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炳罡先生撰文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否认了"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肇端".这一认识和观点值得商榷.实际上,从"现代化"本身的涵义看,其主要标志是工业化,其进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专制下的小农社会向近代民主制下的工商社会的转型.而洋务运动所掀起的工业化浪潮恰恰推进了这一社会的转化进程,因此,洋务运动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前后相续,旨在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两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只是继承和发展了洋务运动已经开启的现代化事业,可以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不能作为整个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晚清洋务运动、新中国初期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十八大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四次历史性选择.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能赶上世界现代化的前两次浪潮,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因此只能选择走综合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思想,其中经济现代化是延安时期"四位一体"现代化思想的核心任务;政治现代化是延安时期"四位一体"现代化思想的前提保障;文化现代化是延安时期"四位一体"现代化思想的精神动力;人的现代化是延安时期"四位一体"现代化思想的源起归宿。在这一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特色是允许资本主义长期适当发展等等。总结这一时期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期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的选择.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与工业化的要求很不合拍.培养出来的学生现代化意识及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灌输现代教育技术所相应的教育思想,实施现代教育是市场经济的选择,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英国对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秀玉 《历史教学》2003,79(6):40-44
对外贸易的变革是早期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深入,英国从重商主义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海外贸易的构成和模式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起了"质"的变化.英国海外贸易暴露的弱点制约着英国发展的后劲,值得后起现代化国家吸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程美东 《天中学刊》2001,16(1):20-23
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有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为指导.近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一直在步履蹒跚中徘徊,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就是因为我们有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基本目标、宏观的方法论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如果管理不当,工业化也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负效应。先行工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正面临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严峻挑战,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农市场化:理论与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农")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农户的市场化程度.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市场化的转型来推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型.必须以这一转型为宏观历史背景,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小农".第二,当代中国的"小农"是"市场化或正在市场化的小农".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在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农户("小农")可以被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微观经济主体.这也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理论基石.第三,"改造小农"的关键是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到市场化网络之中.第四,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正在市场化小农"的分散应该是一种"网状型"的分散.当代中国农户的市场化进程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伟大独创性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对于如何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刘少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对于我们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对我们这样一个各方面仍然相对落后的大国来说.除了依靠政府努力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外.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始终是工业化,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反映工业化这一复杂社会变迁的现代化理论,有它的多元性,包括一个国家的政府当局所提出的现代化的目标、方案、计划、措施,包括某些专家学者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思考(主要是经济技术方面的),包括历史学家对现代化历史的检讨、分析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国前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工业化道路”为主体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发端 ;在此基础上 ,到 6 0年代初 ,又提出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审情度势 ,最终将中国现代化道路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名称问题存有异议,或谓"现代化",或称"近代化",应该统一正名为"现代化",建国以前的现代化可称为"早期现代化"。现代化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通过内外两条路径实现,对内剥夺农民,对外掠夺殖民地或举借外债。晚清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内外两条路径上均出现失误,导致了早期现代化的失败。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外援即苏联援助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以牺牲农民的利益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必需的大量资金,并由此建立起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工业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重大变化--由国家控制、政府主导模式逐步走向市场化、分权化和多元化.分析这一变迁的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和市场各自对高等教育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正确处理政府、教育、市场的关系,使政府致力于宏观调控和为高等教育指明方向,市场机制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描绘新中国的发展蓝图,特别凸显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下追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新中国的现代化在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下呈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尽管这一探索遭遇了一定挫折,但由此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对新中国现代化的开创式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海外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溯源和追踪,一方面,可以梳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语境,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化建设的大致脉络;另一方面,借助历史的棱镜有助于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8.
回眸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无一不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80年的辉煌路程紧密相连,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探索中最富有成果的时代,可以说,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应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培养人才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法国现代化计划的制定者让,莫内曾经指出,搞现代化,应该"先化人后化物".同样,就教育的现代化而言,应该是先化教师,后化学生,即以现代化的教师去培育现代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