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白华先生关于“窗”美学价值的论述,极其精辟地揭示了窗在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意义,但他的论述是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对窗这个空间美学形式的直观把握,有些问题还没有作出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着重追溯了窗的源起以及中国诗人对窗的美学意义的发现过程,并批驳了胡晓明所谓只有唐代诗人才敏感到窗的“透明美”的说法,认为是六朝诗人开始发现和描写了窗的空间美感。  相似文献   

2.
毕业证     
在朋友客里,我才知道什么是“蜗居”——一家三口,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里。房子虽小,但主人会打理,因了匠心独具的布置,小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拥挤不堪。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家的后“窗”很特别。乍一眼看去,窗户打开着,外面是辽阔的草原,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凑近了看,原来是一幅画。不过,这画立体感很强,远看去,还真像一扇实实在在的窗。因了这窗,小房子的空间仿佛大了许多。不得不佩服朋友的天才创意了。  相似文献   

3.
对《花间集》中的"窗"意象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花间集》中的"窗",从空间上来说可分为窗内与窗外。就时间而言,《花间集》中的"窗"又有白天黑夜之分。通过窗户看到的景物,会因为人们心情的多变,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的小说就人物而言,群体上形成的空间较小,而侧重于对人物个体“内宇宙”的考察;在背景场景描写上,不追求宏大的社会政治叙事,善于把人物糅和在自然环境之中,充分展示生活在这种环境并与之交融起来的人物美,呈现的是局部性空间特征。川端康成小说的空间艺术特点与其本人的人生际遇、美学追求以及日本的化美学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5,(32):39-40
新课标是大文化背景下多方整合的产物,它的“新”是相对“传统”而言,但其特色并不是前卫或反传统。即如选修课,本不是新鲜话题,但对于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依然是一个从未触摸过的世界。它带给教师的思考应该是全方位的,涉及教学理念、教师学养、个性空间及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6.
认识空间的社会性,对现代德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空间常常再现社会结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内化已有的社会规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停滞不前、道德成长机会的差异化剥夺。因此,“划界”的空间德育即使好,也好得有限。若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和公共精神,就需要一种联合的空间德育——通过空间的联合,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共同生活中促进公共交往。相较于“划界”的空间德育的给定性,“联合”的空间德育更强调通过赋权学生来创造空间实践的新的可能性。具体而言,联合的空间德育可以通过“容许空间定义的模糊性”“扩大空间路径的选择性”“提高公共空间的的交往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共产党宣言》这一饱含空间化分析视角的文本中,滥觞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被描述为与资本主义的荣兴发展深切关联,二者都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空间问题。虽然资本的剩余往往通过“空间修复”,即借助地理扩张和地理重组得到盈利性吸收,以作为解决危机的临时方案。但由于这种修复作用面临着自然与主体的双重限度,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典范,既激活“资本的文明面”,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同时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拓展了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空间是会说话的语言。然而,各种化,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不同,形成千差万异的空间观。“空间语言”的运用往往处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中,因此,在跨化交际中,一个化的人会本能地用自己的“空间语言”去与另一个化的人交际,由于化间的差别的存在,误会和冲突不可避免,本试图围绕空间观的化差异问题,来讨论空间因素在跨化交际中产生的作用及空间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解析中国画空间构成来探讨中国画意象形态的表现特征,是认识和掌握中国画意象创作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画的空间构成特征,主要表现在多视域流动的空间组合和书法结构的渗透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构成手法之中。流动的空间组合形成区别与古典西画的焦点透视方法,集中体现在“流”字上,是流动而不是固定在一个角度观照物象,因而更能灵动地表现自然物象的生命空间,体现中国画人与物交融、纵身大化的宇宙生命态度。而这种流动的空间构成又渗透了书法的结构意识,在实为书法用笔移入的“骨法用笔”的写意笔法中,其“一笔画”之审美要求,使中国画的空间凝合着生动的气韵,创造一种虚灵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空间意象境界。这种独特的构成手法,区别与西画的造型,是中国传统化在中国画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空间”的浮现及建构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现有研究图景及空间理论的成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转向奠立了基础。高校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全景性和生产性持续推进着劳动教育的自然化、去规训化、生活化和创造化。从现实样态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存续着作为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作为认知前提的知识空间,作为共情支撑的人际空间,作为活动浸润的体验空间。