰美;概念、定义的确凿深刻美;推理、运算的和谐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统一美。  相似文献   

2.
论摄影审美方式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艺术中,审美方式的独特性有四个方面:在发现选择中实现平凡美的升华;在观察取舍中体现光影美的追求;在等待捕捉中完成瞬间美的凝聚;在构思导演中进行摄影美的再造。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挖掘教材美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审美的特点,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构思,让学生理解美;用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展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美。  相似文献   

4.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5.
彭其芳散文的意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诗意美,对自然景物和人的身心交融的诗意观照;第二层次;理性美,透过自然景物进行哲理的思考和表达;第三层次:气质美,在自然景物、现实人生和乡土民情中发掘文化的潜质和内含。彭其芳的散文有着其生存的现实的和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逻辑的、实用的,也是美妙的、激励人心的在数学的王国是,有很多知识令我们感到美观、美好、美妙、完善。例如e^ix 1=0;质数有无穷多个;正多面体只有五个;1 1/2^2 1/3^2 1/4^2 …=x^2/6;等等,天地造化数学之巧妙,数学家创造数学之深邃,数学学习领悟之欢快.“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只有音乐堪与数学媲美”(怀德黑语).数学美在解题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7.
以急智、巧智、奇智等特殊形式体现出的机智因素,在先秦寓言肯定性喜剧人物幽默性格中异常突出,其艺术形象具有智慧美和人格美;滑稽美则主要来源民间笑话,具有天真爽朗,轻快娱人的特点;讽刺在先秦寓言中往往与功谕晓理相互渗透,讽而有谕,谕中含讽,具有亦情亦理亦趣之妙,理性因素的渗入,使讽刺的笑作为“一种纠正手段”,仍不失为尖锐有力的批判武器,偶像在带笑的讽刺中倒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下半期,苏联优秀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均表现出追求一个共同的审美境界:和谐之美。即追求个体与群体、民族国家与人类世界的共生美;人与人的亲和美;人与自然的“谐振”美;自我心灵的崇高美。当代苏联文学的和谐美,具有全球性与未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鲜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语言雅致、简洁,尽显含蓄之美:清新、自然,尽显生活之美;生动、传神,尽显创造之美;和谐、明快,尽显音乐之美,具有很高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1.
口语美刍议     
社会的发展使口语表达倍受人们的重视 ,因此 ,如何创造口语美也就成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本文从语音、语意、语境、修辞、态势等五大方面着手 ,提出了口语美的标准 ,并探讨了口语美的途径 ,以期能给口语表达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并使其口语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学生从高中数学中发现数学的自然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让学生享受数学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乐于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列出数学美的四种特征,分析它们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利用数学美教学的一些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词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志趣美、意境美、哲理美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并不是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科学,她无时无刻不在从各个方面闪烁着“美”的光彩。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美的过程,美是真的最高境界。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学中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美的东西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让读者品味到一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滋味,创造出生动和谐的优美的秋的意境。其语言也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技巧的训练是手段,它是作用和服务于“情感”表达的。通过教学双方的全身心投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处理;歌唱的语言训练;规范而准确的形体表演,从而把声音美、语言美、形体美凝聚、化合而成综合的艺术美,达到“声情并茂”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审美意识之于声乐艺术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会直接影响表演者的风格。歌唱家作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应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并从歌唱技巧的审美、音乐心理感觉的审美、情感的审美、形象塑造的审美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赋予演唱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毕东海是河北省颇有实力的青年诗人 ,近年来在儿童诗的创作方面崭露头角 ,在爱情诗创作方面 ,也有不少收获。其爱情诗的意象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尤具艺术特色 ,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有个性有潜力的青年诗人  相似文献   

20.
古代楚国保留下来的完整的建筑遗迹,目前尚未发现。本文仅就《湘夫人》《招魂》诗中所涉及的屋顶形式、宫室、建材、装饰、色彩及其建筑环境之美,作钩沉发微之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