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肖昕 《出版广角》2013,(16):66-68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动漫版权侵权问题严重,版权侵权问题已经成为动漫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绊脚石",动漫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具体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动漫侵权现象,总结动漫版权侵权的主要原因,提出动漫版权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络传播存在诸多问题,网络侵权一直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最大隐患。文章主要从法律与受众角度分析我国网络侵权的表现和原因,并探讨当前环境下有效治理我国网络侵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侵权的八种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侵权与物理世界的侵权相比,由于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侵权更廉价、简便又隐蔽,各种非法盗版大量产生,网络环境又使侵权结果迅速波及全球。网络侵权已经成为卡在互联网发展深喉的一根“鱼刺”,而网络版权问题则是网络内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打击侵权、消灭盗版成为互联网业界一项放不下的“心事”。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经济环境中专利侵权检索的需求普遍存在,并且在本质上一致:即防止侵权检索和被动侵权检索两大类。但是,国内情报机构在专利侵权检索与分析报告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际经验仍然相当匮乏,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报告原则可供参考。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相关工作经验,系统梳理了专利侵权判定、专利权无效等法律原则,结合不同检索目的制定出相应的检索分析思路,最后建立了专利侵权检索与分析报告的初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网络环境下的侵权案件不断涌现,特别是著作权侵权案件,逐渐成为理论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网络链接与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现代传播》2007,2(1):120-122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2001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赋予了著作权人、表演者以及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以下简称为权利人)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设链者为用户设置指向第三方侵权文件的链接行为是否构成对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应当分别而论:善意设链者的网络链接行为不构成侵权,恶意设链者的网络链接行为则构成侵权,其在性质上属于共同侵权中的帮助侵权。  相似文献   

7.
阐述P2P共享技术下科学交流中的著作权问题,探讨该技术应用于科学交流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分析技术应用中的著作权直接侵权责任、间接侵权责任、基于技术中立的非侵权责任等基本理论问题和相关案例,最后提出优化P2P共享环境下科学交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萌 《中国广播》2015,(2):36-38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网络著作权的各种纠纷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新闻作品的侵权事件。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的背景、原因、表现形式、应对之策等方面予以论述,以期对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快速发展,其版权问题也备受关注,视频"搬运"侵权作为最直接最常见的侵权形式,对短视频版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视听平台虽设置了内部保护机制,却依旧屡禁不止.文章分析了短视频"搬运"侵权的原因,并提出了媒介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互联网环境下的表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发端于互联网的媒体侵权诉讼日益增多,网络媒体侵权诉讼已经或正在成为媒体侵权案件的主体。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亟需确立表达标准的共识,这需要从制订相关法律规定、建立社会的共识以及形成法律之外的行规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杨若 《今传媒》2016,(9):30-31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影视、音乐、软件、出版等行业的著作侵权诉讼案件高居不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著作侵权的成因、形态,从公众教育、行政监管、法律保护、技术支撑等角度,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自媒体侵权案件频发.为防止恶意损害他人名誉的事情频繁发生,需要完善针对自媒体名誉侵权的法律规制,维护良好的言论环境,防止网络暴力引发生活暴力现象.对此,本文从自媒体名誉侵权的分类与表现出发,从四大维度探讨其法律规制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业内外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冉华庆 《出版广角》2017,(21):51-5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合理使用数字版权是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版权侵权形势严峻,其法律保护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云服务提供商侵权问题、云计算环境下作品出租权问题和数字版权的临时性复制问题等.只有遵循技术中立原则,加强立法,才可能实现云计算环境下数字版权的法律保护,促使数字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环境中,图书馆文库建设与服务中的版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法律风险较大,如果发生侵权,图书馆可能会因其不同的版权角色承担直接侵权或间接侵权责任。图书馆应针对数字文库建设与服务的特殊性,采取以下版权管理措施:学习和领会法律法规、开展版权风险评估、从事科学的版权实践、保证服务的公益性等。  相似文献   

15.
万琴敏  王亮 《今传媒》2016,(11):29-31
本文基于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提出在全民阅读环境下移动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移动阅读兴起的同时仍然受到数字版权侵权的困扰.本文分析了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侵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移动阅读版权生态链模型,分别从法律法规、政策、运营模式以及技术等层面,联系实际提出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21世纪后,新媒体凭借其多样性、个性化、渗透式的传播,为媒体业带来了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又一次全新的变革。由于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创作活动越来越多,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版权侵权案件接连发生,如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事件、百度文库侵权事件等,此类重大案件发人深省。为了突破版权保护的瓶颈,保障新媒体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着著作权的侵权风险。在传统著作权例外适用范围狭窄,大部分著作权人误认为数字图书馆负有网络审查责任的境况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保障十分必要。我国数字图书馆适用"避风港"规则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社会政策基础,在适用"避风港"规则时,数字图书馆需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以及收到著作权人合格侵权通知后的删除义务以避免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和网络环境的迅速普及,导致了许多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作为网络内容提供者的数字图书馆近年来也是诉讼纠纷不断.文章以数字图书馆为例,就网络内容提供者ICP侵权行为的构成、侵权归责原则,侵权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蒋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80-83
结合我国和美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和实践,阐明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规避各种文献传递服务业务中的著作侵权风险。具体包括:数字化馆藏文献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传递较新的信息资源的数量限制规则、限制著作使用者的擅自保存规则、图书馆尽到著作权保护的警示义务、对破解电子文献密码的行为追究侵权责任、“信息授权协议”的签订。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三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冶理行动共办理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001件,是2005年、2006年两年办理案件总和的1.6倍,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净化了网络版权保护环境,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显示了政府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