四种空间类型存在着“分殊与合一”相统一的关系逻辑,既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在具象感知、符号认知、主体关怀、主客行动等层面的重点廓清,又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目的、关系、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共在、共生、共享和共创。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中心化、强关联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非一线城市传统校园学习空间规划、设计及建设主体多数为非教育人士,导致非正式学习空间存在“建”与“用”剥离、“旧”与“新”冲突、“空间”与“课程”分化等窘状。基于学生全程发展需求,非正式空间设计应注重体现隔断模糊性、功能多元性、布局灵动性等特点,从割裂的空间关系到联通的空间关系,从结构化的空间表征到不规则的空间表征,从刻板单一的空间结构到体现课程体系的空间结构,从适应的空间需求到参与的空间需求,重构非正式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状态,采用空间一致性指数与空间自相关对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地域关联性在县域与市域两个尺度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的县域数量大于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的县域数量,且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的县域主要位于河南东部、南部地区,而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的县域主要位于中西部的郑州、洛阳、许昌及周边区域.市域中周口市、驻马店市人口经济一致性偏离程度最大,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较差,且较其他地区变化大.各县域人口经济一致性空间自相关系数逐年增加,显著的“高—高”与“低—低”的一致性关联模式在区域分布较广,分别位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呈“带”状与“团状”分布.而人口经济一致性空间相互作用为“高—低”与“低—高”模式的数量最少,且变化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窗户本是极为平常的东西,但是当它走入文学作品,便会产生新的意义。在《红偻梦》中.“窗”不仅入景、入画、入诗,而且窗户成了“窗内人”与“窗外人”之间通与塞、连与隔、开与闭、明与暗、藏与露、内与外、尊与卑、上与下、长与幼、欲与惧、情与理……的矛盾具现体。具体而言,以上隔窗矛盾主要是通过《红楼梦》情节中的三次隔窗通话、两次隔窗斥骂和四次隔窗偷听表现出来。窗户是矛盾的具现.同时窗户又促进了矛盾的发展,并使窗内外不同的矛盾各具特色。最后通过比较“门”与“窗”的不同,突出“窗”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矛盾的极好意象。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空间符号中的“门”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门”和“人性”的概念的分析,用史实和一些实例说明了在“门”的演变上,“人性”的变化起了不可忽视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阐述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考虑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人性”化设计是今后空间符号演变的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来强调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对于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又是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也是列斐伏尔自己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产物,将自己的理论指向于“空间革命”——重建一个差异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空间的生产”理论,阐述了教育空间与社会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1.在社会维上,教育空间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经“再空间化”而塑造,即教育空间的社会塑造;2.业经“再空间化”而形成的,作为社会空间核心要素之一的教育空间,对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即教育空间的社会空间生产。具有要素和地域层级关系的教育空间在实体层面上形成“教育综合体”,“教育综合体”与社会要素的关系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可以表现为事物之间的“无缝之网”关系,即聚焦于教育活动的“消除教育”与社会二元界限的“教育—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图形     
王艳 《贵州教育》2009,(3):75-82,51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州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向量融“数”、“形”于一体,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天然桥梁.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可使立体几何问题代数化,降低难度.立体几何中关于空间角、空间距离及空间平行和垂直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对2005年高考立体几何综合题的分类分析,例谈向量方法在解立体几何综合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空间的本体——“阴阳之道”,获得空间的方式——“饮吸无穷于自我”与“俯仰观照”,时空关系——“以时统空”三方面论述了宗白华的审美空间理论。  相似文献   

20.
把握宋词中的多频意象“楼亭”,阐述楼亭对窗的审美超越不仅在于空间,更在于楼亭场景对抒情主体的召唤以及抒情主体情绪的传递对场景的激活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表现意识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