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太极拳是目前我国老年人用来健身治病最主要的锻炼手段,从现代生理学和医学角度看,它对于损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含关节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下降等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阐述太极拳的防病健身作用及其机制,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的80名参加太极拳健身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选择太极拳作为健身途径的老年人做了关于选择太极拳锻炼的动机、锻炼中断情况及中断原因、太极拳锻炼给予的长期和短期心理效益以及太极拳锻炼的坚持性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人太极拳运动,其主旨是健身和休闲娱乐,本文从形体美和健身两个角度,表达作者对老年人太极拳教学的美育观和当前太极拳教学中的某些误区的认识,提出太极拳教学改进的途径。作者认为:应在正确认识太极拳美学的同时,将“气”和“攻防意识”引进老年人太极拳教学中,以期达到提高学员探究兴趣,完善教学层次,使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得到进一步彰显目的。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治病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极拳是我国民间以体育锻炼健身治病的重要发明之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从起源后通过不断地改进发展,逐步演变成一个有多种流派的武术项目。其健身功效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起源、基本特征、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这三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老年健身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具有浓厚民族传统体育色彩的太极拳,蕴涵着丰富的传统养生思想,集拳术、导引和吐纳术于一体,对老年人的健身、修心、养身具有独特的功效。文章根据30名老年人六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前、后部分测试指标的比较与分析,进行太极拳对老年人健身机理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例,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运用SPSS软件分析老年人运动频率与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关系,以及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年限与转阴天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周5次以上运动频率与感染新冠病毒呈现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习练太极拳年限、习练健身气功年限与感染病毒后转阴天数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研究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同老年人的良医,可以显著缩短病程,降低转阴天数,提高抗病毒的能力和康复能力,有效增强老年人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血脂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整体血脂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效果明显。通过锻炼,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升高,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效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压力为背景,指出太极拳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太极拳运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一从个人方面加强技术指导,以提高老年人自身锻炼的科学性;二从政府方面加大开展与扶持力度,从而构建太极拳科学化健身平台,科学开展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的基本站立姿势对太极拳的演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形态解剖学的角度对演练者脊柱部分的基本姿势进行了分析,为太极拳练习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罗海燕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88-90,F003
太极拳是一项传统的保健养生手段.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理生化实验手段被广泛地用于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中.文章主要通过太极拳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骨骼肌肉和免疫指标的正面影响,来反映了太极拳的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人群日益增多,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发病率也增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重视自己的饮食结构,并自发组织和参与到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中去。对64位离退休中老年人进行1年的太极拳锻炼,并给予营养饮食指导,对他们参加锻炼前后的体成分情况进行测定和比较,揭示长期太极拳锻炼和饮食调整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潜在关系,并提出相关的锻炼和饮食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华古文化的滋润下产生的太极拳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成长 ,不论在理论和技法上都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精髓。而对阴阳哲理的理解和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的把握是学好太极拳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15.
易鹏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8-579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项极富魅力的项目,它以丰富的哲理内涵、医学原理及优美轻柔的形体动作吸引着海内外广大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由于太极拳运动具有与其他拳种截然不同的特点,因而太极拳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也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比赛项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太极拳曾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太极拳柔和、缓慢、轻灵的技术特点使它不具有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观赏价值,它的比赛也缺少竞技体育所必须的区分度,所以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的比赛项目.如果太极拳脱离了竞赛规则的限制,将以更自由、更多姿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六字诀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身的不同效果。方法:将62位中老年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参加六字诀养生功法和太极拳训练,并对两组训练前后身体机能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结果:经过六字诀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女性身体机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但两种锻炼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锻炼方式对中老年女性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古人的拳论为依据,对太极拳盘架子中的中正问题、呼吸问题、内气问题作了诠释。认为中正并非立身中正安舒;呼吸应取忘息,顺乎自然;气只应作气势、意念、存想解,并不玄虚。  相似文献   

19.
有意识、有目的地把想象训练法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太极拳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以及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加深动作记忆,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300余名大学生关于体育课进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拳内容教学后,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技能、知识以及传统养生观等作了广泛的调查,发现接受了长期、系统地传统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其技术动作水平远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且技术掌握牢固程度明显高于后者;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方面,前者在相关的太极拳理论方面好于一般大学生;在对我国传统养生观的理解上经历系统传统体育教育的大学生除在基本养生观上相近外,对动静平衡及神形协调养生观方面两者存在差异,经历系统养生观的大学生其对古代养生观的科学理解与其本意较为吻合,反映出系统太极拳教育的成效。建议应注重传统体育教育的良性作用,以传承民族文化,古为今用,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