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是延安红色新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定了模式。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语境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对其的深度开发、学理探究是对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当代价值的开发,也是历史资料社会价值的体现。一、延安红色新闻资源的现状近年来,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对当代新闻工作和新闻专业教育的影响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开发与研究工作正逐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疏漏和  相似文献   

2.
李能伟 《今传媒》2004,(4):18-18
全国惟一的新闻事业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发祥地——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投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名,已在革命圣地延安建成,它已成为国内外广大群众和新闻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图为延安新闻纪念馆外貌。今延安新闻纪念馆@李能伟  相似文献   

3.
新闻教育作为培养新闻人才的必要途径,是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而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首先来自所接受的新闻专业教育。所以发展新闻教育对提高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专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来讲,新闻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一般由新闻机构的主管部门或新闻单位举办,吸收在职的专业人员或业余通讯员参加,着重于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4.
新闻工作者是指新闻机构编辑部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如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新闻纪录影片)编导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人们习惯地统称为新闻记者。如果从广义上说,一切服务于新闻传播事业的人都是新闻工作者,包括广大城乡通讯员以及新闻事业的支持机构——经营管理部门、新闻教学部门和新闻研究部门。我国一般指新闻机构的专业人员。目前全国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410万人,这是我国新闻传播业的骨干力量,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力军。新闻工作者被人们誉为“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代报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先驱邵飘萍,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宣传真理,揭露黑暗,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新闻事业中。其卓越的采访技能、一针见血的社评文章和敏锐的新闻观察力,直至今日仍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周光明  王琦 《编辑之友》2021,(1):102-109
延安时期的中共新闻教育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形成了新闻教育的"延安模式".延安新闻教育在技术训练和学理研究两方面各有所成,其教育实践主要包含大学新闻教育和新闻机构的新闻教育两种新闻教育类型,后者又可细分为专职人才的新闻教育和通讯员的新闻教育.延安新闻教育从属于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宣传教育,受到"新教育"理念的强烈指导,带有明显的实践主义特征.它既是一种地方经验、地方知识的提炼,又具有一定的普遍启示意义.这一模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许方方 《今传媒》2011,(9):139-14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总结我们党新闻事业的历史功绩时,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的新闻工作者,人民记者——穆青,就是这批贡献者中的典型之一。他在新闻实践中,融入赋有大局意识、战略性的思想,使其成为一代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穆青新闻实践中的三件新闻作品出发,总结其中体现战略思想的精神价值,强调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为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10)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对中国新闻史的意义文/王春泉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幕上,以“大历史眼光”观,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具有铸写历史的非凡意义,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模式。本文将1935年10月到1947年十余年的新闻辉煌勾勒出一个大要。1、一种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平 《当代传播》2006,(1):95-97
新闻激情是激励新闻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强大动力,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是做一个优秀的媒介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本文通过对新闻激情的内涵、作用、产生与培养等问题的探讨,期冀对新闻工作者加强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及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任何人都离不开网络,新闻事业也是如此。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离开真实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全面掌握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原因、危害,从而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新闻工作者不再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近20年的新闻实践中,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报道,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新闻思想,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人们的新闻实践,同时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道德、新闻工作态度以及在做新闻时应该有怎样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简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这对于提升新闻工作者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推进新闻事业发展,做好新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包括《新青年》创办及改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改革开放时期新闻事业全面改革、新时代新闻事业全面创新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成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推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舒 《中国记者》2012,(9):102-103
在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闻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已经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一样,成为国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环境要素.可以说,新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新闻事业从业者的工作,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更对促进国家强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6月14日上午,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湖北日报社召开了以“再学习、忆传统、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座谈会。 怀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们畅所欲言,回顾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新闻工作的历程,交流了他们对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病榻上的老新闻工作者王允渊托人送来了书面发言;老新闻工作者雷行、徐士杰、陆平煌、罗重璋等在会上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的楷模、传带作用,推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等问题。 老新闻工作者们提出,…  相似文献   

16.
蔡雯 《当代传播》2021,(4):45-48
新闻传播学科担负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加之新闻学专业与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特殊关联,尤其需要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我国新闻教育既有对西方新闻教育的学习借鉴,又有因专业理念和培养目标差异的意见分歧.近几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主要针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学生思想状况,将新闻专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合而为一.此外,业务课教学和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新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是指导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的经典著作,对于办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过去未学过新闻,虽然从学校出来就参加新闻工作,但并没有认真地、系统地思考过应该怎样办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应该怎样做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王谦 《今传媒》2011,(10):116-117
我国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队伍不断壮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方法,结合职业道德基本理论,来研究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新闻工作者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提出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旨在为新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修养是将新闻工作做好的主要前提,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新闻事业的成败。有效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修养对于消除社会不正之风以及整肃新闻工作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有关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修养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中特色鲜明的一个分支,其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特殊的新闻敏感。随着社会生活和媒介自身的发展,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国情,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民族新闻敏感"的准确把握,是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特殊素质之一。本文尝试对民族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新闻敏感的内涵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