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厂中校”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同培养.实施“厂中校”办学模式过程中,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对接.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办学机制;开展项目合作,进行技术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灵活的教学制度,实施第三方评价.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双高计划"的建设标准,高职学校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基于工作室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兼备人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传统工作室制与混合式教学各自存在的弊端,并探讨如何将工作室项目融入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具体设计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模式设备折旧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实训项目与市场需要脱节。“教学工厂”模式指学校与工厂一体化,完成工厂生产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其特点为实训中心“企业化”,实训项目“市场化”,实训产品“价值化,教学生产“无界化”。“教学工厂”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由校企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课程等资源建设,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教学工厂”的正常运作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和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范果 《现代语文》2010,(7):11-12
“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按照专业需要配备资源,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形成课堂即工作室的新的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行业多种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培养适应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补正     
发表于本刊2014年第6期邰杰、王岩松、祝小神的论文《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培养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行"工作室制"为例》,系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LSSP原理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JG13063)、201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一般项目"任务驱动下的环境设计工作室实践项目训练"(201411463042Y)  相似文献   

6.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实训基地,提出以“工作室”为载体,基于学科竞赛多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工作室平台建设、项目导向、机制保障,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素质高和创新思维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多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所得出的"工作室制"职业化教学实践经验,对目前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由此开展依托"工作室制"构建的会展设计专业第二课堂创新性教学模块的构建,创新性地建立渐进式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在融入"工作室制"运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化项目实操能力,完成了"工作室制"职业化培养的创新初探。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专业艺术院校通过“公司+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但我国许多专业美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总体上还是偏向落后,即“公司+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社会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公司+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当前专业美术院校培养人才的典型流程。我国许多专业美术院校通过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司+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剑  李伟 《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27-128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以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通过制度建设、团队建设以及资源建设,全面构建“双创”校内实践基地。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创新工作室为例,以校内创业项目为依托,阐述双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为同类院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双一流”背景下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展项目的具体情况。基于专业和兴趣的选题方式、组会制的运行模式、分阶段的项目评级、与评级相联系的经费使用制度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并改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纵三横设计法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实施层次化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2.
林博韬 《广西教育》2012,(39):178-179
“五合一”工作室制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也是职业学校有效实施生产性实训的一种全新尝试。从概念、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五合一”工作室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市场存在着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学生无法对口就业的问题,这反映了我国学校信息技术专业课题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要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方向;二是以"四业贯通"为途径,加强专业建设;三是以行业标准为任务,实施项目教学;四是以工学结合为平台,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五是以工作室培养为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器乐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师资力量较弱、乐器易出问题、教学套路老旧。推进农村学校器乐教育主要有三个对策:遵循“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音乐教师专项培训;遵循“质量为重”的乐器把控模式,创新销售购置模式;遵循“三个阶段”的兴趣培养模式,架设通向稳定兴趣的桥梁。本文结合笔者教育实践和主持汕头市初中音乐教师工作室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当前农村学校器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政企校紧密合作的基础下,依托校园和产业园,构建融教学、生产、研发、生活为一体的“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设计工作室”与“校外创业工作室”两条腿走路。“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6.
补正     
<正>发表于本刊2014年第6期邰杰、王岩松、祝小神的论文《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培养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行"工作室制"为例》,系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LSSP原理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JG13063)、201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一般项目"任务驱动下的环境设计工作室实践项目训练"(201411463042Y)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文章主要对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历程、新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构建、保障新方案实施的有效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高校2C+2T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难题."2C+2T"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零距离"的校企合作,有效利用企业实践条件,实现工学交替教学;在本科阶段实施"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优势和企业技术优势,共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培养模式及其他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类技能型应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国内各大高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知识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企业亟需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实践人才。然而,传统大创项目无法完全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需求。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的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为例,采用知识图谱理论探索了项目式教学各个方面的关联要素,构建了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大创项目教学管理模式,希冀能够为基于项目的教学提供培养目标、实施过程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